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義大利返還796件精美文物,歸來!濃縮的「古代中國」

義大利返還796件精美文物,歸來!濃縮的「古代中國」

西漢彩繪陶俑

唐代雙峰駱駝具有標誌性意義

馬家窯文化四大圈紋雙耳彩陶壺、西漢彩繪繭形陶壺、唐代彩繪陶駱駝、宋代白釉刻花碗、明代綠釉陶床……經歷了漫長的12年回歸之路,796件流散義大利的中國文物終於回到了祖國懷抱。

如今,這些失而復得的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歸來——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中公開亮相,面向廣大公眾展出。

觀展掃描

700餘件文物

展示12年回鄉歷程

本次展覽中展示了義大利返還的700餘件流失文物,主要是我國甘肅、陝西、四川、山西、河南和江蘇等地的出土與傳世文物,時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至民國時期,文物品類多樣,保存狀況較好,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其中,馬家窯文化彩陶、辛店文化彩陶、齊家文化陶器等新石器時代文物,線條簡潔流暢,紋飾精美多樣,為研究新石器時代社會風貌提供了直接的物質資料;戰國時期文物既有西北地區的秦文化陶器,也有東南吳越文化的原始瓷;漢代文物類型豐富,器型古樸,彩繪飄逸,是漢代燦爛輝煌文明的縮影;唐代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紅陶駱駝、紅陶馬、彩繪人物俑等,是研究唐代文化交流、經貿往來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實物資料……

展覽分為「共同禮敬歷史文明」、「共創文物追索典範」、「共聚文明互鑒之光」三個單元,系統展示安返故鄉的精美文物,回顧兩國共同促成文物回歸的12年歷程。

觀展亮點

藝術品返還證書

成重要展品

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指出,此次文物返還,是中國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中歷時最長的案例,也是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中國流失文物回歸。而中意兩國簽訂的藝術品返還證書也成為一件重要展品亮相。

據介紹,2007年,義大利蒙扎地區保護文化遺產憲兵隊在巡查當地文物市場時,發現大量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次年向中國駐義大利使館通報其作出的暫扣決定。中國國家文物局立即啟動文物進出境記錄核查、組織開展文物鑒定研究,認定這批文物藝術品大部分為中國出土文物,其所有權屬於中國,且均未獲得合法出境許可,因此依據相關國際公約向意方正式提出文物返還要求,同時提供了詳細的文物鑒定意見和法律依據報告。

之後,案件進入長達十年、複雜曲折的司法審判過程。2018年11月,米蘭法院作出將796件文物藝術品返還中國的最終判決,中意兩國文化遺產主管部門隨即啟動返還文物的確認接收工作。

2019年3月23日,中意兩國代表在羅馬交換了796件文物藝術品返還證書。4月10日,這批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抵達北京,重回祖國懷抱。

觀展讀寶

繭形壺 獨具個性還能當偵聽器

展櫃里,一件西漢彩繪繭形壺不僅器型巨大,給人古樸、雄渾之感,紋飾精美、完全對稱,而且由於保存情況尚好,所以彩繪顏色還保持鮮艷。據策展人趙永介紹,類似的漢代繭形壺在本次展覽中大約展示了20件。這種器型多在我國的陝西、河南、山西一帶出土,它的器型和上面的彩繪是當時農桑思想的一種表現。西漢時期的絲織業非常發達,盛行養蠶,桑田遍地,設計者得到了蠶繭的啟發,發明了繭形壺。

這類繭形壺又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在秦漢時期,它主要是作為生活實用器,作飲食、儲水和貯藏之用,同時還可能作為殉葬之用的明器。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這種獨具個性的容器,除了用在生活和祭祀中,還可能作為古代的軍事偵聽器。「在戰國時期,諸侯之間相互爭霸稱雄,西部游牧民族經常入侵,將士們將其深埋地下,將耳朵貼於埋壺的地方,用以偵聽遠方敵軍騎兵的馬蹄聲,以此來推測敵軍動向。」

