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中一個讓百人團82人答錯的題目,原來如此簡單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十場比賽,出現了一個本賽季以來個人追逐賽環節單題最好成績:82分,也就是說這道題目百人團中有82人答錯。那麼是一道什麼樣的題目讓百人團高手紛紛落馬?我們來回顧一下。原來是一道最基礎的九宮格題目:在以下九個字中找出一句五言唐詩(見配圖):
找出一句五言唐詩
這裡具有一個非常大的迷惑項,就是李白的《送友人》一詩: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是人們都爛熟於心的一首詩,詩中最後一句是「蕭蕭班馬鳴」。但是請注意,其中的「班」是此「班」,而非彼「斑」。「班馬」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杜預注說:班,別也。所以「班馬」是指離群之馬。但是,大多數人往往忽視這一點,結果,百人團中大多數選手答的是:蕭蕭斑馬鳴。這顯然是錯誤的。那麼,正確答案是什麼呢,是出自杜甫《後出塞》詩中的一句:馬鳴風蕭蕭。我們進一步考察這道題出錯率如此高的原因,還在於人們對杜甫這首詩不熟悉,對「馬鳴風蕭蕭」不熟悉。其實,這是非常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尤其是「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兩句,是不遜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名句。下面我們來看這首詩。
差點全軍覆沒
後出塞五首?其二
杜甫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這首詩大意是:早晨剛進洛陽城東的軍營報到,傍晚就隨軍隊開拔到了河陽橋。臨近邊關,落日夕照,旌旗獵獵,戰馬長嘶,朔風蕭蕭。宿營的時候到了,在平坦的沙地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成千上萬的蓬帳,部隊的將領各自召集自己屬下的士卒。夜深了,一輪明月高懸天空,軍令森嚴,將士禁聲,荒涼的邊地顯得空曠寂寥。忽然,悲咽的笳聲響起,出征的將士肅然而生凄慘之感。這位統帥是誰呢?該不會是像霍去病那樣英勇善戰的將領吧。
朝進東門營
這首詩以一個剛剛入伍的新兵的口吻,敘述了出征關塞的部伍生活情景,詩中對於邊地夜晚景色的描寫尤其具有特色,是杜甫詩中關於邊塞描寫的不可多得的精品。首二句「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交待了入伍的時間、地點,點明了出征的去向。早晨到軍營報到,傍晚就隨隊向邊關開拔了。一「朝」一「暮」,顯示出軍旅生活中特有的緊張多變的氣氛。
暮上河陽橋
次二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化用了《詩經?小雅?車攻》中的「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句。「蕭蕭馬鳴,悠悠旌旆」,是寫周王會同諸侯打獵隊伍歸來的景象,意境宏大而優美,充滿了詩情畫意。詩人在句中襯一「風」字,變成「馬鳴風蕭蕭」,全句頓生肅穆颯然的邊塞之氣,「馬鳴」寫出了大營的嚴肅氣象。落日餘輝,旌旗獵獵,戰馬長鳴,朔風蕭蕭。夕陽照在戰旗上,莊嚴肅穆;馬嘶聲夾雜在朔風裡,寒涼凄慘;邊地隱沒於暮色中,寂寥空曠。這是一個如此凜然莊嚴的行軍場面。令人油然而生緊張肅穆之感。這兩句生髮出的意境與氣象,足可與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相媲美。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兩句描寫沙地宿營的圖景:天色已暮,落日西沉,自然該是宿營的時候了,在平坦的沙地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成千上萬個帳幕,那些行伍中的首領,正在各自招集自己屬下的士卒。這裡,不僅展示出千軍萬馬的壯闊氣勢,而且顯見這支部隊的整備有素。入夜後,沙地上的軍營又呈現出另一派景象和氣氛。「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描畫了一幅形象的月夜宿營圖:一輪明月高懸中天,因軍令森嚴,萬幕無聲,荒漠的邊地顯得那麼沉寂。忽而,數聲悲咽的笳聲(靜營之號)劃破夜空,使出征的戰士肅然而生凄慘之感。
平沙列萬幕
結尾兩句「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至此,這位新兵不禁產生了疑問:這支軍隊的統帥是誰呢?但因為已經靜營,他一個新兵懾于軍令的森嚴,不敢向旁人發問,只能在心裡揣測道:大概是像西漢嫖姚校尉霍去病那樣治軍有方、韜略過人的將領吧!
部伍各見招
這首詩以時間的推移為順序,在開始作了必要的交待之後,依次畫出了日暮、傍黑、月夜三幅軍旅生活的圖景。三幅畫都用速寫的畫法,粗筆勾勒出威嚴雄壯的軍容氣勢。而且,三幅畫面都以邊地曠野為背景,通過選取各具典型特徵的景物,分別描摹了出征大軍的三個場面:暮野行軍圖體現軍勢的凜然和莊嚴;沙地宿營圖體現軍容的壯闊和整肅;月夜靜營圖體現軍紀的森嚴和氣氛的悲壯。最後用新兵不可自抑的嘆問和想像收尾。全詩層次井然,步步相生;寫景敘意,有聲有色。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文學史上堪與「每逢佳節倍思親」相媲美的佳句,始終存在版權之爭
※中國詩詞大會上董卿一番動情的話,引出了兩首最偉大的母愛之作
TAG:老沙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