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你和書法可能有一些誤會!

你和書法可能有一些誤會!

你和書法可能有一些誤會

文/南飛雁

這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崛起和文明的進步,以及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愛好書法的人越來越多,的確,書法是最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標誌性的藝術,也最能體現傳統哲學思想和人文情懷。甚至許多愛好者夜以繼日地對書法的痴迷程度不遜於趙壹《非草書》中所列舉的情形。

但是,喜歡歸喜歡,痴迷歸痴迷,如果認識不到位,方法不對頭,付出也未必有應有的回報,正因此,才會有很多人功夫沒少下,時間沒少花,進步卻並非預期。於是乎,有人認識書法肯定是需要天賦的,自己沒天賦就放棄吧,而更多的人不甘心,仍然在執著地追求著、痴迷著。其實,極有可能你和書法之間存在著不少的誤會。根據我多年的學習經歷和與書友交流感受,現簡單歸納一些方面,看看你有沒有?

1

誤會一:「名家不擇筆」

文房四寶的選擇是很有必要也很有講究的,不要太相信「名家不擇筆」,名家只是用筆太多,對各種筆的性能瞭然於胸,因此,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筆性來書寫不同的字體或表達不同的風格,並不是不擇筆,相反,名家對筆的要求比普通人更講究。例如,拿一支用舊的斗筆,再大的名字也寫不了精緻的小行書或小楷。相反,名家可以用它寫隸書或大楷,更顯得蒼勁古樸。所以,臨帖像不像,有時候和選擇的工具也是有關係的。

南飛雁臨帖作品

2

誤會二:執筆要有力

這個觀點大多來自民間傳說,傳說王獻之小時候在寫字,其父在其不備時拎其筆桿而未得,於是嘆曰:此子必可成器。於是,很多人認為拿筆必須要有力,字才能有力。其實是天大的誤會,在初學時,因為手拿筆不穩定,可以用點力,目前是使筆在手中穩當點,不至於把直線寫彎或手抖。而經過多年訓練後,一定要放鬆手力,只有放鬆,才能使筆鋒的自然彈力表現出來,線條才能流暢而活。畢竟,書法表現的力,並不是手上物理力的傳遞。不是力氣大就能把字寫好的,更不用搖頭擺尾甚至故作喊叫,那些純屬行為表演。

南飛雁臨帖作品

3

誤會三:中鋒至上

中鋒的確是傳統書法的最重要筆法,然而,中鋒卻不是唯一筆法,不善中鋒者,不可言書法,可是除了篆隸書外,其他書體往往需要中鋒側鋒並用,而且要做到嫻熟的自然轉換。中鋒得筋骨,側鋒得皮肉,飄逸、瀟洒的風格離不開側鋒。

南飛雁臨帖作品

4

誤會四:楷書是基礎

蘇大人以楷如立,行如走作過比喻,道理很明朗,本沒有錯。可是,如果堅信只有楷書(而且是唐楷)才是學書入門的真正基礎和不二法門,那肯定是個誤會。君不見,諸多書友用十餘年時間死抱著歐體一帖,基礎應該打足了吧?可是換個體試試?寫個行草書看看?這樣的基礎最後卻成了向其他字體過渡的障礙。其實,楷書是基礎無非是訓練初學者二個方面,一是拿筆的穩定性,二是筆法的規範性。如果從難易程度來看,篆隸書或許比楷書更容易入門。一味地只寫楷書還真的不容易達到楷書的最高境界。而且,如果只寫楷書超過十年,極容易形成節奏定勢。再學行草書也是字字獨立的,筆速均勻的。放不開,寫不活,這些常年形成的定勢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南飛雁行書《王勃·滕王閣詩》

5

誤會五: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對於書法的確很重要,沒有細節就談不上精準精緻精妙,通過細節也能研究出筆法的來龍去脈,分析出角度、速度等關鍵的要素。臨帖時要扣准細節,創作時要講究細節,但是,完全執著於細節就錯了,可能走向見微而不知著、一葉障目而不見森林的極端。我們學書法要有二面鏡子,細節是顯微鏡,整體是望遠鏡,只有顯微鏡,沒有望遠鏡,你的作品總體章法和風格神韻就無法自然形成。

南飛雁書法作品

6

誤會六:一個帖要練到家才能換帖

先精後博,本來不錯,然而任何事情都不能走向極端,有的人堅信要把一個帖必須臨到位才能再換帖,那麼我要問,究竟到什麼程度才能算是到位?是堅持寫五年還是十年,還是一生?事情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絕對的到位其書家本人再寫一次也不完全一樣。我們小時候學古詩,能背默能解釋就算過關了,然而到成年後,你會覺得這首詩的許多深層意思並不是文字表面的,小時候是沒有想到的。字帖也是這樣,一個帖,根據你當前的認識程度,能寫到自己看不出毛病來了就差不多了。此時就可以考慮換下一個帖。可是過幾年你再回頭看以前的作品,又到處是病,這時候,因為你的認識水平提高了。那麼,仍然可以再回過頭繼續臨,加深理解層次。許多事情都是循環遞進的,不是一次到位的。

南飛雁書法作品

7

誤會七:古人寫的就是經典

我們常常犯一個毛病,總認為古人的作品就是無可厚非的,片言只紙都是經典,不可能有錯誤或不足,其實,古人也是人,不是神,凡是人就會有不足,也會犯錯誤的,古人認為天上有玉帝,下雨有雷神,這些觀點肯定是錯誤的,那麼,古人的書法就肯定無可挑剔嗎?古代個個都是一生用毛筆的,然而一個朝代稱為書法家的,也就那麼幾個人,所以,不是古人的字都是神品,除了少數十分厲害的大書法家外,很多書家的作品也會有不足或需要改進的地方,更不用說那些普遍秀才舉子們了。

南飛雁,書法理想簽約藝術家,江蘇人。喜文學、醫學、武術,愛書法,從八十年代學書至今。初學唐楷,繼學宋四家,後轉二王,潛心於研習傳統書法本體藝術。春夏秋冬唐風晉韻,醉於斯樂於斯,期在有得。所學鍾、王、蘇、米等十餘家,所臨正草隸篆行數百帖。幾十年弄得一些會員證、獲獎證、收藏證自不值一提,茲不羅列以免混淆同道耳目,或落張揚之嫌。本人相信,作品自可說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理想 的精彩文章:

倪瓚:比書法更高貴的,是人格的乾淨
神農本《蘭亭序》到底是摹本還是寫本?

TAG:書法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