「無腿」陶馬 為何「矮人一截」

「漢代是絲綢之路的開端時代,這個時期的文物在本次展覽中佔有很大篇幅,也非常具有標誌性的意義。當時的世界,東西方文明同時到達了一個巔峰——西漢時期同時也是輝煌的羅馬帝國前期。」看罷展覽,著名考古學家信立祥告訴記者。

在展覽中,一種造型獨特的陶馬格外引人矚目。說它特別,是因為它只有頭和身軀,由於沒有四條腿而「矮人一截」,蜷跪在展櫃中。「這實際上是西漢晚期一種特有的做法,多見於山西、陝西地區。」信立祥告訴記者,其實,這種陶馬在製作之初並不是沒有四肢,「我在山西考古時曾親自發掘過一組同類陶馬。其實,它的四肢是用木頭製作的,只不過年深日久,木頭腐朽了,所以如今只剩下陶制的上半身了。」信立祥說,類似的陶馬時常出現在當時的中等墓葬中,「沒有隨葬等級規格的限制,看上去像是成批生產的隨葬品,能反映當時的一種喪葬產業和喪葬文化。」

「笑臉」陶俑 展現樂觀「四川性格」

在東漢的陶俑中,一組別具一格的四川地區出土文物帶有鮮明的個性和特色。「四川是陶俑出土非常集中的地區,這裡的陶俑最大的特色就是造型充滿強烈的生活氣息。」細觀這些大小不一的陶俑,他們或在勞作,或在烹飪,或在歌舞,無一不表現著當時當地真實的生活情境。除此之外,這些陶俑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帶著標誌性的笑臉,看上去十分歡喜。「再結合漢磚、畫像石上的人物形象,可以推測當時四川地區生活安定,人民性情樂觀、開朗。」

「這些陶俑多出自東漢末年至蜀漢期間,這個時期在魏蜀吳三地中,只有蜀漢原汁原味地傳承了西漢制陶工藝的精髓。」可以說,這個時期陶俑的製作達到鼎盛,陶俑在數量、種類和製作技術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準。而這類陶俑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出土於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東漢崖墓,現藏於國博的東漢擊鼓說唱俑。

雙峰駱駝 見證中西頻繁往來

「本次展覽中,唐代文物也是重要的展示部分。」其中,一排昂首做嘶鳴狀的駱駝身上就有流轉千年的故事。

「這些駱駝可以說是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策展人趙永介紹,在中國古代,中國本土的駱駝都是單峰駝。而展覽中展示的文物都是雙峰駝,它們是當時中亞出產的品種,它們出現在唐代隨葬的陶俑中,說明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頻繁。

「我們看到的唐代駱駝多是精美的三彩瓷器,而本次回歸的駱駝則是樸素的紅陶質地,它們身上的彩繪由於時間久遠已經剝落,但其保存情況是比較好的,也具有典型的標誌性意義。」信立祥告訴記者,駱駝是絲路往來的「運輸隊」,「我們在唐三彩中經常能看到駱駝馱著貨物的造型,同時在洛陽發掘定鼎門遺址時,還曾在城門之外發現駱駝的腳印。可見,當時東西往來中的駱駝隊出入長安、洛陽等政治、經濟中心城市有多麼頻繁。」信立祥說,展覽中的紅陶彩繪駱駝和當時墓葬中出土的胡人俑等文物,都是當時中西文化頻繁交流的見證。

展板故事

至今追迴流失文物5000餘件

2013年回歸的圓明園鼠首、兔首,2015年回歸的甘肅大堡子山遺址被盜金飾片,去年回歸的青銅虎鎣……本次展覽講述了近年來許多重要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的實踐故事。

根據展板內容梳理可以得知,中國是全世界最早建立文物進出境審核監管制度的國家之一,早在1950年就設置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實施嚴格的文物出境許可,有效遏制了自清末以降中國文物嚴重流失的局面。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文物保護立法不斷完善,執法日臻嚴格,在保護文物安全,打擊文物犯罪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並通過執法合作、外交斡旋、司法訴訟、談判協商等多種方式,成功從英國、美國、法國、丹麥、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追回5000餘件中國流失文物。其中,圓明園流失鼠首兔首、青銅虎鎣等重要文物的追索返還實踐,對歷史上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國的難題進行了寶貴探索與創新。

