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好物推薦:德系口袋經典 祿來Rollei 35 S膠片相機

好物推薦:德系口袋經典 祿來Rollei 35 S膠片相機

導語:大家好這裡是什麼值得買與騰訊數碼聯合推出的《好物推薦》欄目。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款擁有悠久歷史的機械式口袋相機,濃濃德味兒,讓人愛不釋懷。

產品名稱:祿來35s

本文作者:VitaminC愛攝影

前言

大部分男人天生就有機械情結,這話說的真沒錯。我對於一些「機械感」的東西,都會有種說不出來的喜愛,譬如機械手錶的精細工藝、機械鍵盤的段落手感,當然還有本文的主角——不需要電子元件也能拍照的全機械膠片相機祿來35s。

購買理由

祿來35s是我第一台膠片相機,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覺得很驚訝,怎麼能把一台全畫幅相機壓縮到這麼小的盒子裡面,就算現在有最小全畫幅數碼相機之稱的索尼RX1,也做不到它這麼袖珍,而且相機是全機械,裡面需要放入標準的135膠捲、過片扳手和倒片曲柄等膠片相機重要部位。於是就打算買來玩玩和收藏,從此踏入膠片大坑,一發不可收拾!

Rollei 35系列

發佈於1966年,是相機製造史上生產周期最長的相機之一,應該是全球最小的135全尺寸機械膠片相機,常見型號有35、35T、35S、35TE、35SE,S和T系列主要區別在於鏡頭結構和光圈大小,E是後期加入了電子元件的型號。如果追求純正德產,只能買1971年之前產的祿來35,另外還有35 Classic、35 Metric等特別版和B35、C35簡化版就不在這裡展開說了。

外觀展示

第一眼看過去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鏡頭兩次的兩個多功能轉盤,這也是祿來35與市面其他旁軸相機的最大區別,把ASA(ISO)與光圈調節整合在一個轉盤上,膠捲類別提示盤與快門速度調節整同樣也是整合到一個轉盤上,並且分別置於相機正面,鏡頭的兩側,很舒服的對稱造型。

相機頂部也跟其他膠片相機有很大區別,尤其是過片扳手,一般是與快門同為一側,設計在右邊,而祿來35s則設計左邊,中間小窗是追針式測光表,前面一點的是鏡頭鎖按鈕,需要按住並且過片了才能伸縮鏡頭,旁邊有大圈圍住的是相機快門。

相機背面有取景器、倒片扳手,整體較為簡潔,左側下面寫著一行「MADE BY Rollei SINGAPORE」的英文,說明該相機是在新加坡生產。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先不說熱靴插座,連過片計數器和倒片曲柄這些膠片相機特色都沒有的嗎?那麼繼續往下看吧。

原來設計師很巧妙地把熱靴插座、過片計數器和倒片曲柄都設計在了相機底部,而且也幾乎不影響相機的正常擺放,這種設計說實話肯定不是為了方便,而是把相機設計成袖珍小巧背後的一種妥協吧。

祿來系列的外殼雖然是全金屬,但磕到就會有明顯的凹痕,而且表面非常容易出現劃痕,在想找一台接近完美成色的祿來35是非常難,原裝德產的就難上加難,現在這台我得好好保存下去。

機身細節

看完整體外觀就知道,祿來35S跟一般的旁軸相機設計上有很大的出入,剛拿到手的時候,在把玩的時候,感覺機身處處有驚喜。前面也說了,這台相機有很多為縮小機身而妥協的地方,光圈和快門設置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來說,光圈和快門調節會設計在相機頂部或者整合到鏡頭,以便用戶觀察和調整,祿來35s的設計雖然用著不怎麼順手,但光圈快門數值與鏡頭的數值一致向上展示,算是沒辦法之中的辦法吧。

ASA(即ISO)調節器,從25到最大可支持1600。當然,這只是測光器所支持的最大數值,你喜歡的,放3200ISO膠捲進去一樣能正常拍照,只是測光不準而已,需要自己重新測光。由於這部相機沒曝光補償功能,所以這個表也能當成曝光補償來使用。

下圖內圈為膠捲類別提示盤,主要是用來提醒自己相機裡面裝載的是黑白卷還是彩色卷,並無實質作用。

為了能減少相機鏡頭所帶來的寬度,採用的是伸縮式鏡筒設計,但也使得能夠安裝鏡間快門的空間變得非常有限,過中原理有點複雜,在這裡就不展詳細描述。簡單點說就是,設計者重新設計了快門組件的布局,把快門組一分為二,導致的結果就是,必須過片後才能把鏡頭收縮回去。

