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緣來緣去緣如水,茶濃茶淡茶有情

緣來緣去緣如水,茶濃茶淡茶有情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做一個修養好,氣度大,胸懷寬的人。

緣來緣去緣如水,茶濃茶淡茶有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好話、壞話、刺耳話,啥話都能聽得進。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是風度,是胸懷坦蕩。

讓人把話講完,是大度是謙恭,是強而不銳,也是有力量的體現。

容言要有勇氣,沒有勇氣則聽不得諍言;容言要有耐心,沒有耐心則聽不到真言。

容言不是是非不辨,良莠不分,容言要有智慧,分得清哪是良言哪是諂言;

還要有氣量,聽得進甜言蜜語,也容得下直言不諱,「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容言,才能廣開言路,集思廣益。

容 事

易事、苦事、難事、好事、窩囊事,凡事皆能裝心中,一絲不苟地去辦。

緣來緣去緣如水,茶濃茶淡茶有情

易事認真辦,苦事用力辦,難事用心辦,好事朝更好的方向去辦,窩囊事要理智地去辦。

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做好每一件事,不因其易而輕視,不因其苦而放棄,不因其難而退縮,不因有功而自傲,也不因無過而自喜。

容 人

常人、能人、有功過之人,均應一視同仁,以誠相待。

無論是常人、能人,還是有功之人,只是相互的能力有大小,職務有高低,功過有區別,彼此的人格是平等的。

平等待之,禮貌待之,以誠待之,這是為人的準則。以貌取人者,是俗人;以衣取人者,是庸人;以官取人者,是小人。

無論地位尊卑、年齡大小,有功還是有過,均能以誠待之,方為容人。容人才能得人得心,容人者方能為他人所容。

茶若人生,茶也可分為喝茶、品茶、悟茶三種境界。

喝茶,只是為了解渴或保健,大口大口喝茶,謂之牛飲;

品茶,從茶葉到茶具,都用心講究,用心地欣賞、品味,主要還是以物質享受、生理享受為主;

緣來緣去緣如水,茶濃茶淡茶有情

悟茶,在品茶中領悟,即品心,以精神為主,也就是修行的過程。

這時茶葉、茶具已不是最重要的了,感受的心靈和品質的提升和領悟。

喝 茶

琴棋書畫詩酒茶,柴米油鹽醬醋茶

喝茶人把茶歸於一般日常生活飲品,與柴米油鹽並無二致,區別是並非生活必需品。

渴了就喝,沒有也無所謂,反正還有可樂、雪碧、礦泉水等一眾替代品。這個境界的人看中的是茶的解渴、提神功能和健康的屬性。

品 茶

緩火烘來活水煎,山頭卓錫取清泉

品茶有講究,一杯茶分三口,第一口試茶溫,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飲茶。呷茶入口,茶湯在口中迴旋,頓覺口鼻生香。

品茶人是把泡茶、飲茶作為一種審美對象,用來安神靜心,陶冶情操,重視的是茶的藝術審美功能。

在這個境界中品茶,講究的不只是茶本身的營養和功能,而是更注意環境的和諧、器具的精緻、動作的優美。

文人雅士喝茶都不會單單喝茶,他們還會焚香、掛畫、插花、撫琴,這正是品茶境界的體現。

悟 茶

緣來緣去緣如水,茶濃茶淡茶有情

緣來緣去緣如水,茶濃茶淡茶有情

悟茶人是把茶作為一種修行悟道的工具和載體,他們能把茶喝出七情六慾,喝出天地智慧。

正所謂「禪茶一味吃茶去」,他們就是要以茶助禪,以茶釋禪,禪茶一味,重視的是茶在開啟智慧、洗滌心靈方面的作用。

著名的「座,上座,請上座;茶,喝茶,請喝茶」這副對聯中就有茶道智慧的體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茶源地理 的精彩文章:

明前茶,別叫你給泡壞了!
茶香濃就一定是好茶嗎?小心買到香精茶,簡單4招教你分辨!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