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樂視摘牌已成定局 樂融單飛布局AIOT能否產生裂變?

樂視摘牌已成定局 樂融單飛布局AIOT能否產生裂變?

近日,樂視網股票宣布停牌。樂視網在停牌後,深交所需要在15個交易日內決定是否中止樂視網上市。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目前,樂視網的財務狀況堪憂,摘牌退市或成定局。

為了更好的發展電視業務,樂融在5月7日於北京召開了品牌戰略發布會,新品緊扣AI人工智慧,包括智能系統、應用場景、功能應用等層面,意欲藉助AIOT的東風再續輝煌。

樂視摘牌已成定局 樂融單飛布局AIOT能否產生裂變?

同時,LeTV電視中文品牌正式由樂視更名為樂融。該品牌定下了年內衝擊互聯網電視第一陣營的目標。樂融董事長劉淑青在會上表示,樂融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產品端的投入研發和與用戶的互動,希望今年能達到100萬台以上的銷量。

樂融單飛品牌更換 欲借新品盤活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彩電零售量同比減少了二點七個百分點,零售額更是同比降低了十一點四個百分點,國內彩電市場銷量下滑明顯。在整體大環境低迷的情況下,樂融此時所發布的超5電視又將憑什麼來盤活電視業務,再創佳績?

據了解,樂融致新系原樂視電視運營主體。2018年,融創通過拍賣的方式獲得了樂融致新的控股權,持股比例合計達到46.05%,樂融致新不再納入樂視網合併財務報表。剝離後的樂融致新被納入了融創文化板塊。樂融LeTV超級電視此次推出超5系列與樂融Y系列新品電視,以互聯網智能科技引領者的身份來定位品牌,全面布局AIOT生態,欲借新品盤活市場。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表示,面對新時代的消費者,包括互聯網電視品牌在內的企業想要獲得認可,拉動產品銷量,不僅要做好產品轉型升級,還需打造差異化的功能或賣點來吸引更多用戶。

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大尺寸、超高清以及融入了AI人工智慧的電視產品已成為市場主流。健康需求也成為了了用戶普遍關心的問題,此次樂融LeTV推出的超5電視採用了「凈藍」技術,從物理光學上解決藍光傷眼難題,針對背光LED晶元的藍光主波長峰值,從普通的447.5~450nm偏移至457.5~460nm之間,從根源上減低短波長藍光傷害,讓長時間觀影不致疲勞和傷眼。

樂視摘牌已成定局 樂融單飛布局AIOT能否產生裂變?

同時,樂融「凈藍」技術更同時獲得了德國萊茵Tu?V、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三大權威機構健康護眼認證。

目前,大部分高端電視所配備的HDR10以及MEMC運動補償技術也都在超5電視上得以體現。在音質上,超5電視採用跑道型設計,具備更高的聲壓級,在低能量消耗的同時獲得更高的發聲效率,更透徹的音頻解析,更鮮明的聲音層次。它還採用了新一代A73架構Mstar6A848專業電視晶元,支持2G+16G大存儲,無論是觀看超清4K視頻或是玩大屏遊戲,都可以獲得流暢的操控體驗。

眾所周知,智能家居運行的全鏈條都需要強大的信息系統做支撐,穩定快速的網路環境是剛需,而5G時代的到來,讓智能製造的實現成為可能。為了更好的發力智能家居市場,樂融計劃將全新打造一個開放的萬物智慧物聯平台——EUI+AIoT=EUIoT。EUIoT賦予電視連接智能設備和非智能設備的能力,如果用戶家裡已經有了智能設備,可以直接自動聯入電視的EUIoT平台,而對於非智能設備,已有傳統家電只需要購買指定品牌的智能插坐或智能紅外遙控設備,即可自動聯入電視的EUIoT,實現全屋互聯。

樂視摘牌已成定局 樂融單飛布局AIOT能否產生裂變?

筆者認為,樂融單飛品牌更換後,電視行業的新一輪激烈競賽即將開始。曾經樂視電視憑藉軟體收費、硬體免費的邏輯發展壯大。這種創新的商業模式一直備受業內認可。對樂融致新而言,雖然互聯網電視的風口已經過去,市場競爭更為激烈,Letv品牌還在,樂融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推動品牌溢價的空間還是有的。樂融能否通過以全場景的開放式智慧平台為依託,依靠硬體+軟體+內容+平台的發展模式來佔據行業的制高點,未來值得關注。

後互聯網電視時代 品牌路向何方?

受互聯網思維影響,除樂視、小米等少數互聯網電視企業外,不少互聯網電視企業僅進行線上渠道布局。但除了價格優勢外,互聯網品牌的影響力卻難以與傳統電視企業相抗衡,這幾年的過招間敗下陣來。

硬體免費+內容付費的樂視模式,的確促成了互聯網電視行業的快速發展,這樣的發展模式被眾多企業爭相效仿。然而不斷被拉低的均價,也成了壓倒不少中小電視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樂視電視的市場份額佔比出現大幅下滑時,中小互聯網電視廠商除了需要面對小米、PPTV對市場份額的蠶食外,其生存空間也不斷受到傳統電視企業的擠壓,促成了互聯網電視行業的重洗牌現象。

樂視摘牌已成定局 樂融單飛布局AIOT能否產生裂變?

互聯網電視的「價格戰」策略,與當時企業缺乏傳統彩電在渠道和售後方面的優勢與經驗有關。在缺乏技術積累的情況下,樂視當時選擇硬體免費+內容付費的模式切入彩電市場,樂視也憑藉這種模式快速切入市場,成為互聯網電視陣營第一品牌,這種模式也很快被微鯨、暴風、看尚等後繼者所效仿。面對版權內容的爭奪,無疑大幅加劇了電視企業的成本支出。樂視電視以內容收入反哺電視硬體的模式不久宣告破產,互聯網電視品牌開始轉換思維方式,思考其它的突圍方法。

隨著華為、一加等手機企業宣布將入局電視領域,已脫離樂視系的樂融致新發布新產品,互聯網電視行業或將迎來第二輪競爭。互聯網電視需要採取怎樣的策略來拉動彩電行業的良性發展,是每個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在國內彩電市場中,消費者可以看到「價格戰」已趨於常態化,企業的價格變化多來自對自身戰略的考量,每家企業的價格戰都有階段性的策略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彩電品牌不會用降價的方式來吸引用戶,更多的是以通過加強產品品質來提升品牌溢價。

筆者認為,雖然價格任然能吸引消費者在產品面前停駐片刻,但包括互聯網電視企業在內的彩電品牌需要通過結構升級,優化產能等方式來提高利潤才比較穩妥。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可借鑒進口品牌,採用名人效應、利用技術差異、品牌標籤或能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吸引消費者購買,同樣也能拉動利潤的增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網 的精彩文章:

realme快閃店活動新德里火爆開幕 ,realme 3 Pro受年輕消費者青睞
外媒點贊:OPPO Reno10倍變焦版獲外媒高度認可

TAG:天極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