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現在的「碑帖結合」,都是瞎折騰!

現在的「碑帖結合」,都是瞎折騰!

問:現在「碑帖結合」似乎很盛行,不過很多人並不成功。不知崔先生如何理解這個碑帖結合?有人說「碑帖結合」本身即是一個偽概念,不知崔先生做如何解。

答:之所以分開碑帖,就是在研究中人為的分類,以利於在研究中抓住各自的特點。實際書寫中根本沒有碑和帖的分野。

那些一寫就要按帖寫或者按碑寫,人為的分完了再使勁地合併,是完全沒必要的折騰。

寫字確實有寫大寫小的區別,大字的用筆會壓到筆腹或筆根,才能寫粗寫大,小字如果想寫快主要是靠筆尖的彈放。

大字多用於正式的場合,而小字常常是抄書和書信往來,在書寫的狀態中,會有相當不一樣的心境,練習時也會有不同的方法。

通常大家理解的碑和帖除了字的大小之外,主要是以字跡所表現出來的效果來論。

臨寫碑的時候,因為碑的剝蝕和有些刻碑人的再創造,往往會產生一些超出毛筆書寫的效果,而臨寫帖的時候如果筆墨紙和方法相近的時候,有可能再現書寫者的風采。

現在的「碑帖結合」,都是瞎折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張遷碑

古代很多文人寫碑,如趙之謙、康有為、沈曾植都不刻意追求刀刻和剝蝕,但卻在書寫中摻入碑刻的意念,這是一種看不見形的碑意。

這需要有多方面修養才能領會、參悟和表達。

書法是用毛筆書寫的藝術,不是用毛筆寫出刀刻效果的工藝!現代很多人以書寫效果為終極目標,這樣的書寫會把碑和帖所產生的效果誇大,以示區別。

更有很多人在這種效應下、在這種層面上再去費九牛二虎之力去融合,豈不是愚蠢。

以形和效果為出發點的書法,碑和帖正是分割點。以意念為書寫本意的書法,根本不存在碑和帖的區別。

問:請先生對"筆墨當隨時代"的理解,對當今書壇爭論已久的所謂"丑書"的看法.謝謝!

答:都學晉,都學古人,學時學得像誰沒用,到頭來自己要寫自己,寫自己才是寫字,才可能是藝術。

因為自己脫離不開時代,筆墨不隨時代都不行!從晉、唐、宋、元、明、清、民國到現代,各個時期都有共性,這就是時代的烙印。

「丑書」講得太泛泛。丑的要有味道,要有內涵,要有意趣。單純的丑的形狀,用筆、構圖、形式,凡上升不到精神上的視覺醜化都是不成功的藝術。

丑得好與美得好同樣不易,只是丑的歷程比較苦澀而已。在特定的追求個性和速成的時期里,「丑」容易出個性,「丑」成了審美的主流,不同程度的「丑」都有個性很容易被認同,而美卻要到一定程度的完美才被接受。

這個時期是一個缺少精神,看不懂精神的時期。在多看、多感受、玩味古人經典和民間書法的同時,多看幾遍當代的「丑書」,還想多看的就是好「丑」,越經看越好。否則就是垃圾,看多了會倒胃口的!

辣、苦要辣、苦得香!美也是一樣!甜要適度,一味的甜多了會膩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田英章VS盧中南,到底誰是歐體高手?
免費贈人字畫,就是糟踐自己的藝術生命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