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越南人民軍名將武元甲,是怎樣在陳賡大將幫助下殲敵8千的

越南人民軍名將武元甲,是怎樣在陳賡大將幫助下殲敵8千的

武元甲這個人物眾所周知,是越南人民軍的第一大將,長期執掌軍事大權,立過很多戰功,還活了102歲,一生可謂圓滿。在40年代至70年代的兩支印支戰爭中,武元甲指揮越軍作戰,頑強堅韌,篳路藍縷,付出重大代價,終於先挫法帝,再克美軍,贏得了救國戰爭的勝利。西方軍界對他評價很高,冠之以「紅色拿破崙」之類的綽號。

說到武元甲的成長,離不開我軍將領的大力幫助。1950年夏天,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陳賡大將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入越援助,直接參与越軍高層工作,幫助總司令武元甲進行指揮。其時越軍急需得到來自中國的支援,但邊境一線遭到法軍封鎖,必須解除這一嚴重障礙,打通雙方聯繫。然而邊境法軍有13個營萬餘人,工事堅固,炮兵火力較強。越軍的兵力雖然占些優勢,但部隊素質不佳,不善於工堅,火力也不足,對打大仗有畏懼心理。

而對這種複雜情況,陳賡憑藉身經百戰的豐富經驗進行了周密分析,認為越軍火力不足,攻堅能力弱,必須揚長避短,發揮靈活機動的優勢,在運動中殲滅敵人。據此,他提出將戰場設定於毗鄰我國廣西的東北邊境,這一帶有交通動脈4號公路,機動方便,一旦打通聯繫便於物資運輸。

對於具體的戰役設想,當時武元甲等越軍將領初步決定先打法軍據守的4號公路較大要點高平。陳賡則認為不妥。他指出越軍正處於一個轉折點,即從分散的游擊隊轉為部分集中的正規軍,從分散的游擊戰轉為適當集中的運動戰,從過去的消耗戰轉為殲滅戰。在這種情況,一定要慎重初戰,打就要打贏,否則將嚴重影響士氣,對部隊的未來發展極為不利。

陳賡認為,高平城市雖小,但扼守要津,三面環水,一面環山,法軍已經構築了堅固工事,守備兵力有3個營,火力較強,易守難攻。而越軍目前的戰鬥力,要攻佔高平這樣的據點還有較大難度,沒有把握。即使僥倖攻下來,也必定會有較大損失,影響下一步的作戰。而打通邊境交通需要一系列攻堅和運動戰鬥,部隊須有持續作戰能力,要避免一戰而竭的局面。

隨後陳賡提出新的戰役設想,不打高平,而是以一部兵力圍困高平之敵,轉用主力猛攻法軍兵力較弱的要點東溪,引誘其南面七溪之敵前來增援,並在路上以逸待勞設伏殲滅援敵。如七溪之敵不出援,則越軍攻打東溪遠比攻擊高平容易,得手後即揮師南下,集中力量圍殲七溪之敵。如東溪、七溪皆被攻克,高平之敵就被孤立,越軍集中主力加以圍攻,並虛留通路,誘敵出逃,在路上再來一個伏擊將之殲滅。如此,4號公路南北上百公里一段邊境上的敵人即被肅清,可一舉打通雙方聯繫。

陳賡提出的戰役方案設想縝密,有理有據,切合實際,使越軍眾將領眼前一亮。其時的武元甲雖然作戰經驗不夠豐富,但戰略感覺還是敏銳的,經過仔細思考,認為陳賡的方案很有說服力,於是表示同意,並據此進行部署。

接下來就是著名的邊界戰役,果然如陳賡設計的那樣,越軍揚長避短,圍點打援,連續殲滅法軍出援的部隊,勝利攻克東溪、七溪、高平等要點。這下引起東北邊境法軍的恐懼慌亂,開始大潰退,越軍乘勝追擊,先後殲滅法偽軍8000餘人,收復5個市和13個縣鎮,繳獲火炮13門、輕重機槍900餘挺、其他槍支8000多支,以及大批軍事物資,取得了極為輝煌的勝利。

此一戰役的勝利令武元甲對陳賡萬分欽佩,此後每到中國訪問,必然要去拜會陳賡一家,這個習慣他保持了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解放軍勇猛穿插艱苦奮戰113次,殲滅和包圍了越軍3個團
日本空中自衛隊摔了一架最新型戰鬥機,這事鬧的動靜有點大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