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毛主席書法老師身份曝光,竟然是他?

毛主席書法老師身份曝光,竟然是他?

毛澤東

「在第一師範時孫先生教我的書法要領,特別是行書『二十八字訣』,我一直銘記在心。即使我書法上有所進步,主要也得力於孫先生的教導。」

——毛澤東

孫俍工

被毛澤東稱之為書法老師的有兩位人物,一位是懷素,一位是孫俍工。前者是古人法帖,後者卻是面對面的老師。孫俍[liáng]工,湖南人,教育家、語言學家、文學家和翻譯家。曾任湖南第一師範國文教員,做過毛澤東的書法教師,與毛澤東有過長期親密的交往。

孫俍工書法

一天,毛澤東來到孫俍工的寓所,向他請教書法。孫俍工的書房四壁掛滿了各種書畫,面對房門的牆上,一邊是他臨摹的王羲之《蘭亭序》全文,另一邊是他用行書寫的兩首論書詩:「從來書畫本相同,首在精神次在功。悟得梅蘭腕下趣,指上自然有清風。」「獨能畫我胸中開,豈能隨人腳後塵。既學古人又變古,天機流露出精神。」

毛澤東一邊欣賞,一邊頻頻點頭,隨後,他高興地問:「原來孫先生習的也是行書?」接著,他向孫先生談了想學行書的想法。孫俍工當即指出,要想寫好行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說:「其實,行書比楷書、隸書都難。你想想,行書筆法那麼多,寫起來又不能隨意停頓,在行筆中要完成諸多筆鋒的變化,不容易呀!」

孫俍工書法

毛澤東聽後,又問:「這麼說來,行書的運筆應當怎麼把握呢?」孫俍工順手提起一隻毛筆,一邊演示,一邊解釋說:「不論真行、草行,都要做到行筆而不停,落筆而不刻,輕轉重按,如流水行雲,無少間斷,才顯得有生意而不死板!」

「真行、草行之間,其區別在哪裡呢?」聽毛澤東這麼一問,孫俍工便指著自己的一幅書法作品說:「近於真而縱於真者,謂之真行,如拙筆即是。」停了停又說:「潤之,像你寫的行書都是帶草的草行。草行要寫得近乎草而斂於草,才是上乘。」

孫俍工書法

毛澤東頻頻點頭說:「孫先生說得對極了。不過,行書變化如此之多,其中有章法可循?」

「有呀!」孫俍工說著,在案上鋪開一張白紙,提筆在紙上寫下28個字:疏密、大小、長短、粗細、濃淡、乾濕、遠近、虛實、顧盼、錯落、肥瘦、首尾、偃仰、起伏。他指著這28個字,說:「這就是寫好行書的二十八字章法,你拿去好好揣摩吧!」毛澤東恭敬地將其收起,起身告辭。

孫俍工書法

孫先生相送時,又親切地拉著毛澤東的手說:「依我看,你現在的字是才氣有餘,功力不足。潤之,還是要從練楷書開始。楷如站,行如走,草如跑。你站不穩,又怎能走和跑呢?」

從此以後,毛澤東接受孫俍工的勸告,臨起楷書字帖來了。平時做讀書筆記,與朋友通信,寫的也都是蠅頭小楷。

孫俍工書法

1944年,孫俍工寓居重慶,專心從事寫作和治學。孫先生未料到,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敬仰的中共領袖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竟然沒有忘記這位師友,還抽暇登門拜訪自己。

1945年8月,毛澤東和周恩來、王若飛一起,來到重慶郊區小龍坎孫先生的寓所。見面時,毛澤東笑盈盈地從包里取出一個紙卷,遞與孫先生說:「這是俚詞一首,信筆塗鴉,還望先生指教,看這字寫得有無長進?在一師時,先生教的書法要領,20多年來一直不敢忘記哩。」

毛澤東《沁園春·雪》

孫俍工雙手接過紙卷,急忙打開,只見滿紙筆走龍蛇,字字剛柔相濟,給人奔放豁朗、婉轉明快之感。孫俍工略一端詳,不禁忘情地贊道:「好!好!仿古而不泥於古!盡得古人神髓,而又能以己意出之!非基礎厚實者莫能如此。況且您由行而草,竟能卓然自成一格,真不簡單!」說著,眯起眼睛,看得如痴如醉。毛澤東所送的作品,就是後來為大家所熟知的《沁園春·雪》。

毛澤東在重慶的日子裡,孫俍工撫今追昔,長夜難眠。他把自己幾天來激發起來的一腔情懷訴諸筆端,寫成長詩《喜毛潤之兄過訪》,用拿手的真行字抄好,另附上一封約請毛主席吃頓家鄉便飯的簡訊,託人轉送毛澤東。第二天,他便接到毛澤東的回信:「俍工兄:惠我詩篇,感且不盡,約吃家鄉飯,更領盛情。你的好意,永遠記在心裡,事冗不克再晤領教,惟有俟之異日。」但三天後,《雙十協定》簽訂,毛澤東匆匆飛返延安,孫先生趕往機場送行,自此天各一方,竟成永訣。

毛澤東致孫俍工先生的回信

孫俍工先生的教誨,改變了毛澤東書法的方向,對其書法藝術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孫先生技藝超群,關鍵是肯說真話,真正做到了「明師」。毛澤東謙虛好學,刻苦磨練可謂虛心好學。也因此,即使在艱苦的戰爭歲月,毛澤東也師古而不泥古,法前人而寓新意、不斷推陳出新逐漸形成大氣磅礴、用筆恣肆的「毛體」特色,終成一代書法大家。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學硬筆行書,從沒遇到這麼詳細的,字的連筆路線,一清二楚
學好書法前,先整會這七條線!超實用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