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初劉邦對眾功臣排行,蕭何位列第一,為何張良都沒有上榜?

漢初劉邦對眾功臣排行,蕭何位列第一,為何張良都沒有上榜?

蕭何在劉邦的力保之下,確實是位列第一,當上了漢初第一功臣的。

但是,蕭何這個第一功臣是有水分的,也就是說他只是和曹參,周勃,樊噲等劉邦的老鄉們來比,得了一個第一的。

這些人之中,並不包括韓信,張良等外部的人。

若是把韓信,張良等人包含在一起,蕭何肯定是排不上的。這個從劉邦對功臣的分封上就可以看出。

劉邦建立大漢稱帝之後,把韓信給封為了齊王,而張良和蕭何,都是被封為了候,很顯然王是比侯爵大很多的。

所以,韓信絕對是大漢建立過程中的第一功臣,而我們知道的是事實上是蕭何排第一,正是因為韓信不在排行之內。

同樣張良也不在排行之上,當初劉邦封張良的時候,是想讓張良,在齊國自擇三萬戶,當做自己的食邑。

大家知道這個三萬戶,是什麼意思嘛?

我們拿劉邦給蕭何的封賞來說,大家應該就明白了。

劉邦說蕭何是第一功臣,可是,劉邦只是給了蕭何八千多戶的食邑。

你看看蕭何的八千戶,和張良的三萬戶,比起來差的真不是一星半點吧。為什麼要給張良三萬戶呢?

還不是因為張良的功勞大。

只不過當初張良拒絕了劉邦,他說自己沒有那麼大的功勞,不應該要那麼多的食邑,最終,他是在留縣,選了一萬戶,來作為自己的食邑的。

張良之所以拒絕劉邦,是因為他明白劉邦這個人,若是他真選了齊地的三萬戶,劉邦肯定會對他不放心,早晚要收拾他的。

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全,他只好選了比較貧窮的留縣,做了自己的食邑。

恰恰也正是因為韓信和張良,都不在功臣排行之內。所以,蕭何才得了一個第一的。

說實話就是韓信和張良兩個人不參與,蕭何想當這個第一功臣都費勁。

那時候蕭何最大的威脅,是來自於曹參和周勃。

本來按照攻城略地來說,曹參應該排第一,周勃第二。所以說怎麼都輪不到蕭何的,而且在食邑上,蕭何也沒有曹參和周勃多。他僅僅能排到第三名。

但是,最終,劉邦還是讓蕭何當了第一功臣。

劉邦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看上了蕭何的政治才能。他打算讓蕭何當大漢的丞相,讓小何繼續為大漢做事。

他明白,現在是太平盛世,治理太平天下非蕭何莫屬。

既然要用蕭何了,那麼就必須給蕭何弄個好的名次,只有這樣,蕭何才能更好的為自己服務。

所以,蕭何就這樣被劉邦暗箱操作了一個第一功臣。

正是劉邦的這種人事安排,所以張良沒有上榜,也就不難理解了。其實張良也是能擔任丞相之職務的。可是,他不想伺候劉邦了。

他明白太平盛世之中,是不能和劉邦共事的。若是不小心,被劉邦殺了頭,就得不償失了。所以遠離劉邦,才是最明智的事情。

張良遠離了劉邦,韓信是武將,所以,對於劉邦來說,丞相的最合適人選,就是蕭何。最終,也只有蕭何排了一個第一功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史趣聞 的精彩文章:

本來長平一戰,秦軍已經消滅了趙軍主力,為何40年後才滅趙國?
崇禎喬裝打扮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說了哪三句話,嚇得崇禎臉色發白

TAG:漢史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