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穿越蟲洞旅行」,這個可以有

「穿越蟲洞旅行」,這個可以有

近日,哈佛大學一位物理學家已經證明蟲洞是存在的。蟲洞指的是彎曲時空中的隧道,連接著宇宙中兩個遙遠的地方。這位物理學家認為,通過蟲洞旅行是可能的。

「穿越蟲洞旅行」,這個可以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是哈佛大學教授Daniel Jafferis與Ping Gao,以及斯坦福大學的Aron Wall。

Jafferis在文章中提醒讀者:現在還不要著急打包行李去往銀河系的另一邊。因為蟲洞雖然在理論上是可能存在的,但目前來看對人類旅行並沒有幫助。

「穿越蟲洞到達銀河系的另一邊比直接前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所以蟲洞對太空旅行不是很有用。」 Jafferis說。他在2019年4月的美國物理學會會議上展示了這一發現。

儘管Jafferis對泛銀河旅行持悲觀態度,但他認為,找到一種方法來構造一個光可穿越的蟲洞,會對發展量子引力理論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穿越蟲洞旅行」,這個可以有

「這項工作的真正意義在於它與黑洞信息問題以及引力和量子力學之間的聯繫。」Jafferis說。

此前,有學者曾經描述了兩個糾纏在量子層面的黑洞。當Jafferis開始思考關於蟲洞的設想時,在量子層面糾纏的黑洞給了他啟發,促使這個新理論的萌芽在他腦子裡出現。在量子層面糾纏的黑洞意味著黑洞之間的直接連接比蟲洞連接要短,因此蟲洞旅行並不是一條捷徑,但是這個理論給量子力學提供了新的思路。

Jafferis說:「從外部的角度來看,穿越蟲洞相當於利用糾纏黑洞進行量子隱形傳輸。」

Jafferis的理論建立在愛因斯坦和羅森於1935年設想的一個機制上,該機制由兩個黑洞之間的連接組成(「蟲洞」一詞是在1957年創造的)。Jafferis認為,因為蟲洞是可穿越的,所以它形成一種特殊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可以從黑洞中提取出來。

「穿越蟲洞旅行」,這個可以有

「它為觀察者在時空內的體驗提供了一個窗口,從外部可以觀察到這些區域。」Jafferis說。

到目前為止,形成可穿越蟲洞的一個主要障礙是需要負能量,這似乎與量子引力不一致。然而,Jafferis用量子場論工具克服了這個問題,計算出了類似於卡西米爾效應的量子效應。

Jafferis說:「我認為它將帶給我們關於重力對應關係、量子引力的相關思考,甚至可能是一種新的量子力學方法的深刻知識。」(呂小羽編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古鯨也旅行:它們還「好手好腳」的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