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減肥 > 遺憾地告訴你:胃是餓不小的!吃「飽」這5樣反而減肥

遺憾地告訴你:胃是餓不小的!吃「飽」這5樣反而減肥

在不少人的認知里,美的前提就是瘦。為此,你可能嘗試了各種瘦身大招,其中「節食」就是一個必殺技。

雖然節食能讓人在短時間內減掉體重,但背後卻暗藏健康風險。

遺憾地告訴你:胃是餓不小的!吃「飽」這5樣反而減肥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節食減肥的風險,並教你科學減脂的方法。

受訪專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 李全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 劉正新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 常徽

深圳市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主任 韓鐵光


胃是餓不小的

「今天不吃晚飯了,減肥!」你可能常聽要減肥的人說這句話,他們常常採用節食的辦法,期待通過餓讓自己的胃變小,達到瘦身目的。

但節食可能會增加身體代謝紊亂和胃病的風險,甚至有人會停經、患上厭食症,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劉正新表示,胃其實是餓不小的。人體的胃是一個兼有儲納、研磨、初步消化、殺滅病原微生物和排空食物等多種功能的重要消化器官。

胃在人體內的形狀和位置隨體型和充盈程度而異,體型勻稱的人胃位於上腹部劍突下,胖人的胃多數是橫位的,瘦人則多數是下垂的。胃腔的大小可在限定範圍內發生一定的變化。

遺憾地告訴你:胃是餓不小的!吃「飽」這5樣反而減肥

人對自己胃體積的感知是通過胃神經傳遞給大腦的,飢餓和飽腹感由中樞神經管理。

生理情況下,大腦反應的是胃的真實狀態,但在消化不良、脾運化功能下降等狀態下,就會出現沒有飽餐也腹脹或剛吃完飯卻飢餓難耐的情況。

長期節食會使胃的容受功能和神經反饋變弱,但其實體積並未縮小。

除了造成胃受傷,通過節食的方式減肥還很容易反彈,因為減掉的多是身體的水分和肌肉,恢復飲食後,可能會比之前更胖。

倫敦內分泌學專家蕾娜·戴維森博士表示,過分節食減肥(特別是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造成葡萄糖缺乏,進而導致脫髮。


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

常徽教授提出,減肥之前需要先「吃飽」。尤其是通過運動減肥時,想要把多餘的身體脂肪「燃燒」掉,必須吃進更多有助於減肥的營養物質才行。

1.必要的糖類

很多減肥攻略告訴減肥者一定要避免糖類,一些人為了減肥甚至不吃主食,這是錯誤且危險的。

脂肪在身體里的徹底氧化分解需要葡萄糖的參與,身體里如果缺乏必要的葡萄糖,脂肪就無法徹底「燃燒」,只能分解成酮體,而酮體是有毒的,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大腦等中樞神經系統也只能消耗葡萄糖來供能。

因此,每人每天至少要攝入100克的碳水化合物,相當於150克左右的大米或小麥(生重)。

2.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大多與能量代謝息息相關,它們是能量代謝酶類的輔酶,要想提高運動的減肥效果,就要增強機體的能量代謝,這就需要增加B族維生素的攝入。

遺憾地告訴你:胃是餓不小的!吃「飽」這5樣反而減肥

充足的B族維生素特別是B1(硫胺素)和B2(核黃素)的攝入,是保證身體運動過程中能量代謝旺盛的前提。

3.維生素C

運動過程是機體內部的氧化磷酸化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這些活性氧自由基會對機體造成氧化損傷。

維生素C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分子,可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減輕其對身體的傷害。

4.關鍵礦物元素

  • 參與體內氧的運送和組織呼吸過程,運動中的能量代謝和脂肪燃燒都需要充足的氧氣,這就需要攝入充足的鐵,以保障造血功能和氧的運輸。
  • 是金屬酶的組成成分和酶的激活劑,體內有100多種酶需要鋅的參與,只有攝入足夠的鋅,才能保證運動過程中機體物質和能量代謝的順暢。
  • 在體內廣泛分布,可促進肌肉對葡萄糖等能量物質的利用,增加肌肉的生長和對脂肪的燃燒效率。

5.優質蛋白質

優質的蛋白質是促進肌肉生長的物質基礎,因為肌肉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

充足的優質蛋白的攝入,可以促進肌肉對脂肪的燃燒效率,提高運動的減肥效果。

同時身體組織中肌肉的比重增加,使脂肪組織的比重下降,從而真正達到健身塑體的效果。


幾個指標自測該不該減肥

從科學角度講,衡量一個人的胖瘦,最常用的有幾種判斷方法:

體重指數(BMI)

這是目前醫學界普遍使用的體型判斷指標。

體重指數=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一個身高1.6米,體重60公斤的女性,體重指數是:60÷1.6÷1.6=23.4。

  • 數值在18.5~23.9之間,屬於正常。
  • 如果高於23.9,就需要減重。
  • 低於18.5屬於消瘦,應加強營養。

體重指數並不能反映脂肪分布。有的人體重指數正常,但腹部脂肪堆積不少,患慢性病風險很高,因此,體重指數要結合腰圍判斷是否要減脂。

理想體重

理想體重就是人們常說的標準體重。體重沒有絕對標準,因此我們稱之為理想體重。

理想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身高170厘米的成年人,理想體重是65公斤。但這個公式不適用於兒童。

腰圍

腰圍既能反映脂肪總量,又能反映脂肪分布,是評估患慢性病風險的良好指數。

遺憾地告訴你:胃是餓不小的!吃「飽」這5樣反而減肥

成年男性腰圍應少於85厘米,女性少於80厘米。測量腰圍要站立,雙腳分開30厘米,這樣體重會均勻分布。

測量部位要平臍,用軟尺緊貼皮膚,但不能壓迫。

腰臀比

就是腰圍與臀圍之比,男性要少於0.9,女性要少於0.8。


做到4點,科學減肥

健康的減肥方式應該是在保證不影響身體健康的條件下,減去多餘脂肪。李全民向大家推薦以下幾種科學的減肥方法:

減少熱量攝入

如果將每天的熱量攝入減少100千卡,那就可能在大約5個星期後減肥4千克。

改變食物結構

不減少飲食量,而相應改變食物的結構。用各種水果、蔬菜和穀物取代高脂食物。

吃流質食品

用流質食品代替日常膳食,但要注意選擇的食品應充分提供你所需的營養。不喝太多冷飲,用水代替飲料

運動

  • 步行:每周至少5天,每天步行鍛煉45分鐘,行程約5公里(保持一定的速度)。
  • 戶外運動:每周3—5次,是種消耗體內脂肪、提高活力的好方法,但每次時間在30分鐘以上。
  • 舉重運動:靠力量鍛煉也能幫你減肥,因為舉重能增加肌肉,肌肉越發達,人體新陳代謝就越快,為避免受傷,最好請專業健身教練

減少脂肪和熱量攝入的同時,進行運動,這是最佳減肥方法,在減輕體重的同時增強肌力,還能促進心血管健康。

本期編輯:張宇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