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太陽系宜居帶內的行星都不宜居,為什麼還要搜索系外行星?

太陽系宜居帶內的行星都不宜居,為什麼還要搜索系外行星?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甚至無需用系外行星來舉例,太陽系內就讓這個夢破滅了!因為八大行星中,地球和火星是肯定處於宜居帶內的,金星也許有些爭議,不過一般認為金星處於宜居帶的熱邊緣,假如地球處在和金星同樣的位置,理論上來看應該也能保持液態水的條件!

但事實上金星的表面溫度超過450度,大氣壓高達90個以上,大氣層中96%以上都是二氧化碳,還有一層硫酸雲,想必這個環境即使地球上臉高壓鍋內都達不到吧!而火星則是大氣層稀薄到只有地球的1%,表面溫度倒還能湊合,但很明顯這個條件至少我們地球上的碳基生命是無法忍受的!

這三個同處宜居帶的行星命運是迥異的,甚至有理論認為地球的條件也許是宇宙中獨有,這顯然不能說服一大波吃瓜群眾們翹首以盼的眼神,系外行星 地外文明的誘惑力實在太大,即使我們到不了,那麼搜索出來YY下可以啊!

開普勒行星系列,當然您不要以為這就是系外行星的真實影像,這完全是我們人類根據引力擾動的多普勒頻移或者系外行星凌星的方式計算出來的,比起凌星來多普勒頻移的計算可能更不能讓人放心,畢竟都沒見到就腦補出一顆行星,這實在令人不太放心!

上圖是凌星法取得的恆星亮度周期變化數據,這可以肯定必定存在一個天體,根據周期與亮度變化範圍我們能計算出它的軌道與行星的質量大小,繼而根據恆星的光譜推算出是否處在宜居帶內,甚至可以根據獲得的一星半點光譜分析行星大氣中是否有水汽等成分!

開普勒452b就是這樣被發現的,而且被認為是到2015年7月23日為止最像地球的,最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但是太可惜了,它在距離地球1000多光年以外,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只能暈過去!

但從凌星這個系外行星搜索方式來看,開普勒452b確實存在這樣的概率!那麼另一種多普勒頻移搜索出來的系外行星呢?

這是恆星系的軌道平面與地球存在夾角,在地球方向觀測不到凌星現象,但在行星接近和遠離恆星時其恆星光波長會發生變化,這就是我們搜索行星的另一個方法,當然這種方式搜索的時間會比凌星法效率要低得多!這種方式搜索出來的行星數量以及是否宜居,那才真的成了數學公式中的行星了,條件幾乎就是兩眼一抹黑,長啥樣全靠想像!

TESS上班一年來已經發現了不少系外行星,不過像開普勒那樣的震撼性發現似乎還沒有,不過有搜索到一個在地球和海王星之間的天體,填補了太陽系內行星類別的空白!

氣態「亞海王星」示意圖,但上圖有三顆天體,哪顆才是呢?不知道各位能猜到不?與開普勒望遠鏡搜索的天鵝座方向1000-3000光年區域相比,TESS搜索的在300光年以內,似乎從距離上來看要比之前找到的超級地球要近多了,但事實上我們連4.22光外的比鄰星都無法拜訪,何談這300光年!

系外宜居行星的資料庫越豐富,那麼對於人類來說在宇宙中找到地外文明的可能性就越高!人類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物種,非常擔心地外文明會對地球的掠奪,卻又天天嚷著要找外星人,也許這是人類好奇的天性,當然這也是人類學習的動力,而系外行星搜索就是將這聯繫起來的階梯,我們走不走這條路對現在來說並不重要,但在未來,肯定會走上這條路,但到真的到那會,如伽利略、牛頓、開普勒等這些偉大科學家的事迹將會在未來發生,也許就來不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 的精彩文章:

太陽的那一邊存在另一個地球嗎?
太陽不是氣態,也不是液態,更不是固態!等離子態也不是嗎?

TAG: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