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婦人告兒子不孝請求治罪,背後是一樁出軌故事,男主竟是道士

一婦人告兒子不孝請求治罪,背後是一樁出軌故事,男主竟是道士

文/高飛

近期,"北大學生弒母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各路人士紛紛分析背後的動機和嫌疑人吳謝宇的人格特徵。小編是寫歷史的,並不想也沒有能力來分析"吳謝宇弒母案",小編只是借這個新聞的熱度來給大家講一則發生在唐代的案件,這個案件和"吳謝宇案"正好相反,是母親要殺兒子。

這個故事過於狗血,小編首先聲明,故事並非本人瞎編,原文出自《隋唐嘉話·下卷》。

武則天時期,大夫李傑任河南尹時,遇到了一個案子。當天,有個婦人狀告她的兒子不孝,請求治罪。父母狀告子女不孝,這在標榜孝道的古代是一樁受人關注的案件。李傑很快就將婦人的兒子傳至堂上。兒子到場後,跪在大堂上只是哭泣,並不分辨。李傑問他具體情節,他只是說:"我得罪了母親,即使死也甘心。"

李傑心下狐疑,仔細觀察這個跪著的小夥子,從面相上看不像是不孝之子。反倒是這婦人看上去心事重重,比較可疑。李傑再次盤問婦人兒子如何不孝,婦人也不多言,只求殺了這個不孝子。

所謂虎毒不食子,眼前這個婦人竟一再要求殺了自己的兒子。實在令人心生疑惑。

李傑對婦人說:"既然如此,那就請你買口棺材來裝你的不孝兒子吧!"

婦人於是轉身出了衙門,到街上去買棺材去了。李傑心想,其中一定有鬼,便派人尾隨婦人。婦人出了官府後,便往棺材店去了。沒走多遠,就出現一個道士,兩人走到一起。婦人對道士說:"事情成了。"

李傑的手下早已提前返回,把實情告知李傑。棺材買回後,李傑還旁敲側擊進行勸戒,希望婦人能有所悔悟。不料婦人執意彌堅,毫無悔過之心。

李傑暗中派人將道士捉拿,然後突擊審訊。道士無奈,道出實情,原來婦人出軌道士,兩人私通,但是兒子不同意二人私情,極力阻攔。道士和婦人無奈,便想出了狀告兒子不孝的方法,企圖置兒子於死地,然後兩人便可以"雙宿雙飛"了。

婦人和道士"姦情"敗露,雖然計謀並沒有得逞,但是李傑仍舊下令杖責,道士和婦人便雙雙被打死。

李傑讓小夥子用棺材裝了母親遺體,抬回家去安葬。

事情就這樣"圓滿"結束了。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狗血啊!這更像是一個"聊齋"故事,而它卻出自一本具有史料價值的筆記,確實有點匪夷所思。

從《隋唐嘉話》的行文來看,作者是借這個故事體現大夫李傑斷案神速、料事如神、判決公道。但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過於殘忍了。婦人出軌就要害死兒子固然是"最毒婦人心",但畢竟事情沒成,稍作懲罰即可,沒有必要打死。如果李傑再大方一下,甚至可以讓婦人和兒子斷絕關係,成全了她和道士的感情,也未嘗不可。如果真是這樣,也許這個故事會流傳得更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這個勤務兵受郭緒棟舉薦,一路高升後,成北洋第一名將
民國年間勤勞的廣東羅定人,生活不富裕卻也很平靜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