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貴陽絲娃娃和北京春餅,哪一種小吃更讓你流連忘返?

貴陽絲娃娃和北京春餅,哪一種小吃更讓你流連忘返?

作者:蒲鐵牛

在貴陽各地的每一處街上,幾乎都能看得見一種小吃,猛一看頗似產房裡初生的嬰兒被裹在「襁褓」中,貴陽人形象地稱之為「絲娃娃」。絲娃娃的「襁褓」是用麵粉烙成的薄餅,薄薄如紙卻有—只手掌那麼大,用其包裹的素菜脆嫩爽口,口感酸辣,具有開胃健脾之功效。

貴陽絲娃娃和北京春餅,哪一種小吃更讓你流連忘返?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剛剛包好的絲娃娃

而遠在兩千里之外的北京,也有一種用薄餅卷菜而食的小吃,其形狀如同大一號或者大幾號的絲娃娃,卻不叫絲娃娃,北京人為它取了一個令人遐想無限的名字——春餅。

絲娃娃主要出現在貴陽,而春餅其實在東北、福州、潮汕等地區也有。甚至有人說春餅作為潮州傳統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間小食演變過來的,但我不信。也有人說北京的春餅最為可口,我信了,於是本文的春餅前面,加了「北京」二字。

春餅是最早的五辛盤發展成春盤後,再由春盤演變而來的,古人將五種菜合放在一個盤子里,稱為「五辛盤」。關於五辛盤的記載,可見於周處《風土誌》:「正無日俗人拜壽,上五辛盤。五辛者,所以發五臟氣也。」明代李時珍解釋這裡的五辛盤說:「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

貴陽絲娃娃和北京春餅,哪一種小吃更讓你流連忘返?

剛剛包好的春餅

周處生活在西晉,那時的五辛盤一般用於拜壽,到了東晉以後,五辛盤成了立春這天必備之食物,改名為「春盤」。那時候的春盤還沒有薄餅,只有蔬菜。

春盤演變成春餅,有一段溫馨的故事:相傳有一個書生,妻子非常賢慧,兩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書生專心致志讀書,但常忘記吃飯。這可急壞了妻子,她左思右想,終於在立春這天,由吃春盤想出了做春餅這個辦法,春餅既能當飯,又能當菜。書生邊讀書邊吃春餅,餐餐吃得香,讀書的勁頭更足。不久,書生赴京趕考,妻子又製作春餅並用油炸,給丈夫當乾糧。結果,陳皓得中狀元,高興得把妻子做的春餅乾糧,送給考官品嘗。考官一吃,讚不絕口,頓時寫詩作文 ,稱之為「春卷」。從此,未經油炸的叫春餅,經油炸過的叫春卷,一時名聲大振,傳到民間各家各戶,形成家家戶戶都吃春餅或者春卷的風俗。

貴陽絲娃娃和北京春餅,哪一種小吃更讓你流連忘返?

雙層春餅皮

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已無從考證,但從書生參加了科舉這件事來分析,至少應該發生在隋文帝以後,因為科舉制度在隋文帝時代才開始興起。而關於春餅的記載,最早出於唐朝的《四時寶鏡》:「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春盤。」也就是說,在唐朝,春餅在春盤裡,已經被單列開來。

貴陽絲娃娃和北京春餅,哪一種小吃更讓你流連忘返?

油炸出來的春卷

就發展歷程而言,絲娃娃和春餅相比,實在太過年輕,春餅簡直就是絲娃娃祖宗的祖宗。絲娃娃登上歷史舞台的時間不到百年,和春餅一樣,也有一個故事。在貴州方言中,絲娃娃音同於私娃娃,意指私生子。相傳,民國時期。貴陽有一對無兒無女的老夫妻,一日兩人在路邊拾回一名女嬰,眾人稱其私娃娃。老兩口家貧如洗,如今多了一張口,生計更為窘迫。好在丈夫偶爾在一家麵粉作坊里幫散工,能夠換回一點麵粉,這些麵粉便成為一家三口的主糧。麵粉不多,不能放任食用。丈夫曾經見識過春餅,遂吩咐妻子參考春餅的做法,將一點點麵粉加水和稀,放入鍋中攤成薄薄的麵皮,再將一些素菜切絲,用麵皮包裹,因家裡窮,也沒有什麼調料,只能放一點自己釀的酸水,讓女孩食之。因麵皮包素菜絲狀若襁褓,故稱「絲娃娃」。女孩非常喜歡,百吃不厭,幾乎依靠吃絲娃娃長大。斗轉星移,女孩出落得貌美如花。鄉民探究緣由,女孩笑稱:「皆因常食絲娃娃。」人們笑稱「私娃娃吃絲娃娃,吃的貌美如鮮花」,由此,「絲娃娃」廣為流傳,愛美少女尤其喜愛。但是絲娃娃在貴陽一度淪落,甚至消失了數十年,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重新面世。

貴陽絲娃娃和北京春餅,哪一種小吃更讓你流連忘返?

