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49年底,蔣介石有一個秘密計劃,多虧沒讓他實現

1949年底,蔣介石有一個秘密計劃,多虧沒讓他實現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在北京宣告成立。此時中國尚有大片國土處於割據狀態下,因此,解放軍向華南、大西南、大西北三個方向進行最後的解放戰爭。

很多人都認為,新中國都已經成立了,蔣介石可能早就離開大陸,去全力經營台灣了吧。但實際上,不僅10月1日那天蔣介石在大陸,直到這一年的12月份,他還在四川苦苦尋覓歸宿呢!

因為,蔣介石並不想退守台灣。

台灣四面有大海阻隔,又有美國軍艦可以依恃,海軍幾乎為零的解放軍很難在短時期內跨海作戰,因此,台灣至少在短期內是安全的。不過,解放軍不好打進去,蔣介石也很難打出來,台灣終究是一座「孤島」,對於時刻幻想著反攻的蔣介石來說,這裡並不是第一選擇。

那麼,蔣介石更願意退守哪裡呢?

從抗戰時期開始,毗鄰緬甸越南這些弱小鄰國的雲南,就進入了蔣介石的視野,當時整個大西南不僅是中國的大後方,更由於跟英美盟軍重視的印緬戰場融為一體,而成為一個國際核心戰略區域,蔣介石前後派遣了幾十萬遠征軍與英美盟軍一道艱苦轉戰、苦心經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戰略位置是遠非台灣可比的。

所以,蔣介石最初的想法就是退守雲南以及西康川西一帶,這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不僅足可立足,而且待自身恢復實力後,還可伺機進攻內地,以圖光復。

實在不行,蔣介石還可以帶領殘軍西遁入緬,繼續得到美國、英國的援助和支持。

所以,蔣介石直到1949年12月4日,還公然宣布「中華民國」遷都西昌(旋即又撤銷),就是這種主張下做出的決定。

那麼,這個想法又為什麼最終破滅了呢?

雲南自護國運動開始,就一直處於自治狀態,「雲南王」龍雲也是蔣介石長期忌憚的土皇帝,不除去這些根深蒂固的土著,要想把雲南變成「中興之地」,肯定是痴人說夢。因此,蔣介石早在抗戰時期就派了很多特務去雲南,不斷收買雲南當地的軍閥,以孤立龍雲。

到了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借口讓龍雲去越南接受日軍投降,派杜聿明控制了雲南的機場,最終軟禁了龍雲。

然而,「按下葫蘆冒出瓢」,老蔣剛把龍雲按下去,又冒出來個新的雲南王:盧漢,繼續跟老蔣很不對付。

1949年12月9日,盧漢將當時在昆明的第13兵團司令李彌、軍統少將沈醉等人全部扣押,宣布起義,甚至通電全國,請沒有解放的地區共同行動起來,抓獲「人民公敵」蔣介石。

蔣介石得知這個消息後,面如死灰,不得不放棄了紮根雲南的想法。1949年12月10日,在解放軍隆隆的炮聲中,蔣介石萬般無奈地登上了飛機,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歷史客棧作者:槍騎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粟裕為了保護朱老總,被炮彈擊中頭部,差點就犧牲了
他是最後一批晉陞的開國少將,一家七口人,全部是軍人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