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有為流亡海外時,為什麼還能住豪華酒店吃大餐?

康有為流亡海外時,為什麼還能住豪華酒店吃大餐?

有學者說:康有為的人品介於君子與小人之間。縱觀他的一生,無論是從其學問、性格、思想、人品等方面看,無不充滿了正反兩方面的矛盾特點,似乎可以用毀譽參半來形容其一生的為人行事。

康有為是「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的主將與精神領袖。這場僅進行了一百天的改革虎頭蛇尾,因遭到以慈禧為代表的頑固派的強烈反對與無情鎮壓而草草收場。戊戌變法失敗,「戊戌六君子」人頭落地,康有為、梁啟超亡命海外,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被畫上了句號。

因事先得到光緒帝的秘密通知,變法的主要策劃者康有為、梁啟超於「戊戌政變」爆發前夜的(1898年)9月20日凌晨逃離北京,由天津塘沽乘日本軍艦到上海,後來又在英國人的幫助下逃往香港、日本,從此亡命天涯。

康有為在香港藏匿了一段時間後,歷盡艱辛和曲折,輾轉來到日本,與先期到達的梁啟超等人會合。抵日後,康有為的腦後還拖著一根長長的辮子,梁啟超等弟子苦苦相勸,他就是不肯剪辮。後來,有日本人譏笑他腦後那根「尾巴」,這才下決心剪掉。

1899年3月,迫於清廷對日本政府施加的壓力,康有為流亡到了加拿大。在此期間,康有為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海外華僑中加緊籌建「保皇會」。由維新派搖身一變為保皇派,目的雖為促逼慈禧恢復光緒的自由 ,但其人思想性格之詭譎善變,由此可見一斑。

在1901年前後的幾年間,康有為流亡初期的生活極為窘迫,主要靠梁啟超等人用辦報、開書店的收入來接濟他。

後來,海外保皇勢力發展迅猛,出於對維新派的同情和變法圖強的愛國熱情,海外華人不僅爭相入會,還慷慨解囊,以資助流亡海外的康有為等維新幹將。

廣大海外華僑同情因變法失敗而四處逃亡的康有為,於是踴躍捐款,康利用華僑的巨額捐款投資美、加等地的房地產,並大獲其利。後來,梁啟超的「廣智書局」和「新民叢報」經營不善、入不敷出,又反過來接受已經腰纏萬貫的康老師資助。

1904年,因投資美、加房地產而暴富的康有為來到北歐瑞典,砸下重金,買下了斯德哥爾摩郊區、靠近東南海岸的沙丘巴登地區的一座小島,並在島上大興土木,建起了一座美輪美奐的東方式園林建築群,取名曰「北海草堂」 ,並在此居住到1907年才離開。

康有為流亡海外期間,利用華僑捐款投資地產牟利,生活奢侈,遭致很多人的批評。這是康備受後人非議並屢遭詬病的重要話題之一。近年來,有人以「歷史巨騙」來抨擊這位「維新志士」,孰對孰錯,很難一言蔽之,但也尤顯此人性格之複雜。

投資房地產發達後,康有為吃、住、行均極豪闊,很講究排場,豪華酒店、西式大餐、洋房別墅已成為其生活日常。此後,身為海外保皇黨黨魁的康有為,還長期接受美國憲政黨的捐助,比如他遊歷歐洲諸國前,就曾一次性得到過十萬美金的贊助,按當時美金的購買力,即便在美國本土,這也算得上是一筆巨額財富了。

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前,康有為一再表示為實現變法圖強的理想,自己甚至可以付出生命之代價,可當守舊派磨刀霍霍時,他卻跑的比誰都快,倒是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說到做到,為變法拋頭灑血,令人欽佩。

康氏不僅言行不一,還狂傲自大,目中無人,因此有人說百日維新之所以失敗與康心口不一、孤傲自大有莫大關聯。

康在海外大發其財,生活驕奢淫逸,在男女問題上也頗為複雜。身為晚清啟蒙家、思想家的他,一方面極力鼓吹女權思想,呼籲男女平等,力倡一夫一妻制,現實中卻有一妻五妾——正妻張雲珠,妾梁隨覺、何旃理(原名何金蘭)、市岡鶴子(日籍)、廖定征、張光。按理說,旁人無權評說別人的私生活。但對於維新領袖康有為則另說。因為說一套做一套,這也是他備受指責的一個重要原因。

結束流亡生涯、決定回國定居上海後,很有經營頭腦的康有為變賣了被發還的廣東原籍祖產,加上從海外帶回來的資金,一起投資於方興未艾的上海地產中,再次大獲其利,賺的盆滿缽滿。

由於妻妾子女眾多,康有為歸國後一擲千金,廣置房產,尤其在晚年,他購建了四座豪華別墅,分別是位於上海愚園路的「康公館(佔地十畝,後因他參與張勳復辟被國民政府沒收)」 ,位於楊樹浦的「瑩園」,位於杭州西湖邊的「一天園」 ,位於青島的「提督樓」。康家人口眾多,生活講究,開支巨大,要維持「鐘鳴鼎食」的富貴生活就必須財源廣進,康有為也確實算得上生財有道。

要維持如此龐大的開銷,卻也不易。康有為除投資房地產獲利外,還接受大軍閥、大官僚、大買辦的金錢饋贈,除此之外,他還以賣字來增加收入,以貼補生活。康有為是前清進士,他的書法格調古樸高雅,筆力遒勁,渾厚雄健,飄逸流動,或拙中見巧,別具韻味,故此,上門求字的人絡繹不絕,他也是來者不拒,給錢就寫。據說他一月光賣字就能收入一千銀圓。

1927年3月21日凌晨5點許,康有為因食物中毒暴斃於青島「提督樓」別墅內,享年70歲。據說他的死狀極慘,七竅流血,屍體卻不僵。他的死因已經成謎。至此,他終於結束了其跌宕起伏、集成敗毀譽於一身的詭譎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奇說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的銀匠製造銀元寶的古老方法,50兩一枚,不但好看價值也高
此人慾要征服中國,地圖卻將他帶錯了地方,於是征服了印度

TAG:小奇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