近年來,中國積極開展打擊文物非法販運和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的雙邊合作,先後與義大利、美國等21個國家簽署了打擊文物非法販運、流失文物返還的雙邊協議,並在信息交流、人員培訓、執法協作、文物返還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合作成果。中國國家文物局於2018年發布「外國被盜文物資料庫」,公布6900餘件伊拉克、秘魯等國被盜文物信息,防止外國被盜文物進境流通,為保護人類共有文化遺產作出中國應有的努力。 本報記者 孫樂琪

甘南 攝

觀展提示

地點:國家博物館南4展廳

展期:至6月30日

票價:免費

展覽甄選

首屆陶瓷藝術家作品展

時間:展期至5月30日

地點:中國陶瓷藝術館

亮點:展覽分特邀參展作者和參展作者兩部分。特邀參展作者主要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城市學院;參展作者主要來自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陶瓷紫砂專業委員會。展覽集結了在京的老一輩著名陶瓷藝術家和中青年陶瓷藝人的代表作品,他們的創作緊密連接著全國各大瓷區,所以,此次展覽的學術意義可以延展為反映全國陶瓷創作發展的一個重要彙報。

解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建中在序言中提到:「除了少數幾位獨立藝術家,參展作者絕大部分是來自藝術院校的教師。雖然他們從事不同的專業或教授不同的課程,但是他們的愛好都是陶瓷,或者說,是因為陶土的溫潤、手工的溫度使他們熱愛陶瓷藝術,是陶土將他們聚合起來,通過不同的工藝、不同的手法,創造了風格迥異的陶藝之美。數十年來,他們堅持創作,不忘初心,在教學與創作實踐中,不僅追求技術上的完美與成熟,同時也尋求著精神世界的安寧與美好。他們在陶瓷藝術領域裡求索,無疑建立了一種價值取向,完善了審美的基本要義『真、善、美』的精神內核,潛移默化對大眾審美產生影響。」

葉錦添「全觀」藝術展

時間:展期至7月21日

地點:今日美術館

亮點:「全觀」藝術大展是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服裝設計」獎獲得者葉錦添整個藝術生涯的回顧與展望,展覽橫跨今日美術館三層展館,超過1000平方米的場地,展品包括多媒體空間、大型裝置、雕塑、服裝等。

解讀:「全觀」藝術大展中,葉錦添首次跨界科學,在藝術創作中融入了其對時間、空間、生命科學的多維度發現與哲學思考。並提出「精神DNA」概念,作為其藝術思想的核心,試圖討論在無形的精神世界中,人類情感、記憶的萌發與傳承。「從古至今人類走過無盡歲月,那究竟人類精神世界從何而來?」「世間萬物本身是如何被驅動?」是本次展覽他所要探究的主題之一。

「學而時習」尤勇畫展

時間:展期至6月2日

地點: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青年展廳

亮點:尤勇,現為中國油畫院特邀青年畫家,師從著名畫家楊飛雲,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得到陳丹青先生的指導和鼓勵。此次展覽圍繞「學而時習」的主題,展出畫作近百件,為尤勇於2010年至今在各地寫生及在其工作室內創作的畫作,題材涉及靜物、場景、風景、肖像、臨摹等。

解讀:尤勇談到,這次畫展叫做「學而時習」,小時候以為是學了課本知識然後使勁寫作業使勁地複習,就會獲得快樂。等逐漸長大再去理解這句話,才發現:持續地鑽研學問並且實踐和操練,才能給人內心以十足的愉悅。這也是他從小跟隨楊飛雲學畫最主要的感受。「陳丹青先生認為這批作品有一種『從作業走向作品』的特徵,師兄胡昌煢則認為我的探索圍繞著繪畫的『修辭』展開,綜上,我才想到孔子『學而時習』這句話,為這個展覽命名。這次展覽是對過去部分作品的小結,也是對未來探索的期許。」

來源:北京晚報·京城探展 記者:成長

流程編輯:洪園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日報客戶端 的精彩文章:

TAG:北京日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