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穆宗不僅自己做皇帝,三個兒子也先後為帝,均為宦官們所立

唐穆宗不僅自己做皇帝,三個兒子也先後為帝,均為宦官們所立

唐穆宗即位時已26歲。對於壯年登基的皇帝來說,如果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這正是一個使人欽慕的年齡,太宗是28歲登基,玄宗也是28歲。然穆宗沒有仿效太宗、玄宗的勵精圖治,而是縱情享樂,毫無節制。穆宗李恆,不僅自己當了皇帝,還竟有三個兒子也都先後做了皇帝,即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穆宗李恆。大唐的第十一位皇帝---唐憲宗李純暴斃之後,其第三子李恆繼承帝位,是為唐穆宗。這又是唐帝國歷史上一位不思政務、專註享樂的帝王。公元820年--824年在位,約五年,因中風身體每況愈下,加之幻想長生不老而長期服用金石之葯,加速死亡,年二十九歲駕崩於寢殿。子承父業,理所當然,穆宗生前立長子李湛為皇太子。

唐敬宗李湛(子承帝位)。穆宗李純崩後,有長子李湛繼承帝位,名正言順即位,是為唐敬宗。這也是一位短命的皇帝,十六歲即位,僅在位2年。史載其在位期間,奢侈荒淫,沉迷擊鞠(古代馬球),喜歡半夜在宮中捉狐狸(打夜狐),史稱「視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進見」,由宦官把持朝政,後為宦官劉克明等人殺害。敬宗雖有子,卻最終是自己的弟弟繼承帝位。他自己年紀輕輕被宦官所殺,當然更無法左右繼任者為何人。

唐文宗李昂(弟承帝位)。李昂本名李涵,為唐穆宗李恆第二子、唐敬宗李湛之弟。公元835年,文宗不甘為宦官所控,欲策劃誅殺宦官奪回權利,但最終失敗被軟禁。甘露之變後,宦官一直牢固地掌握軍政大權,君主的廢立、生殺也掌握在宦官手中。被宦官擁立為帝的文宗李昂,深知宦官之危。兒子死了,只能再立自己的侄子為儲君,卻沒想到,最後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選中的繼承人被宦官廢除,另立新君。

唐武宗李炎(弟承帝位)。李炎,即唐武宗(840年--846年在位),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異母弟。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皇太子,立李炎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炎即位。在位期間,他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削弱宦官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但他崇信道教,服用丹藥,病重而亡,雖有五子,但未及立太子即崩。

唐穆宗李恆不僅自己做了皇帝,就連自己的三個兒子也輪流將皇位做了個遍。由上述可看出,唐朝後期宦官勢力不斷壯大,甚至一度干預帝位的更迭。唐朝後期的皇帝中除了德宗、順宗、哀帝外,其餘都由宦官所擁立。但這些宦官既不像兩漢後期那樣讓幾歲的娃娃來當皇帝,在一定程度上也遠不如明朝那些手握實權干政的宦官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鏟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佔領西川得到了不少人才,有兩人很重要,其中一人比肩諸葛亮
孫策開創了江東基業,孫權建立了吳國,那麼兩人誰更有作為?

TAG: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