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你不了解的果糖和木糖醇!

你不了解的果糖和木糖醇!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你不了解的果糖和木糖醇!

糖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吃到的一種零食,適量的糖會補充能量、舒緩情緒,但如果長期吃糖超量的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甚至是痛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大家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於是很多人開始控制白砂糖和蔗糖的攝入,但是水果、代糖及甜味劑的攝入是否也需要注意呢?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生活中其他的「糖」。以下內容較適合血糖高、尿酸高、體重高的人群。

圖片來源:昵圖網

0 1果 糖

果糖屬於單糖,是葡萄糖的同分異構體,存在於水果、蜂蜜、含糖飲料、甜品等食物中。果糖經腸道吸收進入肝臟,少量攝入不直接引起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穩時,加餐可選擇食用少量含糖低的水果。但其代謝過程無負反饋調節機制,也就是說,只要有催化酶,攝入再多的果糖都可以一直分解下去。但是果糖代謝產生的尿酸以及丙糖等中間產物,是脂質合成的原料,因此會導致人體產生過多的葡萄糖、乳酸、遊離脂肪酸、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二酯等物質釋放入體循環中,在肝臟中合成脂肪,易引起代謝綜合征、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疾病的發生。

不僅如此,一項納入46393例無痛風病史男性的大規模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每日攝入約355ml含糖飲料者,痛風發病率是每月攝入355ml的1.45倍。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研究顯示,富含果糖的飲料(不論是人造的,還是天然的)攝入量均與血尿酸水平升高有關。果糖增加體內尿酸生成的同時,還影響尿酸排泄。含果糖豐富的水果攝入與痛風發病率的增加呈正相關。在健康志願者中發現果糖可降低尿酸清除率達9.8%。所以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的人群除了控制嘌呤的攝入,還應控制果糖的攝入量。果糖成分較高的水果包括蘋果、無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圓、香蕉、楊梅、石榴等。

有腎臟疾病的患者,也應該控制果糖的攝入。一項大鼠的研究顯示,餵養果糖飲食組的大鼠與餵養葡萄糖和正常飲食組相比,其蛋白尿增加、肌酐清除率降低、腎臟體積變大。提示果糖本身可誘發及加重腎臟病的進展。

在對大鼠的研究中顯示,果糖可能通過降低下丘腦對瘦素的敏感性導致進食後飽腹感下降,從而使熱量攝入增加,導致腹型肥胖和下丘腦瘦素抵抗。可理解為過多的果糖攝入不會讓進食者產生飽腹感,容易導致飲食過量。所以超重或肥胖患者,應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吃或少吃甜食,減少富含果糖水果的攝入。同時也不提倡用水果代替正餐來減肥。

0 2果葡糖漿

有一種甜味劑叫果葡糖漿,常出現在汽水、果汁飲料、甜品、冰淇淋等食品中,它是通過水解反應得到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混合糖漿。甜度接近於同濃度的蔗糖,在口感上,越冷越甜。動物實驗發現,每天用15%的果葡糖漿水代替飲用水餵養小鼠,結果會導致小鼠出現代謝紊亂,並使其記憶能力,學習能力和運動能力下降。《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顯示與2002年相比,2012年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上升了7.3和4.8個百分點。6~17歲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上升了5.1和4.1個百分點。從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減少含糖飲料,甜點、添加糖的攝入,是預防兒童肥胖及成年後發生代謝性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0 3木糖醇

木糖醇是一種天然五碳糖醇,外表和味覺與蔗糖相似,木糖醇甜度是蔗糖的90倍。無需胰島素促進,木糖醇也能透過細胞膜被吸收利用,成為糖尿病食品中最常見的代糖選擇。葛聲等人通過實驗測定木糖醇的GI值為17.24±7.6,相對於麥芽糖105,葡萄糖100,蔗糖65,果糖23,其升糖指數較低,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木糖醇攝入過量會對胃腸有一定刺激,可能引起腹部不適、脹氣、腸鳴。另外,由於木糖醇在腸道內吸收率不到20%,容易在腸壁積累,易造成滲透性腹瀉。在健康志願者身上進行的耐藥力研究表明,口服極高劑量的木糖醇(每天100克),人體可以耐受,沒有觀察到不良反應。當服用量增至每天130克,則會出現腹瀉現象。也有研究發現木糖醇具有潛在的促使血糖升高或降低的雙重功能。木糖醇在代謝的後期,也需要胰島素的促進,如果短時大量或長時間一定量應用木糖醇,可使血清尿酸、草酸水平驟然或緩慢升高,超出生理飽和度後均易形成結晶而損害腎臟。所以,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木糖醇作為代糖時,也一定要控制攝入量,學會淺嘗輒止。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水果並非吃的越多越好,木糖醇食品也不是可以無限制攝入。無論是對於健康人群還是已發生代謝綜合症的人群來說,除了常見的白砂糖需要控制外,天然存在的糖(果糖),食品添加的糖(果葡糖漿、木糖醇)都應該限制攝入量。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新鮮水果攝入200~350g,且不能用果汁代替鮮果;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減少包裝食品如糕點、甜點、冷飲等的攝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臨床營養網 的精彩文章:

2019年度註冊營養師水平評價考試
ANNALS:營養補充劑和食物來源的營養素攝入與死亡率的關係

TAG:臨床營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