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mp311:36.76800000000003來自有書共讀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最近,一則新聞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事情發生在深圳一個普通家庭,父母省吃儉用,每年拿出30萬供女兒出國留學。

如今,女兒畢業,卻一心想留在國外工作,父親堅決反對,理由是女兒不回國孝敬自己,並以「斷絕父女關係」相要挾。

網友的評論分成兩派:

一派認為:父母為你付出那麼多,你就應該滿足他們的心愿。

而大多數人則認為:感恩有度,自由為大。

孝敬父母自然是子女的本分,可是子女也有選擇自己生活的自由。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以「我是為你好」的名義,強行灌輸自己的想法;

用「你得報答我」的道德綁架,限制子女的選擇自由。

想到知乎上一個提問:孝和順哪個更重要?

有個高贊回答:孝>順。

孝,是晚輩對長輩一種主動的照顧,是發自內心替父母著想。

順,有時不見得是孝,如果只是一味順從父母的「愚孝」,那還不如「不孝」。

在中國大部分家長眼中,順就是孝。

可是,對於這代子女來說,和父母相處的最好狀態是,孝而不順。

聆聽彼此的心聲,給予彼此最大的尊重和自由,才是父母子女之間最深沉的愛。

正因為我們深愛著自己和對方,才最應該以彼此愜意的樣子陪伴一生。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真正成熟的愛,都有邊界感

「不和父母住就是不孝嗎?」

網友@萬能膠說:


我今年28歲,工作穩定,經濟獨立,這麼多年一直想搬出去住。但是父母認為我這樣做就是拋棄他們、拒絕贍養他們,連和他們住都不肯,就是不孝順。

很多網友表示感同身受。

網友@jac回應:

「有的父母確實沒有和子女的邊界感。在他們看來,子女就是他們的一部分,要24小時隨叫隨到才是孝順。我的建議就是搬出去,但是要常回家看看。」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父母子女之間的愛,需要恰如其分的邊界感。

孝順是不忘父母叮嚀的歸盼,是父母寂寞時的陪伴,但也不能喪失自己生活的自由。

真正的母愛父愛,也應該是一場得體的退出,而不是一生強行的限制。

「父母為什麼那麼愛插手孩子的生活?」

有個扎心回答:


父母干涉你的生活,除了他們的控制欲作祟,你的種種表現和對他們的依賴讓他們覺得你沒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生活,所以他們才想要掌控你的生活。

想到《解憂雜貨店》里的秦朗。

大學畢業後,父母想讓秦朗回家接管魚店。可是,秦朗一心想在外打拚實現音樂夢想。一年過去了,卻毫無起色。

一次,父親重病,他回家看望,掙扎在夢想和現實之間的他,想要順從父母最初的意願。

不料,父親的一席話罵醒了自己,其實是自己沒有破釜沉舟逐夢的勇氣,才讓父母擔心。

此後,他專註投入音樂。看到兒子生活的熱氣騰騰,父母也不再干涉他的選擇。

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控制只是源於擔心與愛,子女們自己活得獨立自主、幸福快樂,父母才能欣欣然放手。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互相理解

才是父母子女之間最深沉的愛

都說,最好的關係是,我懂你。

或許,兩代人之間始終有太多隔閡,但父母子女之間互相理解,才是給予彼此最深沉的愛。

電視劇《大女當嫁》中,34歲的姜大雁還是孤身一人,成為父母和鄰居中的「大齡剩女」。

為了逼迫大雁和「優質男」彭坦結婚,母親裝病。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其實,女兒自然理解父母對自己的關心,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大雁低三下四地迎合對方,卻始終沒換來對方母親的喜歡,還受盡詆毀和委屈。

一番談心後,母親看到女兒的為難和自責,也開始理解女兒,再也不逼迫她接受一段勉強的婚姻,而是讓她慢慢選擇「情投意合」的人。

真正的親情,是寒風中的一抹暖陽、是酷暑中的一片陰涼,給予彼此最大的勇氣,面對生活的周遭。

《女兒們的男朋友》中,秦沛和姜麗文這對充滿愛的父女,羨煞旁人。

節目中,秦沛坦言不干涉女兒的生活,只要女兒開心快樂,哪怕一輩子不結婚不生孩子,都可以。

秦沛被網友稱為「絕世好爸爸」,這對父女也成為親子關係的模板。

翻看姜麗文的微博,也都是滿滿的幸福日常。

雖然從小父母離異,成長在單親家庭,但父親給予了女兒無私的愛,沒有用情感去綁架她、控制她,而是給她理解和認可,才讓她成長為積極陽光的樣子。

在一條「和爸爸吃蒸海鮮」的微博下,網友@Leila大小姐回復說: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很愛這對父女,一個像大樹,永遠可以依靠。一個像陽光,永遠溫暖明媚。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父母子女一場,我能看穿你的軟弱和逞強,你能理解我的辛酸和不易,尊重彼此的選擇,才是親情的最美寫意。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有一種親情叫做,互相成全

有一個詞語叫「巨嬰父母」。

他們吞噬子女的能量,禁錮子女的選擇,強迫子女報答養育之恩。

就像電視劇《青春斗》里丁蘭的母親。

母親一心想要女兒畢業後回到身邊,和門當戶對的人結婚,過相夫教子、孝敬父母的穩定生活。

得知女兒想要出國留學,母親一臉埋怨,自私地燒毀通知書;

看到女兒不想嫁給「好女婿」曾海銘,又上演「斷絕親子關係」的戲碼,讓女兒陷入「成全母親」和「取悅自己」的兩難境地。

最後,雖然丁蘭選擇了順從母親,可是被迫留在家鄉的她過得並不開心,也在和曾海銘領證的當天「逃婚」。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將自己的想法強行灌輸給孩子,而子女常常覺得「虧待」父母,不敢反抗,被負罪感綁架,導致親情關係逐漸惡化。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有一種親情叫做互相成全。

越是無私的愛,才越能得到對方愛的回饋。

後來,還是父親看穿女兒的心思,把女兒勸回北京。而丁蘭也在父親重病後,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遇到「真命天子」劉煜後,她開始懂得徵求父母的意見,最後在父母的支持下,嫁給了幸福。

有時候,捨得對父母放手,是愛的成全,也是一家人的成長。

蔡少芬為了給母親還賭債,17歲被母親送去參加香港小姐選美,隨後簽約出道。

本以為從此可以過上幸福生活,卻沒想到母親越賭越大,欠債的窟窿也越堵越大。

對待父母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忍無可忍,蔡少芬只好和母親斷絕關係。

三年後,母親終於悔改,漸漸戒掉賭癮,兩人的母女關係也得到緩和。

記得papi醬曾在節目中說出自己對於人生的排序: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獲得很多年輕子女的認同。

真正的親情是,當我們自己可以過得很好、開心知足的時候,我們才有能力成為彼此最堅強的依靠。

生命中最偉大、最美妙的力量,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

而比愛更深情的是,成全。

真正的孝而不順,是兒女不能愚孝,父母也不能愚愛。

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賜予我們羽翼,伴隨我們成長;

也請給予我們自由,讓我們以自己喜歡的姿態陪你們慢慢變老。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共讀 的精彩文章:

如果父母都在混,孩子又憑什麼拼?
30歲之前,不讀會後悔的13本書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