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什麼是真正的知識?高人用10句話幫你揭示深層答案

什麼是真正的知識?高人用10句話幫你揭示深層答案

日常的經驗不是知識,而只是一種生活的觀念。真正的知識和那些經典的文學或藝術作品一樣,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消失。

——題記

1,在理解之前,先有表達;在表達之前,先有重要性感受,這是三位一體的:理解、表達、重要性。對於我們獲取知識,缺一不可。

2,教育就是讓年輕人遇見自己的中年與老年。藉助於教育,沿時間順序發生的人生各階段在同一空間里相遇。而教育最好的傳授渠道就是通過知識。

3,知識分科學(經驗的)、神學(超驗的)以及介於科學與神學之間的哲學;經驗分直接的(我的)、間接的(他人給我的)和內省的(原來不是我的,但經過我的學習領悟從內部獲得的)。從傳授方面看,知識又分為可傳授知識(外證知識)、不可傳授知識(內證知識,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4,笛卡爾說,知識的唯一目的是讓心靈在一切方向上充分涌流。可見,知識不是人生目標,而是幫助人省思、過好生活的工具。未經省思的生活不值得過,但一輩子只懂省思的人大可視為沒有活過。知識幫助省思,為的是讓我們過得美好幸福。知識是過程,是流動的,而不是靜止的死觀念,因此,任何想要一勞永逸地藉助於背誦「應試教育」所提供的標準答案而獲得知識的人註定要與知識擦肩而過。

5,知識幫助人省思,是因為在反思過程中的人,逐漸感悟到自己的人生,從而有了經過省思的生活。所以,知識過程與人生感悟是相互糾纏的共生演化過程。只有知識,沒有感悟或省思,只有省思,沒有知識的幫助,都是不行的。

6,柏拉圖認為知識是人心性中天生就有的種子,通過教育或其他方式被喚醒,於是種子成為萌芽,萌芽長成知識。種子是先天的,知識是後天的。教育家或老師的任務就是把這顆隱藏的種子激發。當然,除了教育,還會有生活中決定性事件的衝擊,抑或某個生命歷程的轉折點,導致內心那顆種子的「漸悟」或「頓悟」。

7,老子對孔子說:凡可傳授的都不是道而只是道的陳跡,道的摹本。真正的道無法用語言傳授。孔子認為,知識具有「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特性。「上智者」不必教育,因為他心性中天然就有足夠的對知識的重要性的感悟能力,而「下智者」無法教育,因為他從一開始就喪失了那顆對知識敏感求索的種子。

8,在智者克里希那穆提看來,有些知識和思想是害人和不必要的。因為很多人的所思所想都是陳跡,它們會成為阻礙我們心性自由發展的枷鎖。蘇格拉底的名言「未經省思的人生不值得過」,現在可以有一個更準確的表達:完全沒有重要性感受的人生等於沒活過。

9,無論是知識還是經驗,當積累到一定程度,上升到一定境界,就會出現如老子說的「最高的重要性感受是完全沒有重要性感受」的虛空之境,萬物來自無,又歸於無。而到了人間佛教那兒,這個觀點成了「最值得過的恰恰是那種我們常人意識中最不值得過的生活」。大音希聲、大辯不言、大愛無疆、大智如愚,這裡面滿含著世界的真實圖像和對真相的隱喻。

10,知識與感悟不應分離,否則就出現不真的知識或不通的感悟。知識的最高境界是「真且通」。「真且通」的知識是生命的過程,不是生命的結果。靈魂的感悟是不可傳授的知識,由於人類語言的局限,我們在表達時不得不轉向佛家稱為「增上慢」的知識,即內觀或內證。這種知識與宗教結緣,與清晰的數理知識相比,是為至高且利萬物之知識。

西方與東方的思維究竟有何差別?最主要還在於邏輯思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好文共讀:最想高攀的幾位朋友!
都在談變革轉型,但究竟如何變如何轉呢?高手給指明了部分方向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