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百兩銀子買下大觀園,一個退職的縣令有這麼好的運氣?

三百兩銀子買下大觀園,一個退職的縣令有這麼好的運氣?

作者:金滿樓

《隨園詩話》中,乾隆時期的大才子袁枚有過這樣一個論斷,說:「(《紅樓夢》)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余之隨園也。」

那麼,袁枚所說是否有幾分依據呢?其所說的隨園,又是如何個情況呢?這個卻需要考辯一番。

袁枚,字子才,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入翰林院,散館後相繼在溧水、江浦、沭陽、江寧四縣為知縣。

然而,做官七年後,33歲正值當打之年的袁枚卻覺得自己並不適合官場,隨後他辭去官職而在南京買下一個院子,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

袁枚買下的這座園子雖然只花了300兩銀子,但從歷史上說,還有有些來頭的。

三百兩銀子買下大觀園,一個退職的縣令有這麼好的運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原來,在康熙年間時,這個園子原是江寧織造曹璽、曹寅家族居所的一部分,其祖孫三代在此生活了約60年。

然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時,曹家因為虧空等原因被罷職抄家,此園於是轉到了繼任江寧織造的隋赫德手裡,曹家花園也就成了「隋園」。

然而,隋赫德也沒有風光多久也被罷職,新來的江寧織造也沒有在意這座園子,於是隋園遂逐漸成為荒園。

乾隆十三年(1748年),袁枚在將此園以極實惠的價格買下後,因為他打算在此長住休養,所以費了不少心思將園子修整一新,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隨園。

當然,袁枚在《隨園詩話》(卷二,道光四年刊本)中的那個論斷也有瑕疵,比如其前文所述:

「康熙間,曹練(楝)亭為江寧織造,……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余之隨園也。」

曹練亭即曹寅,字子清,號楝亭,「練」字當為「楝」字之誤;至於他說曹雪芹為曹寅之子,這個就起碼差了一倍了,因為曹雪芹實為曹寅的孫輩。

事實上,《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本人其實也到過袁枚的隨園,兩人曾有交遊。大概也正是《紅樓夢》文名興起時,袁枚也不無自豪的記了這麼一筆吧!

三百兩銀子買下大觀園,一個退職的縣令有這麼好的運氣?

當然,除了袁枚外,其他人也有認為大觀園即隨園的。如袁枚的友人富察明義在《綠煙瑣窗集·題紅樓夢》 詩前小序中云:

「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寧織府,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惜其書未傳,世鮮知者,余見其鈔本焉。」

與袁枚有過交往的裕瑞在《棗窗閑筆·後紅樓夢書後》中也說:「聞袁簡齋家隨園,前屬隋家者,隋家前即曹家故址也。約在康熙年間。書中所稱大觀園,蓋假此園耳。」

近代名人胡適一度迷上紅樓夢,其在《紅樓夢考證》中也認為:「袁枚在《隨園詩話》里說《紅樓夢》里的大觀園即是他的隨園。我們考隨園的歷史,可以信此話不是假的。」

袁枚在乾隆朝與趙翼、蔣士銓並稱為「三大詩人」,其著作等身,文名滿天下,當時又與大學士紀昀(紀曉嵐)並稱「南袁北紀」,世人尊稱為「隨園先生」。

三百兩銀子買下大觀園,一個退職的縣令有這麼好的運氣?

「隨園先生」自號「隨園老人」,其於82歲去世時,在隨園裡生活了近50年。

除《小倉山房詩文集》、《子不語》、《小倉山房尺牘》等作品外,袁枚有一系列的隨筆即冠以「隨園」之名,是為《隨園詩話》、《隨園食單》、《隨園隨筆》、《隨園尺牘》等。

之後,其族孫袁起有亦著有《隨園圖說》、其孫袁祖志有《隨園瑣記》,這使得隨園系列幾乎成為一文化現象。

袁枚去世後,其子孫繼續經營隨園,由於後者名氣越來越大,吸引了很多官場人物及文人雅士前來造訪。袁祖志在《隨園瑣記》中的記載:

「典試提學以及將軍、都統、督、撫、司、道,或初蒞任所,或道出白門,必來遊玩,地方官即假園中設筵款待。

遊園之人,以春秋日為多,若逢鄉試之年,則秋日來游之人,更不可勝計算。

緣應試士子總有一、二萬人,而送考者、貿易者,又有數萬人,合而計之,數在十萬人左右。既來白下,必到隨園,故每年園門之檻,必更易一、二次。」

三百兩銀子買下大觀園,一個退職的縣令有這麼好的運氣?

試想,每年園中門檻都要換上一兩次,這等「踏破門檻」的盛況也就可想而知了。據記載,近代名人中,如林則徐、李鴻章等都曾到隨園拜訪過。

然而,在太平軍攻下金陵後,隨園的繁華也就此戛然而止。在天京被圍困的數年中,隨園亭閣被破壞殆盡,因為城中糧絕,隨園甚至被開荒種糧。

於是乎,所謂「隨園」,也就此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坑爹史冊 的精彩文章:

《妖貓傳》中笑個不停的空海法師,他究竟是何方神聖?

TAG:坑爹史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