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抗戰研究叢書》系列成果巡禮

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抗戰研究叢書》系列成果巡禮

1932年4月3日,闔澳華僑籌賑兵災會委員職員合影。

中國抗戰史研究,隨著海量文獻文物和影像的不斷挖掘和積累,其認識更加全面客觀,其研究不斷深入,諸多歷史之謎將公之於世。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的階段成果,正是中國抗戰史研究日臻成熟的一個體現。我們堅信並期待,經過國內外有關研究者的辛勤耕耘,成果互鑒,從更加宏闊的歷史視野審視中國抗戰的歷史意義,一定能夠書寫出經得起時代和歷史檢驗的一大批中國抗戰的歷史著述。

1937年12月,澳門中國婦女慰勞會成員聆聽史良律師的抗戰動員演講後與史良(前排左四)合影。

填補局限:聚焦澳門抗戰歷史真相

抗戰時期的澳門是「中立區」,沒有發生過戰事,所以在世人印象中,澳門似乎與中國抗戰並無太多關聯,其實不然。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抗戰勝利為止,澳門華人社會從未中立過,也從未缺席過抗戰救亡運動。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澳門人義無反顧、挺身而出,與全國各民族一道,投身於波瀾壯闊的救亡圖存洪流之中。憑藉澳門特殊的國際舞台環境,通過持續不斷、形式多樣的救亡活動,澳門人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休戚相關、榮辱與共,並為中國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書寫了「孤島」華人抗戰的壯麗畫卷。澳門抗戰史研究尚屬學界關注較少的領域。

長期以來,學術界對澳門民國史尤其是抗戰歷史的關注處於滯後狀態,使澳門華人社會參與抗戰救亡的故事,在中國抗戰史、華南抗戰史,乃至澳門通史及斷代史著述當中鮮有記錄,澳門抗戰專史的研究也基本屬於空白。鑒於此,在201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啟動了以「抗戰」為主題的《抗戰研究叢書》系列項目,圍繞「澳門與抗戰」開展綜合研究,旨在通過紮實研究揭示歷史真相,彌補中國抗戰史研究的不足。經過數年努力,中西文化研究所在澳門華人抗戰歷史研究、整理中文報刊資料、開展口述歷史、搜集歷史影像、展示澳門抗戰文物、舉辦澳門抗戰學術活動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由此呈現出澳門別樣的抗戰圖景。

1939年「八一三」兩周年澳門各界獻金紀念合影。

南陲守土:展現澳人抗戰歷史畫卷

澳門華人抗戰史內容極其豐富。由林發欽主編的《澳門人的抗戰》一書,深入挖掘文獻和影像史料,全書分「共赴國難」「救亡賑難」「同舟共濟」「巾幗烽煙」「熱血青春」「孤島影像」「平民聲音」「故紙留痕」「和平降臨」等十個專題,對澳門華人各界支持祖國抗戰、抗戰時期華人社團、澳門婦女、教育界的抗戰救亡活動,戰時澳門青年前赴後繼、灑血抗戰前線的英雄事迹,以及澳門華人賑濟難民、難童與英美諸國難民等史實作了概要論述,系統地向世人展示了澳門華人抗戰的歷史全貌。

澳門華人抗戰的顯著特點體現為:一是持續時間長。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前後14年時間,不同時期各有側重與特色。二是形式多樣。通過救亡宣傳、購買救國公債、義演義賣募款、購買藥物輸送前線、組建救護隊與救護團、青年奔赴前線殺敵、收容難民難童、贈醫施藥施粥施衣、籌款協助難民回鄉等方式支持祖國抗戰。三是華人社會廣泛參與。其中包括澳門商會、鏡湖醫院與同善堂的領袖與華人精英,文教界名流及澳門本土與外來各學校的師生,華人社會各階層民眾,甚至從內地、香港等地到澳門避難的社會名流、著名畫家等,積極響應抗戰救亡號召,不分貧富貴賤,不管能力大小,通過出錢捐物積极參与抗戰救亡運動,匯成了南陲「孤島」全民抗戰的局面。

