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我怕黑」,這位媽媽的說法,值得點贊,關乎孩子未來性格

「媽媽,我怕黑」,這位媽媽的說法,值得點贊,關乎孩子未來性格

很多寶媽會發現,孩子在小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什麼東西都敢去嘗試一下,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是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小時候不怕的東西忽然害怕起來,家長也感到非常疑惑,而有些家長甚至還會表現出來埋怨孩子的行為。

糖糖今年已經5歲了,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小的時候非常淘氣,哪裡都敢上,哪裡都敢爬,沒有他害怕的地方,碰到小貓小狗也要抱一抱。可是最近一段時間開始,糖糖的膽子開始變小,尤其是在晚上睡覺媽媽關燈的時候,他會非常害怕黑暗,甚至不讓媽媽把燈全部關掉,就連睡覺的時候也要一直開著,媽媽也是非常擔心,都這麼大的男孩子了,還害怕黑,真是愁人,怎麼還膽子越來越小了呢?

其實,即使是成年人在黑夜來臨的時候,當自己獨自在房間睡覺的時候,內心也會有一種寂靜和恐懼感,因為黑夜會讓人產生遐想,使人缺乏安全感。

當孩子告訴父母害怕黑暗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訓斥孩子和責怪孩子膽小,那樣他們容易變的膽小自卑懦弱,以後長大了真就害怕黑暗了

曾經有一位琪琪媽媽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琪琪在小的時候也會害怕一些東西,媽媽首先會給琪琪一個溫暖的擁抱,給他以足夠的安全感。然後問琪琪到底怕什麼,讓孩子描述出來,然後和孩子共同給這個害怕的東西取一個名字,孩子自己取的熟悉的名字忽然覺得不那麼可怕了,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對於曾經害怕的東西也就不再害怕了。

當孩子害怕某種東西的時候,也千萬別嚇唬孩子,有些家長因為孩子不聽話,而故意用孩子害怕的事物去恐嚇孩子,尤其是一些老人喜歡這樣說話,如「你再不睡覺,小鬼兒來抓你來了」、「你再亂跑,壞老頭把你抱走」等等,這樣孩子對於害怕的東西會更加害怕,產生自卑懦弱,膽小的心理。

如果讓孩子單獨在一個房間睡的話,也可以首先打開一個燈,讓孩子慢慢去適應,然後在把衛生間的燈留著,最後在關閉衛生間的燈,也許慢慢他們就適應了黑暗。

孩子在睡覺之前,媽媽可以給孩子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和輕柔的歌曲,或者給孩子講故事,講一些不怕黑和勇敢的小男孩的故事,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也逐漸變的勇敢堅強,不怕黑暗。

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怕黑嗎,你是怎麼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早班車 的精彩文章:

孕媽當心,孕期胎兒最怕這九件事,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發育

TAG:育兒早班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