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兩歲前和六歲後的孩子可別打,父母再生氣也要忍住,對娃影響很大

兩歲前和六歲後的孩子可別打,父母再生氣也要忍住,對娃影響很大

對於兩歲前和六歲之後的孩子,父母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特別多,有時候忍不住,就會用打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殊不知,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特別不利的,甚至有可能還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影響。

兩歲前和六歲後的孩子可別打,父母再生氣也要忍住,對娃影響很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最近寶媽群里就有一位寶媽提到了這個問題,她是這樣說的,「家裡的孩子才剛六歲,經常對我們無理取鬧,一到超市就嚷著買這買那的,若是不給買就賴在地上不起,引得旁邊的人都圍著他看,有時候把自己氣的真的是,每次我都會氣到一回家就把他痛打一頓,但打完之後自己又特別心疼,他也就六歲,雖然嘗嘗不聽話不懂事,但總歸是自己的寶貝啊。」所以這位寶媽對打孩子這個問題就非常疑問,到底該不該打,究竟什麼時候能打什麼時候不能打呢?其實呢,對於父母來講,兩歲前與六歲後的孩子最好還是不要動手比較好。

為什麼兩歲之前的孩子和六歲之後的孩子父母不能採取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呢?

美國兒童教育學家海姆吉諾特曾說,「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兩歲前和六歲後的孩子可別打,父母再生氣也要忍住,對娃影響很大

對於2歲前的孩子來講,正是這個道理,他們的心智發展完全不成熟,強烈缺乏規則意識,所以說,父母們若經常打他們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發育與心理建設發展,不僅起不到對孩子的警示作用,反而還可能會影響到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而對於6歲之後的孩子來講,他們的自我意識已經逐漸完善,也越來越有自尊心了,這時候若父母經常打孩子,很有可能會嚴重的傷害到孩子的心理建設與自尊心,因此,對待6歲以後的孩子,父母更需要對孩子講道理。


那麼父母在平時孩子犯錯的時候,又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1、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控制住自己一下都不打孩子對於每個父母來講應該都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吧,畢竟孩子只是孩子,沒有那麼強大的規則意識與自我意識,所以總有把父母氣到爆炸的時候。雖然父母們控制不了自己一次都不去打孩子,但是可以盡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急於去打他們,這時候可以向孩子表現出自己對待他們行為不滿意的態度,這樣有助於使自己平靜下來,還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反思自己。

2、讓孩子承擔犯錯之後的成果

父母們可以讓孩子學會對待自己犯的錯誤,勇於承擔後果,學會面對自己的錯誤與所受到的懲罰,這也不乏是一種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說每當孩子犯錯或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父母們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規則,讓他們自己去認識到自己錯在哪,做錯事情之後又應該怎麼做,下次還敢不敢能不能這樣做了等等,這樣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講,可以很好的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自制力,減少他們犯錯誤的次數,還可以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兩歲前和六歲後的孩子可別打,父母再生氣也要忍住,對娃影響很大

3、可以換一種方式去懲罰孩子

其實在很多時候,孩子犯錯之後父母們可以選擇換一種方式去懲罰孩子從而代替打罵孩子的這個處理方式。在孩子錯誤不大或不嚴重的時候,父母們可以不用過分去追究問題的對錯或問題的嚴重性,比如說孩子把飯不小心都弄到了地上,這時候父母可以懲罰他把家裡打掃一遍,又或是孩子在課堂上表現不好,父母可以選擇懲罰他不能看動畫片等等,當然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獎勵孩子,畢竟有罰有獎,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也有很多好處。

父母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可以有很多種,在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方式,不僅可以將孩子教育的很好,還可能會有利於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喲!盡量減少打罵孩子的次數,很可能會看到不一樣的寶寶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