影像歷史:彰顯歷史圖照感染力

在歷史著述撰寫的過程中,通常面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撰寫者與撰寫主體間的隔離感;二是撰寫者與讀者間的距離感。前者可以在考證辨別史料、研究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加以克服,不斷深化對撰寫主題的認知,逐漸消除隔離感。而後者,由於澳門抗戰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至今時隔七八十年之久,若不是專業研究者,很難知曉其歷史過程。因此,撰寫者首要考慮的是搞清楚澳門抗戰時期所發生的各種事情,儘可能準確和真實地描述澳門華人抗戰的基本史實,然後通過自己的敘事結構,以通俗易懂、生動活潑、樂於接受的方式,向讀者進行說明和解釋。為消除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感,撰寫者通過撰寫圖志圖錄、協助電視台製作抗戰記錄片、舉辦抗戰文物專題展覽等多種方式,直觀而形象地講述了澳門華人抗戰的感人故事。

在澳門抗戰史研究中,將故紙歷史改寫成大眾易於接受的動人故事、把深奧苦澀的平面文字變成立體直觀形象的歷史,有助於吸引社會大眾關注併產生興趣。但由於缺乏影像資料的襯托和觀照,使其成為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幸運的是,澳門的公共機構和澳門懷舊收藏學會同仁收藏的有關抗戰時期的文物和影像資料,為立體展示澳門抗戰故事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其中,由林發欽主編的《抗戰文獻文物圖錄》一書,內容分為抗戰時期文物文獻、有關澳門抗戰文物文獻和影像資料三大部分,首次對澳門現藏的抗戰時期文物和影像進行了初步梳理;由林發欽、王熹編著的《孤島影像:澳門與抗日戰爭圖志》一書,是全面介紹澳門抗戰且圖文並茂的著述;而以中西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員撰寫的澳門人抗戰著述為素材拍攝的、2015年由澳亞衛視製作播出的《澳門人的抗戰》五集電視紀錄片,以及由澳門蓮花衛視製作播出的《澳門人的抗戰》歷史紀錄片,首次藉助影像媒體技術再現了澳門人抗戰的歷史,在配合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同時播出後,澳門與抗戰的史實映入大眾的視野。這些影像進一步揭開了澳門與抗戰關係的歷史真相,在海內外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1939年9月3日,澳門四界救災會回國服務團第六、七隊出發留影。

口述史料:整合澳門民眾集體記憶

口述歷史的方法,無疑為整合澳門民眾關於抗戰歷史的共同記憶,保存親歷者的鮮活歷史,構建檔案文獻、影像資料和社會民眾認同的綜合文獻文物資料資料庫,提供了有效途徑和基本條件。美國史學工作者吉利斯指出,任何個人或群體認同的核心都在於對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群體一致性的體認。這種體認通過記憶維繫,並且通過記憶內容形塑最終的認同。儘管歷史環境變遷、行動者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傳播介質的變化,影響其記憶和認同的形塑,但不容否認的是,這種對記憶和認同的研究也為我們認識社會歷史變遷提供了極佳的視角和窗口。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的澳門抗戰口述歷史訪談,與文本抗戰史料的整理同時展開,力圖重構還原抗戰時期澳門社會狀況的場景。其中,從2011年開始,著重對澳門抗戰歲月的50位親歷者進行了搶救性口述訪談,現已形成較為系統的口述歷史系列,為抗戰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活資料」。