準備包裹的絲娃娃材料

發展到現在的絲娃娃,製作已經非常講究,用於包裹的薄餅必須薄如蟬翼,最大不過巴掌。製作麵皮時,用麵粉加水和鹽少許揉勻挪透(水與麵粉比例為1:6),平鍋燒熱刷油、擦乾,然後左手抓起麵糰甩圓並向鍋底杵一下成為直徑為9厘米的圓薄皮時,右手立即把圓形薄餅揭起,製作數十張後,放入蒸籠稍蒸一下使其回軟,便於包食。也有的家庭製作薄餅會使用電熨斗,把麵糰杵在熨斗底部一下就可以弄出一張。再將綠豆芽、海帶絲、芹菜節、蕨菜節用開水氽過,材料豐富的話,可以擺幾十個盤子,有涼麵,粉絲,酸藠頭,酸蘿蔔絲,胡蘿蔔絲,脆哨,折耳根,萵筍絲,黃瓜絲等等,分別裝入小盤中,小碗內放入醬油、醋、味精、麻油、姜沫、蔥花、煳辣椒兌成蘸水。薄餅中放入各種素菜絲包成上大下小的兜形,放入酥黃豆,再優雅地澆上一勺蘸水即成,此一刻,蘸水會貫穿絲娃娃的整個身體,咀嚼起來清脆可口、味道複雜、麻辣怡人。絲娃娃的配菜全是素菜,沒有一點葷腥,所以也叫「素春卷」,其核心競爭力在於那一碗蘸水,每一個絲娃娃店都有各自的秘方,蘸水決定著生意的好與壞。

貴陽絲娃娃和北京春餅,哪一種小吃更讓你流連忘返?

包好待吃的絲娃娃

春餅對於薄餅的要求沒有那麼講究,可大如團扇,也可小如荷甲。配菜根據個人喜好,需要先炒好,不需再放蘸水。春餅的配菜可葷和素,地道的春餅一般會放一點大蔥的嫩芽,有條件時最好再放一點薺菜,這樣的春餅口感筋道,脆軟咸香,且與「咬春」二字相吻合。總之,配菜的炒制,是春餅的核心競爭力,各店各有不同。配菜的口感,決定了春餅的成和敗。

品嘗絲娃娃,可以看到品嘗者的幾分真實性情。性格細膩的人一般吃相較好,他們會將絲娃娃包得嚴嚴實實,方才一口吞下,進嘴後閉著嘴細細咀嚼,慢慢品味,宛如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性格稍稍急躁者,吃相比較狼狽,如吃餃子般一口下去,絲娃娃的一半在嘴裡,一半在外面,手中剩下的殘皮剩菜一塌糊塗,蘸水流淌出來,順著五指,流滿手掌,的確令人尷尬。但有些人並不在意,乾脆用舌頭將淌在手掌的蘸水舔舐乾淨,然後也不管旁人驚訝的目光,繼續用薄餅包菜,重複著上一輪的事情。在這人看來,生活也不過如此,無論何時何地都可能遭遇尷尬,如果在意旁人的目光,縱使腳下有天大的地洞,也不足以遁形。既然如此,不如旁若無人,活出自我。

貴陽絲娃娃和北京春餅,哪一種小吃更讓你流連忘返?

準備澆蘸水的絲娃娃

而吃春餅,至少在吃相上不用擔心出現尷尬,因為它不用另加蘸水,所以你想吃得怎麼文雅就能怎麼文雅,不想假裝斯文,也完全可以大口咀嚼,狼吞虎咽。春餅對於很多人來說,吃的是美味,感受的是親情。但於我而言,吃相不尷尬,心裡卻有些難堪。我是南方人,但在北方呆了很多年,我的妻子是一名典型的職業女性,平常很少做飯,也不會做飯,到了北方後,卻學會了做春餅。每當周末,妻子總會興高采烈地做春餅,可她並不會烙餅,便去買餃子皮或者豆腐皮代替,反正能包就行。炒菜時隨心所欲,有時鹹得難以開口,有時卻又不放一丁點鹽。每當開吃,她都會盯著我問:「怎樣?味道好極了吧?」這時候,我總會強忍淚水,將一隻春餅吃完,然後違心地誇道「簡直好吃死了」,內心在想:或許陸遊的那一句「春餅吾何患」的正確註解,該不會說我妻子做的春餅吧?

這時候,往往不容我多想,妻子又夾起一隻遞過來,露出蒙娜麗莎一般的微笑道:「那就再來一隻吧!」

於是,幸福在磨難中逆勢生長。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