祿來35S配備的是Sonnar(松納)結構,最大光圈f2.8,焦距40mm的鏡頭,並帶有HFT鍍膜,這是S系列與T系列最大的區別。Tessar和Sonnar這兩者誰好點,我也說不準,有傳聞就是T比較適合拍黑白卷,而Sonnar比較適合拍彩色卷,加上得益於HTF的鍍膜,大大減少了照片發灰和出現鬼影的現象。

相機的測光位於左上角,早期一批德產的祿來35是採用德國GOSSEN的CdS測光表,後來轉去新加坡產之後,就換成了日本的Nissei測光表。個人覺得的位置不太好,我手指經常會不小心擋住測光,而且PX625電池也不好找,用手機或者相機測光更直觀和準確。

取景窗內置一個自拍鏡,方便用於自拍,但最近對焦距離是0.9米,要自拍的話,要麼手夠長,要麼使用超焦距了。沒有自拍倒計時,算是一種小小的遺憾吧。

倒片開關扳手也是挺有意思,掰上來打開倒片開關,然後過片扳手就會被擋住,防止你誤操作,設計師想得非常周到。

相機內部

祿來35系列是採用「脫褲子」式拆機裝膠捲,打開後不難看出,內部與一般的旁軸膠片相機有些不一樣。

翻開壓片蓋板,能清晰看到部分快門組件和鏡頭結構,看著像個藝術品,非常精密。

CdS測光表是需要用電,而電池倉設計在膠捲的上面,用一元硬幣就可以輕鬆扭開,採用的是已經絕版了的1.35伏PX625電池,可以用1.4伏的A675紐扣電池加個PX625電池轉換器代替,雖然多了0.05伏可能導致測光不準確,但考慮到轉換、機器老化等損耗,此消彼長應該差不多了。

膠捲是正著安裝,並且是放在相機的右側,片頭往左邊拉,這點差別還是挺大。

使用感受

使用後第一感受就是太麻煩,測光還好,但令很多新手包括我自己望而卻步的是估焦!雖然可以用小光圈實現超焦距拍攝,但起碼要用到f8光圈,而且還不能離得太近,那這個鏡頭的最大光圈豈不是浪費?這可是f2.8光圈,不是f3.5哦!

為了能用上最大光圈f2.8,在馬雲家買了個黃斑測距儀,就完美解決問題,但這個黃斑測距儀蠻貴,如果不嫌奇怪的話,買個激光測距儀也行,馬雲家80元左右。

可以裝在相機的熱靴上,由於沒有測距對焦聯動,在構圖和對焦的時候就比較麻煩,需要先用測距儀測好數值,然後把鏡頭的對焦尺數據對應上,再進行拍攝,不太適合街拍或者抓拍。

總體感受,除了對焦比較麻煩外,使用沒有什麼問題,當然你願意的話可以用超焦距來解決,鏡間快門很輕盈,但由於鏡間快門的,盡量是在快門釋放後,再調節快門速度,盡量不要在上弦狀態下調整快門,以延長相機的使用壽命。

實拍照片

說了這麼多,終於來了實拍環節,這次祿來35s使用了三種不同的膠捲,分別是富士業務卷100、富士C200和柯達portra 160,沒想到第一張就翻車了,哈哈哈,拍照的時候只顧著調黃斑測距儀,卻忘了調鏡頭的對焦環,導致照片沒對上焦。

前三張都是採用富士業務卷100,可以看出這顆松納Sonnar鏡頭還是相當給力!成像出色,銳利、層次豐富、基本畸變。

以下兩張是富士C200卷,不過當日陽光不怎麼好,天氣暗暗的,所以出片不理想。

我拍私房最愛用的柯達portra 160也拉出試試,色彩和顆粒的細膩程度還是柯達炮塔比較厲害。

相機參數

焦距:40mm

快門:1/2s-1/500s,B門

光圈:f2.8-f22

最近對焦距離:0.9m

重量:370g

結語

最後再說幾句,用於收藏的可以選擇一些特別版會更有價值,常見型號買來把玩也確實不錯,如果真的要實際玩起來,要麼先練好估焦,要麼提前買好測距儀輔助。其實我是不太建議昨晚新手的第一台膠片相機,因為要顧及的東西實在太多,不過玩膠捲的誰不是玩廢幾卷而學會的呢?一起加油吧!曾被譽為世界最小的135全尺寸相機,不得不感嘆其設計大膽且精密,放到現在能與之匹敵的,為數寥寥。口袋相機,一手把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好物推薦:續航36H精度誤差不到1%,高馳APEX運動手錶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