接受口述訪談者大多數是平民百姓,他們有的在澳門土生土長、有的在抗戰時期避難到澳門、有的在戰後移居澳門,受訪時均以「澳門人」的身份和經歷,回憶了抗戰烽火歲月。口述的每個故事頗具「個性」色彩,但都以20世紀三四十年代抗戰時期的「共性」問題而展開。因此,這些口述內容在檔案文獻和影像之外,提供了一個「平民視野」中的抗戰聲音,構成了澳門抗戰過程中獨一無二的歷史圖像。由林發欽、江淳主編的《平民聲音:澳門與抗日戰爭口述歷史》一書,將上述口述內容分為「日軍的狂轟濫炸」「鐵蹄下忍辱苟活」「逃難中的童年」「亂世中掙扎求存」「飢餓的記憶」「比戰爭更可怕的是饑寒交迫」「凄涼往事不堪回首」「毅然投身於抗日救亡」「『風潮』時期孤島滄桑」等專題,系統整合了澳門普通民眾的集體記憶。通過個人「活的歷史」的記錄,以及平民視野的「多元歷史」公共話語議題的結合,不僅連接了記憶與認同,繪出民眾心目中的歷史認知,還十分鮮明地展現了抗戰時期澳門社會生活的圖像,拉近了民眾與抗戰歷史的距離感,彰顯了普通民眾記憶對抗戰研究的特殊意義。

20世紀40年代鏡湖醫院部分難童在留醫所大堂合照。

闕疑徵信:復原中文報刊視野下的戰時澳門

文獻史料是開展歷史研究的基礎條件。澳門抗戰時期的史料如同其他斷代和專題史料一樣,面臨多語種、載體形式多樣、收藏分散於海內外、沒有一個完整目錄、很多有價值的文獻被塵封在有關機構、缺乏系統整理編輯和出版等困難和問題,也沒有一個權威的公共藏書機構或學術機構展開有計劃和系統的整理搜集。此項工作的難度還在於,僅憑若干機構或學術研究單位無法完成資料整合的重任,多語種資料需要專門的翻譯人才,各項工作也需要足夠的經費作支撐。因此,要實現這些文獻資料的整合,形成一個系統權威的資料平台,必須動員海內外各專業藏書機構、多語種的專家和專業人士聯合起來,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長遠計劃,確保足夠的經費支撐,並持續不斷地開展工作,任重而道遠。

為解決當下抗戰研究的迫切需要,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採取了「立足於本地、由近及遠、先中文後多語種」的整合策略。首先,立足於本澳和祖國內地的中文抗戰文獻的搜集和整理;其次,以中文文獻為基礎和平台,再逐步開展葡語、日語、英語以及其他語種抗戰文獻的翻譯、整理和出版。經過數年的挖掘整理,在出版形成以抗戰文獻影像為主題的資料體系的同時,還集中全力對抗戰時期中文報紙中的18000版澳門史料進行了系統整理,數百萬字的《故紙留痕:抗戰時期澳門中文報刊資料選輯》即將出版;與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合作建立的「抗戰時期澳門中文報章文獻資料庫」已進入測試階段,為該資料庫整理抗戰史料多達200萬字。此外,由王熹、林發欽編著的《抗戰時期澳門日誌:中文報刊視野下的戰時澳門社會(1931—1945)》一書,分上下冊,百餘萬字,以年、月、日的時間敘事脈絡,著重記載了抗戰時期澳門地區發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生活以及抗戰救亡與賑濟難民等情況,為研究者提供了宏觀背景及更為微觀具體的史料。

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出版的部分成果

弘揚創新:探索愛國愛澳教育實踐

澳門華人社會一貫愛國愛澳,縱使歷經風雲變幻,依然矢志不渝,彰顯了澳門華人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要義,也生動體現了澳門精神的時代風貌。專業歷史研究者的主要社會責任就是「述往事,思來者」,將眾多歷史人物的事迹、言論等正確提供給社會大眾,發揮歷史在經世致用方面的功能與作用。為充分展示澳門華人社會各界在中華民族危亡時期所表現出來的愛國愛澳傳統,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重點開展了三項宣傳教育工作。

