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機器人有了思維,能否懂得人類情感

當機器人有了思維,能否懂得人類情感

人類,地球主導者。在恐龍滅亡之後,哺乳類掌控了這個富饒多姿的星球,誰最先進化為智慧物種,誰就可以成為主導者。地球之上除了人,還有物。然,人也是物,至今仍可以籠統將其歸於物或者說一般的存在。

達爾文提出進化論,認為一切皆有進化而來,人則有古猿進化。古猿最先掌握了火,火將食物變熟;熟的食物促進腦力發展,腦力的發展產生出智慧;智慧使人創造出可以帶來生產力的工具;有了工具就可以獲得更多食物,不同的食物再次促進大腦發展;逐漸意識形態出現,逐漸更懂得分工合作。逐漸發展、進化、進化、發展……終於,在二三十萬年前,在東非地區現代智人出現了!

這一切要感謝進化帶來的好處,智人懂得更多的常識,他們懂得分工協作,懂得製作和使用各類工具,逐漸出現了等級制度, 他們懂的頭領的重要性,頭領走到哪裡,他們就跟隨到哪裡,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就這樣,頭領帶著他們走出東非,到達亞洲、歐洲、美洲、澳洲,他們經過之處,大型動物迅速減少和滅絕。一些原有的人種,如矮人、如巨人也紛紛消失了,因為他們不是體型大小正好合適的智人的對手。

第一個階段,他們完成了大遷徙。接著進入第二個階段,定居後的生活。那就是出現農業文明,進入一個新的文明史。有了農業,他們便不需要再去無休止的狩獵。安逸的生活創造出更多價值,逐漸的發展,不斷的發展……最終,成為地球的主人!

這一切看上去不錯。沒錯,這就是達爾文老先生對於進化論的一小部分說明。然而筆者並不認同什麼「進化論」,更不相信人類與古猿有任何關係,如果猿猴都能進化為人的話,為什麼猴子和猩猩不可以?烏賊為什麼不可以第一個登陸月球?大象為何不能第一個衝出太陽系?難道它們的出現比所謂的猿人要晚嗎?事實上很多動物跟人類一樣懂得使用火,懂得用火就能使物種出現智慧,簡直是無稽之談。

好吧,權且認為達爾文老先生的話都是對的。人類創造出了科技和文明,科技使得文明進步,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以木為人」的想法,也就是通過齒輪等運行原理,使得木頭人可以運動。

而在歐洲14世紀末期,黑死病結束之後,人們開始迷戀於幻想類作品。當時就已經有關於「機械人」的作品出現。而且其中描述的機械人竟然與現代人類所認同的機器人差不多。其中描述機械人全身鋼鐵打造,背部有塊透明區域,可以看到體內有無數管子連接在一個機械心臟中,心臟中有特製的「血液」,估計相當於現代的汽油、機油等助理產物吧。機械人每天可以饒海飛行三圈,而且還可以噴射火焰。

天呢,這太神奇。當時的人怎麼擁有的這種思想,莫非他們曾經見到過什麼?說不定有這個可能,他們或許見到一些來自地外的產物也難說。

等到蒸汽機出現以及工業革命之後,人們越發對機器痴迷,一度出現了蒸汽朋克時代,這是一個充滿想像的時代,各類科幻作品中充溢著機械人,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機器人。

終於,在1959年,「機器人之父」恩伯爾伯格發明了第一部機器人。此後無數機器人問世,好萊塢科幻電影起到一定的幫助效應,人們越發認為將來這個地球上將是人類與機器人共存的世界。等到AI人工智慧出現後,機器人開始有了新的進步。確切的說,它們擁有了「思維」。

然而,問題出現了。一旦機器人有了「思維」,它們會否自己改造自己,而不受人類控制?比如它們改變了智能晶元的編程,又比如它們懂得如何不受操控的方式?

在已故知名物理學家霍金的觀點中,這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他認為未來將是「超人」(基因改造)和人工智慧的年代,機器人一旦有了自己的「思想」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就如電影《終結者》、《我·機器人》演繹的那樣,它們不受控制,成為人類的敵人。

而它們若有「思想」之後,會否跟《機器人男友》或《機器人女友》中演繹的那樣,也懂得喜怒哀樂並且與人類發生感情呢?

霍金認為不可能,它們是機器,就算賦予他們擁有喜怒哀樂的程序,那種感覺也是「假」的,是不真實的,是冷冰冰的,而不是熱情和真誠的。只有人類一廂情願的去相信它們有感情,而事實上它們沒有。等到它們懂得如何利用這些「感情」的事情,那麼將會是一場災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幻之獅 的精彩文章:

如果恐龍未曾滅絕,是否會成為智慧生命,並擁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TAG:幻之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