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大目標,劉國梁不得不廢除一項制度,且義無反顧、別無選擇
對劉國梁的讚美實在是夠多了,尤其世乒賽國乒再度包攬所有金牌之後,可謂鋪天蓋地。小編在此不想再做錦上添花的事兒,也不想把劉國梁誇成花上花。就如同劉國梁說奧運會我不需要再證明什麼,因為過去已經做到了極致。我今天呢也不想再怎麼誇他,因為過去我誇他實在也是夠多,也到了極致。我今天只想做更理性的分析。
劉國梁在世乒賽後接受採訪在被問到這次回歸是不是就是為了奧運金牌時,劉國梁說:並不是這樣。如果只是為了奧運會,我這次甚至不需要再回來。
劉國梁這次回來,是因為他心中有更大的遠景目標,而且這個難度之大,甚至要超過奧運會金牌。他之所以要實施一系列的改革,都是為了這個終極目標,他也是不得不做這樣做。
但其實劉國梁對「改革」這個字眼看起來很謹慎,也並不感冒,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其實根本不算是什麼改革,只是一種」嘗試「,或者叫手段和方法而已。
我不得不說格局和境界的不同,導致的思維與行動真的便完全不同。取消禁賽令既得人心、講人性卻又不知不覺、輕描淡寫,雖然之前領導堂而皇之認為其極其合理。精簡乒協人員,將龐大而臃腫的機構揮刀精簡到只剩下幾個干實事的人,就算已經觸到了中國官場複雜人際關係的底線,可劉國梁看起來卻似乎*毫不費力。
扁平化曾經戳痛過劉國梁的心,也戳痛過無數球迷的心,但當恢復主教練職位時,人們驚奇地發現將扁平時代的所謂「組長」居然也神奇地保留了下來,哪怕其實那隻剩下了一個軀殼和符號。雙軌制可算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智慧與方式了,劉國梁舉重若輕,即推動了向前發展,又保留了某些人的顏面。
史上從來沒有這樣的一位乒協主席在賽前親自操刀上陣給隊員作陪練,而這顯然並非是做秀。男女混練、合練看起來如此簡單的能提高女隊的訓練方法,始發於孔令輝,但卻正大於劉國梁。
限制外援來華參加乒超,是劉國梁走後中國乒協推出的政策,在當時也得到不少人的認可與支持,理由就是肥水不能流入外人田,嚴防學生有一天翅膀硬了將師父打死。
劉國梁真的不這麼看。
劉國梁說他回來最重要的一件事兒,是要把中國乒超聯賽打造成世界第一聯賽,並且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的乒乓水平與地位匹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運動員的收入以及贊助商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更盡一步滿足球迷的願望。
想要達到以上的目標,限制外援無疑是一種「閉關鎖國」、「揮刀自宮」的短視行為。所謂限制就是為了減少外國選手與中國選手一起同場競技甚至在一個球隊訓練帶來的便利條件等。殊不知,開放更能帶來良性循環,客觀上也能促進中國球員的訓練強度和對新技術的研究驅動,這就如同現在日本的進步客觀也能促進中國的提高。
劉國梁之前提到過日本新成立的 T聯賽,甚至應邀參加了該聯賽的揭幕戰。對日本聯賽的組織和商業模式,劉國梁是大為讚歎的,也是驚心的,這也更堅定了他要全面開放乒超的思想。
就在中國限制外援登陸乒超的時候,很多韓國高手,包括中國台北、中國香港選手去了日本參加了T聯賽。鄭榮植、庄智淵、林昀儒、黃鎮廷,而這些人本來是嚮往中國乒超聯賽的,正如全世界籃球運動員嚮往美國NBA,現在卻被日本聯賽吸引,不得不說這是中國乒乓資源的損失和浪費。
劉國梁是有大目標的。他的理想是打造世界第一聯賽。只有當乒超聯賽能成為真真正正的第一聯賽,才能中國的乒乓球水平相匹配。運動員的價值並非只是去拿奧運金牌這一件事兒可做。用劉國梁的說說,奧運金牌就那麼幾個人去,剩下的這些人怎麼辦?只有具備了真正的一流的的商業聯賽,他們才能更有動力更好練球。所以,他必須具備更大的開放心態。他不得不這樣做,他只有這樣做。而他如果做成了,全中國的乒乓球運動員都會感謝他,全世界的乒乓球運動員也會感謝他。
劉國梁同時承認了想要達到這一目標難度將更大。單單依靠個人人格魅力不足以實現,還需要做太多太多的事情,而取消限制外援,只是其中一項,也是他必須要做的一項,義無反顧、別無選擇。
雖然我不想再誇劉國梁,但又不得不誇。他,的確是一個大戰略家!他,也的確在做乒協應該做的事兒!這個「不懂球的」胖子的腦袋裡,想的事兒也最累,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