一是與《澳門日報》合作開展宣傳。2015年7月7日至9月1日,以澳門人抗戰救亡活動為主題,用9個專題和9個專版的篇幅,對14年抗戰期間澳門各界華人抗戰的感人事迹進行了系統介紹,全面披露了澳門華人抗戰的歷史真相,在澳門掀起了愛國愛澳教育的小高潮。這些專版每期發行達數萬份,總印數達數十萬份,並通過內地的發行渠道和網路版,在澳門內外廣泛傳播。該所還在報刊內容的基礎上,經過修訂補充、增加影像,最終將其作為《澳門記憶叢書》系列成果之一出版發行,在社會各界產生了積極影響。

二是舉辦抗戰文物文獻專題展覽。2015年與澳門懷舊收藏學會合作,在澳門理工學院展廳舉辦了「南陲守土及抗戰文物展」,展出澳門現藏的各種抗戰時期的文物百餘件。本次展覽通過具體形象的實物與圖像資料,再現了澳門華人抗戰的故事畫面,使具體的人物形象和歷史活動背景躍然紙上。陳列出的一件件文物及其背後的故事,生動講述了澳門各界民眾參與抗戰的鮮活事迹,將參觀者帶回可歌可泣、蕩氣迴腸的抗戰歲月,使愛國愛澳教育更具說服力和震撼力。

三是舉辦抗戰專題學術活動、專書發行及抗戰口述分享會。這些活動將澳門華人抗戰與愛國愛澳活動有機結合,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例如,2015年舉辦的《抗戰研究叢書》首發式暨口述歷史分享會,邀請本澳親歷抗戰的老人講述所聞所見的英雄事迹,使與會者親身體驗到在國家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澳門華人社會義無反顧、前赴後繼投身抗戰救亡運動的熱情與滿腔的愛國情懷。2017年舉辦的「澳門與抗日戰爭」學術報告會暨《澳門人的抗戰》一書贈書儀式,獲得了社會各界的積極肯定和廣泛認可。澳門華人抗戰史研究,不僅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對於增強澳門民眾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宣傳和介紹澳門優良的愛國愛澳傳統,以及開展當代歷史教育都產生著積極促進作用,是國家認同、民族認同的最佳素材。

相關鏈接

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是一個以「教學與科研並重」的學術機構,其研究領域涉及中外文化交流、澳門歷史、文化遺產、口述歷史等方面,特別注重將學術成果普及化,致力於開展歷史教育工作。近年來,在前任院長李向玉教授、現任院長嚴肇基教授、副院長李雁蓮博士、秘書長鄭妙嫻博士的鼎力支持和指導下,該所以《抗戰研究叢書》為主題,對澳門與抗戰時期的歷史展開綜合研究,多有創新和開拓,令人耳目一新。

為系統介紹澳門與抗戰的密切聯繫,彰顯澳門華人對中國抗戰作出的特殊貢獻,本版以「澳門人抗戰」為主線,對該所澳門與抗戰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介紹。他們的研究進展表明:在14年抗戰期間,澳門華人在抵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危亡與獨立的洪流中,從來沒有中立或缺席過,他們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休戚相關、榮辱與共,書寫了中國抗戰的別樣篇章。澳門各界華人的抗戰事迹和感人故事,豐富了中國抗戰史研究內涵,為我們重新審視中國的抗戰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他們披露的有關澳門華人抗戰的歷史真相,以及所展示的中國抗戰的多樣特點,凸顯了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特殊重要意義。這些研究既彌補了華南抗戰及華僑史研究的不足,又試圖填補中國及澳門抗戰史研究的空白,使中國抗戰史研究更加具體和深入。

原標題:[澳門人的抗戰]書寫華人共赴國難的感人故事——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抗戰研究叢書》系列成果巡禮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李想 排版編輯:李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曹彥琳:字訓異讀有妙用——從日語說起
朱澤吉:與學執著,與人寬厚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