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對越作戰時我軍主要的班組支援武器,在79之戰中居功至偉

對越作戰時我軍主要的班組支援武器,在79之戰中居功至偉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我軍使用的輕武器是56式槍族,即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槍和56式班用輕機槍。它們雖然都發射7.62*39毫米槍彈,號稱「56式槍族」,但是事實上是仿製於三種不同的蘇聯武器。

其中作為班組最主要的支援武器的56式班用機槍,最初由昆明356廠仿製於蘇聯的RPD輕機槍,1956年定型。56式班用輕機槍裝備部隊後,經過部隊實際使用,最終在1963年進行了部分改進,比如縮短腳架,將火線由330毫米降低到300毫米;照門寬度減小並加深,以有利於射擊等,經過改進後被命名為56-1式班用輕機槍。

後來部隊裝備的大多數都是56-1式班用輕機槍,最早的56式非常的少。56式的產量非常的大,所以也不僅僅在昆明356廠生產,一些地方的兵工廠後來也加入了生產。這樣一來,雖然產量得到了提高,但是質量卻變得參差不齊了,特別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那一時間段的產品。

56-1式班用輕機槍作為班組最主要的支援武器,每個班都裝備有一挺,機槍小組由射手和副射手組成。這種輕機槍由100發彈鏈供彈,500米內對單個目標射擊效果最好,實戰證明,56-1式輕機槍可以在100米內擊穿6毫米以內的鋼板、150毫米厚的普通磚牆、300毫米厚的土層或40厘米厚的木板。如果多挺配合集火射擊,可殺傷500-800米內集團目標,彈頭飛行到1500米仍有殺傷力。

實戰中,優秀的機槍射手通常打2-5發的點射或6-10發的長短點射,這種情況下,56-1有非常出色的火力持續性。如果需要連續射擊,一般300發之後就需要更換槍管,否則槍管容易因過熱發生變形,輕則精度下降,重則炸膛,發生危險。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56-1班用輕機槍居功至偉。因為多數情況下,重機槍、無後坐力炮、40火箭筒只會加強到主攻主向,而其它方向進攻的我軍士兵只能依靠班用輕機槍為其提供火力支援。56-1很好地完成了其使命,它射距優良,火力持續性好,對於封鎖敵地堡槍眼並殺傷遠距離運動之敵極為有效。而子彈通用又大大減輕了後勤的壓力。

不過,56-1式班用輕機槍在這一戰中也曝露出了很多的缺陷。首先,由於特殊時間生產的鐵材質量不佳,在越南高溫高濕環境下作戰,如若不及時擦拭保養,56-1式就會生鏽,嚴重的甚至拉不開槍機。另外,56-1班用輕機槍的供彈方式比較落後,射擊時容易出現卡彈,而且射擊精度也不是很高,子彈散布面大。

不過,總體上56-1班用輕機槍還是比較優秀的,在我軍步兵缺少伴隨支援火器的情況下,它極大的提高了我軍戰鬥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歪史正說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蘇聯的盒雷,對越作戰時越軍曾大量使用,又稱為「棺材雷」
二戰時德國潛艇「狼群戰術」屢屢得手,後期為何突然「熄火」?

TAG:歪史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