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二十年後這樣的中國,還有誰敢「誤炸」?

二十年後這樣的中國,還有誰敢「誤炸」?

補刀客 環球時報 今天

20年前的今天,就在凌晨5時45分,美軍的隱形轟炸機用導彈襲擊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

20年後,對這一事件背後的真正原因,在中國仍然充滿爭議!

美國政府,上到時任總統柯林頓,下到具體與中國進行緊急溝通的外交官員都強調,「這是一次非常低級的錯誤,因為軍方使用的地圖存在問題,導致了對中國駐南使館的誤炸」。美方也做出了公開道歉。

《環球時報》5月9日出版的特刊

但,這真是誤炸嗎?戰爭早就開始了,美國連中國大使館的位置都沒搞清楚嗎?為什麼美國不會誤炸英國、法國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館?

襲擊

1999年5月,在巴爾幹半島的科索沃戰爭中 ,北約組織的軍隊空襲南斯拉夫。

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5時45分,當時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人員大部分已經進入睡夢之中(當地時間接近半夜12點),然而一架美軍最先進的B-2隱形轟炸機向位於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櫻花路3號的建築物發射了3枚精確制導炸彈。

突如其來得襲擊導致三名中國記者邵雲環、許杏虎和朱穎當場喪生,炸傷數十人,造成大使館建築的嚴重損毀。

時任環球時報駐南斯拉夫特派記者呂岩松在當時發回的特殊報道披露了一個內情:如果不是當時中國駐南聯盟大使的一句話,可能犧牲的中國人員會更多。呂岩松當時就在被轟炸的使館內,幸免於難。

呂岩松寫道:5月7日是中國外交史上、也是中國國際新聞報道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5月7日晚上,北約再次摧毀了南斯拉夫供電系統,貝爾格萊德一片漆黑。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只能通過無線電關注勢態發展。大家坐在院子里,一邊看北約飛機轟炸和南聯盟防空炮火的還擊,一邊討論形勢。

我跟大家說,《環球時報》非常關心中國使館工作人員現在的生活和工作,希望寫一篇有關他們的文章。一位年輕的外交官建議說,最好是每人拍一張頭像的照片,然後每人自己寫一段話。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主意,大家打算明天就開始動手寫。

說起來也是不幸中的萬幸。晚上11時半,潘占林大使見天色已晚,而且天氣又變得很涼,就勸大家早點休息,第二天好早點起來工作。於是大家返回了樓上宿舍。沒想到大使的這句話救了我們十幾個人的命,因為北約隨後發射的幾枚戰斧式導彈正好落在我們剛剛坐過的地方,如果我們晚一步上樓的話,大家肯定就都沒命了。

當天,在北京和中國其他許多城市,眾多憤怒的學生和市民上街舉行反美遊行。他們認為美國飛機轟炸中國大使館是蓄意行為。

2004年,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自傳《我的一生》出版,其中有多處內容談到在他執政期間發生的中美關係風波。他在書中介紹了「誤炸」中國大使館的來龍去脈:

「5月7日,我們遭受了(科索沃)戰爭中最糟糕的政治挫折。北約轟炸了位於貝爾格萊德的中國大使館,三名中國公民喪生。我很快了解到,炸彈擊中了預定目標,但那目標是依據中央情報局過時的地圖確定的,中國大使館被錯誤地認定為塞爾維亞政府的用于軍事目的的建築。這種錯誤是我們先前一直努力要避免的……」

時任駐美大使李肇星要求柯林頓親筆道歉

柯林頓還寫道,在得知中國大使館遭到轟炸造成傷亡之後,「我目瞪口呆, 對這個錯誤深感不安,立即打電話想向當時的中國最高領導人道歉。但中國領導人拒絕接電話,因此我公開地反覆地表示歉意。」

炸館事件也讓美國駐華大使館人員真正認識到,激怒中國人的代價。上一次發生駐華使領館遭激烈抗議,還是在1967年。

時任美國駐華大使尚慕傑說:「大使館被抗議者包圍,我們三四天都出不去。抗議者也包圍了我們的官邸。整個晚上都有石頭砸在房子上。中國抗議者想衝進官邸。我很害怕。那天傍晚,我們撤到大院里的另一座樓里。這是美國新聞署的樓,窗戶上有欄杆擋著。所以我們那天晚上就在那座樓里,躲在桌子底下」。

中國人為什麼如此憤怒?

