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景網路陷「維權式營銷」漩渦,4748萬維權收入計入營收合理嗎?

全景網路陷「維權式營銷」漩渦,4748萬維權收入計入營收合理嗎?

記者 | 陳慧東

日前,視覺中國(000681.SZ)因一張黑洞照片被全網「討伐」,又有新三板的全景網路(834877.OC)步其後塵。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全景視覺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全景網路)成立於2005年,2015年完成首輪4000萬、第二輪1億元融資後登上新三板。其商業模式是依託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打造海量版權圖片的交易平台,通過版權分銷與版權所有者進行分成。全景網路稱,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銷售視覺內容產品的版權使用權和媒介代理費收入。

全景網路近日發布了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5億元,同比增長6.25%;虧損4021.79萬元,同比減少1120.32%。公司稱是由於加大了營銷團隊、辦公室、營銷費用等方面的投入,且前期預付的供應商款項當期進行了費用轉化,造成費用增加33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業務構成方面,全景網路的核心業務產品銷售收入為1.02億元,產品維權收入為4748.53萬元,佔比總營收的31.75%。所謂「產品維權收入」即全景網路對於因圖片被侵權使用所獲得的「維權賠償收益」,以「產品維權收入」的形式被計入主營業務收入項下。

針對賠償款項是否能計入主營業務等問題,多名會計行業人士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侵權訴訟」或「侵權談判」並非日常經營活動,因此通過上述渠道獲得的賠償性收入不能計入主營業務項下,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這並不是全景網路第一次利用「維權收入」增厚業績。財報顯示,2017年,全景網路圍繞圖片銷售線上線下結合為主線,新組建法務維權團隊,拓展了維權式營銷模式,通過圖片版權跟蹤維權的方式帶來圖片收入以及圖片維權收入增加約2141萬元,較同期增長28.06%。

不過,此種運營模式亦是一把「雙刃劍」。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法務人員較報告初期再增加31人,產品維權業務涉及到第三方保全以及大量的人工投入亦造成了營業成本的增長,公司2018年營業成本同比增長29.67%。

多次將「維權收入」計入主營收入,全景網路此種會計處理是否涉嫌虛增收入?針對上述問題,界面新聞記者5月8日致電全景網路董秘張建輝,對方稱目前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採訪。

4月16日,全景網路收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問詢函,被要求說明「維權式營銷」的具體模式,維權式營銷是否構成公司的主要業務模式,該模式是否具有商業可持續性等問題。

對此,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可以看出,全景網路和視覺中國的運營模式是一樣的,由於全景網路相比視覺中國體量更小,抗風險能力更差,同時新三板流動性較A股存在差距,未來全景網路的長期發展會比視覺中國更艱難。

捲入「維權式營銷」旋渦中的全景網路,股價也一路走低。4月16日,全景網路股價首次跌破1元,探至0.98元/股,創出歷史新低。

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全景網路實現營收分別為1.40億元、1.41億元、1.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23.66萬元、-329.57萬元、-4021.79萬元。

據全景網路最新發布的2019年一季報,全景網路報告期內凈利潤8.6萬元,大幅下滑96.39%。全景網路稱主要是由於營銷人員工資薪酬投入增長以及第三方合作機構完成服務當期確認費用所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華興資本包凡:為什麼投資鏈家和貝殼?
上海醫藥公布一季報,營收460億元同比增長26.44%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