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中庸》原文誦讀·第一

《中庸》原文誦讀·第一

《中庸》原文誦讀·第一

【蕅益大師解】

「中」之一字,名同實異。此書以喜怒哀樂未發為中,若隨情解之,只是獨頭意識邊事耳。老子「不如守中」,似約第七識體,後世玄學,局在形軀。又非老子本旨矣。

藏教所詮真理,離斷離常,亦名「中道」。通教即物而真,有無不二,亦名為中;別教中道佛性,有名有義,而遠在果地。初心絕分,惟圓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無非中道。豈得漫以世間「中」字,濫此極乘?

然既秉開顯之旨,則治世語言,皆順實相,故須以圓極妙宗,來會此文。俾儒者道脈,同歸佛海。中者,性體;庸者,性用。從體起用,全用在體量。則豎窮橫徧,具乃徹果該因。

(文為五段:初總示性修因果,堪擬序分;二詳辨是非得失,擬開圓解;三確示修行榜樣,擬起圓行;四廣陳明道合誠,擬於圓位;五結示始終奧旨,擬於流通。

初總示性修因果。)

【原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蕅益大師解】

不生不滅之理,名之為天;虛妄生滅之原,名之為命;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阿賴耶識,遂為萬法之本,故謂之性。蓋天是性體,命是功能,功能與體,不一不異,猶波與水也。體則非善非惡,功能則可善可惡,譬如鏡體非妍非媸,而光能照現妍媸。今性亦爾,率其善種而發為善行,則名君子之道;率其惡種而發為惡行,則名小人之道。道,猶路也。路有大小,無人不由,故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然善種發行時,性便舉體而為善;惡種發行時,性亦舉體而為惡。如鏡現妍時,舉體成妍;鏡現媸時,舉體成媸。妍媸非實,善惡亦然。

無性緣生,不可思議。聖人見無性緣生之善,可以位天地,育萬物,自成成物也,故設教以修習之;見無性緣生之惡,可以反中庸,致禍亂,自害害他也,故設教以修除之。除其修惡,惡性元無可除;習其修善,善性元無可習。故深達善惡之性,即是無性者,名為悟道。斷無性之惡,惡無不盡;積無性之善,善無不圓者,名為修道也。此節且辨性修,下文方詳示因果差別耳。

夫天命之謂性,真妄混而難明;率性之謂道,善惡紛而雜出;研真窮妄,斷染育善,要緊只在「教」之一字。全部《中庸》,皆修道之教也,故曰「自明誠,謂之教」。

【原文】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蕅益大師解】

非善即惡,非仁即不仁,故不可須臾離,故必戒慎恐懼以修之。

【原文】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蕅益大師解】

此申明戒慎恐懼之故。問曰:「何須向不睹不聞處用功?」答曰:「以莫現乎隱,莫顯乎微故也。」隱微,就是不睹不聞,就是獨慎。就是戒慎恐懼。此與《大學》誠意工夫一般,皆須直心正念真如。

[江謙補註]道,猶路也。世間之道六:曰天、曰人、曰神,三善道也;曰畜生、曰餓鬼、曰地獄,三惡道也。凡起一念,必落一道,一念而善,則上品為天,中品為人,下品為神;一念而惡,則上品為地獄,中品為餓鬼,下品為畜生。人不能須臾無念,故不能須臾離道,生死輪迴之報所從來也,可不戒慎而恐懼乎?

一念,因也;天人神畜鬼獄,果也。因必具果,無果非因,故眾生畏果,菩薩畏因。在因之果,凡夫視之不睹,聽之不聞,若佛則悉睹、悉聞。故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君子之所以必慎其獨也。慎獨凈念之法門,無如念佛,念佛是出生死輪迴之大道也。

【原文】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蕅益大師解】

熾然喜怒哀樂時,喜怒哀樂不到之地,名之為「中」。非以無喜怒哀樂時,為未發也。無不從此法界流,故為大本;無不還歸此法界,故為達道。

中雖是性,須約出纏真如,方顯其妙。發而中節,全從慎獨中來,全是以修合性,若稍不與性合,便不名「和」。

【原文】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蕅益大師解】

「致」之一字,與後文「其次致曲」「致」字同。

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故云「位焉」「育焉」,不必向效驗上說,自有真實效驗。嗟嗟!四凶居堯舜之世,不能自全;顏子雖簞瓢陋巷,不改其樂。誰謂心外實有天地萬物哉?天地萬物,皆心中影耳。

[江謙補註]中,惟一也,空觀也;和,惟精也,假觀也;致中和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道圓觀也。諸佛一心三觀之印,堯舜精一執中之傳,雖所致之範圍不同,而能致之功則一也。

(二詳辨是非得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詩詞文化:最美好的是相遇,最難得的是重逢
詩詞中的立夏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