對於「誤炸」,中國人其實很難將這兩個字,與科技發達程度冠絕全球的美國聯繫起來。

柯林頓在那本自傳中回憶說,在誤炸使館事件發生一個星期後,他終於跟當時中國的最高領導人通了電話。柯林頓寫道:

「我再次道歉,並且跟他說,我認為他不會相信我會故意讓軍機炸中國的大使館。中國領導人回答說,他知道我不會。但是他又說,他相信在美國國防部或中央情報局內有人不滿美中關係走近,因此可能故意在地圖上做手腳,造成中美分裂。中國最高領導人難以相信,美國這樣一個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會犯這種錯誤。」

爭議

柯林頓政府當時專門派了一位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到中國來,花一整天的時間向中方說明地圖為什麼會發生問題和其它一些情況。總而言之,就是向中方解釋這次失誤是怎麼發生的。

皮克林

根據這位名叫托馬斯?皮克林的副國務卿的解釋,攻擊是由三方面的基本失誤造成的:

第一:用於將南斯拉夫聯邦軍需供應採購局(FDSP)總部作為攻擊目標的定位技術有嚴重缺陷;

第二:用於核實目標信息的軍事或情報的資料庫都未包括中國大使館的正確位置;

第三:目標複查過程中的任何程序都未發覺上述兩個錯誤。對於「目標大樓不是南斯拉夫聯邦軍需供應採購局總部,卻是中國大使館」這一事實,沒有人向可能了解的人士徵求意見。

美國方面關於「誤炸」的說法,還有一個經常被列舉的證據。

在炸館事件發生的時候,正值美國周末。通過美國媒體報道可以發現,在1999年5月8日消息傳來之前, 美國的一些國防高官和家人正參加一個戶外燒烤餐會。這時驚聞在南斯拉夫出了大事,於是官員們趕去上班,了解和處理危機。

如此看來,當時這些高官對此毫無準備。所以,美國人非常流行的一種說法是:轟炸一個國家的大使館可以被看作變相宣戰或者不宣而戰,可能招致反擊。假如真是蓄意而為,那麼在襲擊中國大使館時,美國軍方高層應該嚴陣以待,坐鎮五角大樓,而不是參加戶外燒烤趴。

當時,《紐約時報》也發表了長篇調查報道, 結論是:這個事件是由一系列錯誤的重合造成的誤炸。

但是,時隔多年之後,美國媒體的中文網站曾就此事做過調查,有50.5%的投票者認為「是北約故意炸的」, 有28.3%的投票者認為「是誤炸,美國不可能有意攻擊中國使館」, 其餘的選擇「不清楚,希望了解有關信息」。

至於美軍為什麼要製造這場「誤炸」?香港《亞洲周刊》的一篇報道頗具代表性。

當時,《亞洲周刊》的日裔美國記者島津洋一發表了一篇獨家報道,題為《炸中國使館絕非意外》。文章通過在美國和歐洲的採訪,得出結論:

美國所稱「南斯拉夫聯邦軍需局」與中國使館距離太遠,連國家地圖局都不甘自己的專業水準被踐踏,拒當代罪羔羊。該局公開發表聲明,強調它們的地圖都非常準確,不斷更新。北約空軍「誤炸」,絕對與他們無關。

而通過對北約軍事情報人士的匿名採訪,真正的原因其實是,美國人獲得了錯誤的情報,認為當時南聯盟領導人米洛舍維奇在中國大使館內,或者用來擊落美國隱形戰機的精密電子戰設備在中國大使館內。

美軍情報懷疑,南聯盟軍方的指揮電台正在利用中國駐南使館的通訊系統指揮著南聯盟各方抵抗部隊。當時,南聯盟軍事指揮系統在北約的軍事打擊下摧毀殆盡。

尤其是4月23日米洛舍維奇的官邸被摧毀後,南軍事指揮專用通訊系統一度中斷24個多小時。而在南軍通訊線路恢復後,美軍的通訊監測部門發現,南軍的電波信號來自中國大使館所在區域。

還有一種說法是,美軍情報部門聲稱,據掌握的可靠情報,中國兩家電子設備研究機構聯合研製出了一種理論上可以探測到美隱形戰機的先進雷達設備.樣機剛剛問世不久,但中國軍方沒有隱型戰機故而無法檢測它的真實性能,而科索沃戰爭給中國方面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而恰巧,南聯盟防空導彈部隊首次擊落了美國大名鼎鼎的F-117隱形轟炸機,所以美國情報人員認為是隱藏在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先進雷達設備幫了南聯盟防空部隊的忙。

所以導致美國人想冒險一把。但是,事實證明,米洛舍維奇和電子戰設備都不在中國大使館內。

輕視

雖然這些說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推理,並沒有得到美國官方或者權威人士的公開承認,但是也從不同方面,拆除了支撐美國「誤炸論」的主要支柱。

就像時任美國駐華大使尚慕傑在回憶中談到的,無論美國有著什麼樣的借口,這件事情能夠發生,本身就令中國無法接受,無法理解。

他說很多中國朋友對美國的「誤炸說」只回懟了一句話,就讓他啞口無言了:可是,你們知道在貝爾格萊德的英國大使館在哪裡,但是不知道中國大使館在哪裡。

的確,美國當時在戰區共有近50顆衛星,其中24顆為全球導航和定位衛星,這些衛星可用來對使館進行精確定位。

美國還有電子偵察和照相衛星,裝有合成孔徑雷達的衛星,還能夠穿透地面對地下目標進行透視。

而且,在面對重要地面打擊目標時,偵察機和無人機還會對目標進行反覆偵察,以便相互驗證。特殊情況下,還要派遣特工人員滲透到目標附近,摸清實地狀況,以防誤炸誤傷。

所以,即便如美國所說是「誤炸」,那也就坐實了美國方面對「這一目標是否是中國大使館」非常輕視,因為只需派遣一個線人,在大白天到這座建築目標轉悠一下,就能看到明顯的中國國旗和大使館標誌。

