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數字中國建設將催生海量數據 融合存儲或成未來趨勢

數字中國建設將催生海量數據 融合存儲或成未來趨勢

「一個中等城市部署的視頻監控攝像頭,會產生3萬路高清視頻,30天的視頻存儲容量就達36PB,相當於36864塊1TB硬碟的容量。這些視頻數據的冗餘度很高,佔用空間大,但需要長時間留存,以便將來案件調查需要時調取。」 在5月6日至8日,福建福州舉行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參展商之一紫晶存儲通過視頻大數據管理場景,讓業界了解到數字中國建設的浪潮之下,數據爆炸式增長給存儲帶來的全新挑戰。

紫晶存儲工作人員為現場觀眾進行講解

據悉,本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是「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和上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相比,本屆最大的特點是規模更大、規格更高。其中數字中國建設成就展總面積5.6萬平米,規划了綜合、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智慧社會、數字生活、數字福建、主賓省等七大展區,從不同維度體現了數字中國建設在各行業領域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在本次成果展覽會上,紫晶存儲作為光存儲領域的領軍企業,在10號館G區設置了盛大展台,和阿里巴巴、微軟、百度等企業相鄰,向外界展現了光存儲介質為核心的全新光磁電融合存儲系統,引起了廣泛關注。

紫晶存儲展台前聚集了大批觀眾

數字化向各行業滲透數據爆炸成最大挑戰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預言,「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 (Data Technology)時代」,驅動未來製造業的最大能源不是石油,而是數據。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不斷深入,海量數據也在幾何級的高速增長。IDC預測,2018年,中國數據圈佔全球數據圈的比例為23.4%,即7.6ZB,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48.6ZB,佔全球數據圈的27.8%,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

數據的急速膨脹,讓傳統的存儲設備難堪其負。以開頭提到的視頻監控為例,一座中等城市每天都會有36PB的數據產生,全國城市加起來,每天產生的視頻監控數據,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醫療、檔案等行業要求數據保存20年以上甚至是永久保存,而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都將產生出海量數據。所有這些都給傳統的存儲設施和數據中心,提供了嚴峻的挑戰。

同時,中國很多行業如政府、軍工、能源、檔案、金融等領域,對數據具有很高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需求。當前幾類存儲介質中,國外公司始終把控著磁、電核心介質,使得我國實現信息安全的真正自主可控存在巨大的隱患,信息存儲安全自主可控更是迫在眉睫。

冷熱數據智能分層破解海量數據存儲難題

面對海量數據爆炸式增長,傳統的解決方案是不斷增加磁電存儲設施,擴建數據中心,然而極可能導致存儲資源的浪費、能耗的上升,以及數據遷移時帶來的丟失風險。因此,紫晶存儲在本次成果展上,提出了「冷熱數據分層存儲」的理念。

所謂冷熱數據分層存儲,就是根據數據的使用頻率、文件大小、文件類型等特徵將數據進行冷熱分層後,再採用相應適配的物理存儲介質進行存儲,並通過不同存儲介質之間優勢互補,達到延長保存期限、降低存儲成本、提高節能效果、增進安全可靠性的海量數據存儲要求。

簡單來說,經常被訪問的數據稱為熱數據,而較少被訪問的數據稱為冷數據,處於中間狀態的稱為溫數據。其中熱數據適合磁、電介質進行存儲,實現高性能訪問。而溫、冷數據,則適合使用安全可靠性高、存儲壽命長、綠色節能、單位存儲成本低的光存儲介質。

隨著數據量的飛速增長,數據由「熱」變「冷」的現象也日益凸顯,按照「二八定律」,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80%的數據都會變為冷數據。

隨著數據量的增長,80%將變成冷數據

基於數據的冷熱分層理念,以光存儲介質為核心的光磁電融合存儲系統應用而生,它很好解決了數據爆炸時代的海量存儲難題。

以光存儲介質為核心的磁光電融合存儲系統

「軟硬」結合雙管齊下 融合存儲深度滿足行業客戶需求

在本次成果展上,紫晶存儲重點展出了基於冷熱數據分層的ZL6120、ZL2520兩款光磁電融合存儲系統,滿足不同行業客戶在海量數據時代的存儲需求。

紫晶存儲展出新一代融合存儲產品

以視頻監控為例,紫晶存儲整合了硬體設備與軟體系統,從「分析」、「壓縮」與「存儲」三個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數據存儲空間,提高視頻數據的有效使用價值,全面提升了視頻管理效率。

軟體系統是融合存儲解決方案的靈魂,除實現冷熱數據分層外,紫晶存儲通過內嵌深度學習演算法,對海量的視頻數據進行智能分析,保留有價值的數據,從而大大降低冗餘度,提高數據利用率和價值。同時,該系統對高清視頻進行無損畫質壓縮,在不影響原有視頻畫質,不改變原有視頻幀率、時長的前提下平均存儲擴容可達10倍,可節省90%的存儲介質空間。

在硬體方面,ZL6120、ZL2520採用具有自主專利技術、曾獲第43屆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的轉籠設計,將光、磁、電三種介質融合到一個系統。同時採用了檔案級藍光存儲介質,保證50年以上的存儲年限,幫助客戶從耗時耗力耗錢的反覆數據遷移中解脫。

在安全性方面,光存儲介質可保證數據在物理層面做到安全不可篡改。而且,紫晶存儲已實現光存儲介質的相對技術自主可控,讓關鍵技術不再受制於人,為國家信息安全提供強大的保障,更好滿足政府、軍隊等客戶的數據安全需求。

數字中國建設提速融合存儲大有可為

當前,中國已將大數據視為新經濟的重要支撐。2012 年,《「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海量數據存儲、處理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2014 年「大數據」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奠定了行業快速發展的政策基礎。根據信通院數據,2017 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包括數據資源建設、大數據軟硬體產品的開發、銷售和租賃活動,以及相關信息技術服務)為 4700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30%,預計 2020 年這一規模有望趕超 1 萬億,年均複合增速近30%。第二屆數字中國峰會的召開,更為大數據及相關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助推力。

據悉,紫晶存儲的產品服務已覆蓋到於政務、互聯網、醫療、軍工、金融、檔案、教育、能源等終端領域,典型應用客戶包括國家超算中心、國家衛健委、國家檔案館、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遙感衛星、京東雲存儲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普遍提速,各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將持續深入,溫、冷數據的比重將越來越大,以光存儲介質為核心、基於數據智能冷熱分層理念的光磁電融合存儲系統,將迎來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情社 的精彩文章:

中興天機10 Pro超高跑分:首創855+F2FS文件系統
固態硬碟跌到白菜價,容量夠用了那接下來怎麼升級?

TAG:機情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