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山水畫「畫山大病,最忌山脈不連絡,氣勢不貫穿」

中國山水畫「畫山大病,最忌山脈不連絡,氣勢不貫穿」

中國山水畫「畫山大病,最忌山脈不連絡,氣勢不貫穿」

何三寶作品

唐岱《繪事發微》坡石篇:坡石要土石相間,石須大小攢聚。山之巒頭嶺上出土之石,謂之礬頭,其棱面層疊。山麗坡腳有大小相依相輔之形。有平大者,有尖峭者,橫卧著,直豎著,體式不可雷同。或嵯峨而楞層,或樸實而蒼潤,或臨岸探水,或浸水而半露。沙中碎石,俱有滾滾流動之意。畫石以欹斜取勢,要見兩面三面,而坡腳與石相連,石嵌土內,土掩石根,崒屼(zu wu)嶙峋,千狀萬態。石紋多端,皴法隨亦盡變。今人作畫,不知古人格法,任己意落筆,從山腳畫起,以碎石攢成大石,以大石疊壘成山,直至壘到山頭,方始住手。是所謂堆砌也,吾睹所謂雄渾崔巍者哉!畫山大病,最忌山脈不連絡,氣勢不貫通。古法布局起稿,先勾大山之輪廓,其礬頭坡腳石塊,是隨手相襯增補耳。石乃山之骨,其體質貴乎秀潤蒼老,忌單薄枯燥。畫石之法不外此矣。

中國山水畫「畫山大病,最忌山脈不連絡,氣勢不貫穿」

杜艷作品

周遠斌注釋,唐岱《繪事發微》坡石篇:論石,唐岱首先講畫石,要處理好石的大小關係、位置關係,要做到大小適宜,錯落有致。論把我石的形態方面,都是承襲了前人流傳下來的說法。關於其所說「今人作畫,不知古人格法,任己意落筆,從山腳畫起以碎石攢成大石,以大石疊壘成山,直至壘到山頭,方始住手。是所謂堆砌也」的觀點,最早出於董其昌之口:「今人從碎處積為大山,此最是病。」唐岱在論山勢氣脈時說,「畫山大病,最忌山脈不連絡,氣勢不貫穿」也是發前人所言。但他把這兩個觀點有機結合,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畫山氣脈不連,在於石碎,對後人學習畫石,有指點迷經之意。

中國山水畫「畫山大病,最忌山脈不連絡,氣勢不貫穿」

肖大平作品

本文配置幾幅經典山水畫以供參考。並特別感謝!著名畫家肖大平老師、何三寶老師、杜艷老師、房全友老師、方染之老師為本文提供作品圖片。

中國山水畫「畫山大病,最忌山脈不連絡,氣勢不貫穿」

方染之作品

中國山水畫「畫山大病,最忌山脈不連絡,氣勢不貫穿」

房全友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