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綜合性大學加強教師教育的瓶頸與對策

綜合性大學加強教師教育的瓶頸與對策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開展教師教育。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要健全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體系。綜合性大學舉辦教師教育具有師範院校和單科性大學無法比擬的優勢:一是學科門類齊全,教育資源豐富,有利於培養複合型教師;二是學術水平高,科研學術氛圍濃厚,有利於培養研究型教師;三是社會聲譽高,能為教師教育提供良好的學術信譽,有利於吸引優秀高中畢業生報考教師教育專業。

綜合性大學發展教師教育的困難和障礙

1.國家和各地的教師教育政策主要面向師範院校,未能真正覆蓋綜合性大學。包括師範生的免費教育和公費教育仍然局限在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大學內,各省、市的師範生政策也基本只面向師範院校實施。

2.綜合性大學發展教師教育的積極性不高。教師教育中的「師範性」與「學術性」之爭是困擾學界的百年難題,也是導致綜合性大學對教師教育缺乏熱情的主要原因。當前,「學術性」已成為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教師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弱化。

3.教師的社會地位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師職業尚未真正成為受人羨慕的職業。《中國教育報》開展的教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也反映了這方面的問題。此外,高校教師教育專業招生錄取分數線偏低也削弱了其對優秀高中畢業生的吸引力,容易挫傷學生對教師教育的專業自豪感。

對綜合性大學發展教師教育的建議

1.重視教師教育發展。教師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具有先導性、基礎性的戰略地位,是提升教育質量的動力源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一定要講政治、顧大局,提高認識,努力作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師教育。

2.提高教師社會聲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因此,要更加重視和支持教師的職業發展,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樂於從教、安於從教的良好局面。

3.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根據《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關於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切實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進一步支持高水平綜合性大學開展教師教育,構建公平的教師教育發展和競爭平台,為綜合性大學舉辦教師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4.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建設。優先支持具有較好基礎、較高水平的地方綜合性大學設立教育學或教師教育的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點,優先保證教師教育學科的研究生招生指標並保持穩步增長。

5.提升教師教育質量。改革教師教育專業招生錄取批次與方式,設立專項獎學金,吸引優秀生源報考。改革培養模式,建立高校教師與中小學教師共同培養師範生的「雙導師制」。實施師範生專業能力提升海外研修計劃。推進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相結合,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在實現教師教育一體化中的作用。(作者施衛東,系南通大學校長)

《北京教育》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常態糾偏和階段改進帶來高質量發展
北大教授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礦物轉化太陽能新發現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