變化

這次「誤炸」留下的創痛,20年仍沒有癒合。但所幸,中國在這20年里發生了巨大變化。

1999年,在全球GDP排名中,中國以10973億美元位列世界第七,在美、日、德、英、法、義大利之後。今天,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穩居世界第二位,並向第一位穩步進發。中國的綜合實力,國際地位及影響力和20年前相比,都是天壤之別。

用不少中國網民的話說,那場「誤炸」也讓很多中國人更加清醒了,因為這就是現代版的「落後就要挨打」。

在軍事實力上,這20年里中國更是獲得了全面的提升,尤其是海軍、空軍、戰略火箭軍方面進步明顯,很多武器不只是數量上的增加,而是迭代式地更替。

20年前的1999年,中國海軍還沒有什麼像樣的大型水面艦艇。5000噸級的導彈驅逐艦,中國還不能自主製造,當時處於摸索階段。而且,在軍用造船領域,我們的大艦建造能力也有待提高。

另外,在反艦武器方面,我們的反艦導彈雖然有,但是還不足以對美國幾萬噸的大型艦艇乃至航空母艦造成致命殺傷。這樣一來,對美軍的威懾力也十分有限。

1999年12月底,中國期盼已久的從俄羅斯購買的「航母殺手」——現代級驅逐艦終於完成測試,在聖彼得堡於盛大的儀式中交付中國海軍,命名為杭州號,舷號136。

2000年1月初啟航返抵中國,由俄方與中方海軍人員以及船廠專家聯合操艦。二號艦於2000年6月27日開始海試,11月30日交付中國海軍,命名為福州號,舷號137。

現代級驅逐艦搭載的最重要武器就是SS-N-22「日炙 」反艦導彈,這是前蘇聯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研製的一種超音速反艦導彈,於1984年裝備部隊。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整體組合衝壓發動機的實用型超音速反艦導彈。

這種反艦導彈專門對付航空母艦戰鬥群和導彈巡洋艦,號稱是為美軍航母「量身定做」的剋星。據稱,3枚這種反艦導彈就能擊沉一艘5萬噸級的大型水面艦艇。

這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非常重要,一方面能對當時在中國周邊海域肆無忌憚抵近偵察的美國軍艦產生震懾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讓中國有機會獲得俄羅斯的反艦導彈製造技術,並經過消化吸收後提高我們自己的反艦導彈設計生產能力。

我們剛剛見證了在青島舉行的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大閱兵。當年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已成為昨日明星,經過近5年的「下餃子」,中國海軍擁有了新一代055級萬噸級導彈驅逐艦,堪稱世界領先;052D、052C等型號導彈驅逐艦被稱為「中華神盾艦」。

此外,還有大量新型護衛艦,以及新型核潛艇。最重要的是,中國也擁有了自己的航母。最近,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的動向受到國內外關注,雖然沒能參加海軍成立70周年的海上閱兵,但是國產航母已經進入了新一輪海試。相信,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首艘國產航母將很快進入海軍現役。

在擁有更多、更先進、更大型的水面艦艇後,中國遠洋航行能力也在這20年突飛猛進,綜合補給、協調組織、遠洋護衛等方面都提高了很多。

在2008年底首次參加索馬利亞護航任務之後,10年多時間,中國海軍已經有三十多批編隊前往那裡參加護航任務。在利比亞發生局勢動蕩後,中國海軍艦艇迅速組織的救援和撤僑行動。

在此後面臨海外發生海嘯、叛亂局勢緊急情況下,解放軍多次在海外執行撤僑任務,已經展示了我們在維護海外利益上的決心和能力。

在空軍,1999年我們剛剛擁有從俄羅斯購買的蘇-27重型戰鬥機,但是在數量和操作技巧上都很有限。那時的中國空軍主要仍是國土防衛性的,因為大多數戰鬥機的航程都不遠,空中加油機也很少,無法執行遠距離行動任務。

20年後,我們的先進戰鬥機更多了,而且標誌性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殲-20已經具備了作戰能力,如今已經進入批量建造的階段。而且,中國空軍執行遠距離飛行任務的能力今非昔比。

解放軍大型轟炸機、電子偵察機前出第一島鏈,或者在台灣島東側繞飛如今已經成為常態化。飛到關島附近上空,估計也是不遠將來會發生的情景。

導彈方面,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已經可以攜帶多個分導多彈頭,美國的反導防禦系統也難以攔截。

這樣的中國,試問還有誰敢「誤炸」嗎?

執筆:胡一刀

來源:補壹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真著急了,印度這次想聯手中國?
昨天,一則沙雕新聞吸引了美國媒體的關注

TAG:環球時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