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上海光源」開放十年 助力世界前沿科研

「上海光源」開放十年 助力世界前沿科研

「上海光源」開放十年 助力世界前沿科研

上海光源鳥瞰圖 上海光源 供圖 攝

中新網上海5月6日電 題:「上海光源」開放十年 為世界前沿科研作「光嫁衣」

在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一個外形酷似「鸚鵡螺」的建築里,光似乎停住了腳步。這個建築就是海內外知名的大科學裝置之一——上海光源,它是中國大陸第一台中能第三代同步輻射裝置,產生寬波段的同步輻射光,每天供給全世界的前沿科學研究團隊使用。

5月6日,上海光源迎來開放十周年。資料顯示,上海光源於2004年12月25日開工建設,2009年4月29日竣工,同年5月6日正式對用戶開放。

同步輻射光源被形容為「高品質的巨型X光機」或者「超級顯微鏡」。同步輻射光源以其高亮度、高準直性及波長同步輻射光源可調等優點,成為支撐眾多學科前沿基礎研究與高新技術研發不可或缺的實驗手段。

自上世紀40年代,人類在電子同步加速器上首次觀測到同步輻射光以來,同步輻射光源70多年間已歷經三代發展。上海光源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加入了「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俱樂部」。

如果將上海光源比喻成一個周長達432米的「甜甜圈」,將其截成數十段,每隔一段距離伸出一條長長的線,就是一個光束線站。目前上海光源有15條光束線19個實驗站開放運行,裝置總體性能位居國際先進水平。

一年有8760個小時,現在上海光源每年開機運行約7000個小時,除去維護時間,一年對用戶開放多達5500個小時,用戶需求強勁,供不應求。

截至2019年4月底,通過10年的運行開放,上海光源已建成的線站累計為用戶提供實驗機時超過34萬小時,執行通過專家評審的課題近1.3萬個。上海光源支持用戶取得了一批國際領先的成果,這些成果涵蓋生命科學、凝聚態物理、化學、材料、能源、環境、地質、考古等學科領域。

上海光源的用戶們已發表期刊論文約5000篇,其中Science(《科學》)、Nature(《自然》)、Cell(《細胞》)三種頂級國際刊物的論文96篇,有的成果被美國《科學》「十大科學突破」引用,有的成果入選歐洲《物理世界》十大突破……

上海光源還參與文物研究。上海光源與故宮博物院合作成立了「上海光源-故宮博物院聯合實驗室」,已在乾隆時期紫金釉微觀結構、故宮東華門清代天花彩紜製作原料及工藝研究等方面聯合開展了研究。

在過去的10年中,上海光源不僅承擔了多項中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任務,而且承接了多項國際同類裝置的研製任務,比如韓國光源和日本超級B工廠對撞機的定時控制,韓國光源和加拿大光源的波盪器等等。

目前,上海光源正在進行後續工程建設,上海光源二期工程於2016年11月開工建設,預計到2022年,上海光源將有約35條光束線60個實驗站投入運行,屆時,上海光源年接待用戶能力將超過上萬人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研究說柴油機尾氣簡單過濾或更易導致肺問題
高鹽高糖高脂更健康?模仿巴菲特可能全輸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