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外國學者奉為先驅的中國女人,要不是生在乾隆年間,她會是博士

被外國學者奉為先驅的中國女人,要不是生在乾隆年間,她會是博士

古代女子地位不如男性,許多男性能從事的職業,女性都不能從事,女性能做最多的就是手工業、飲食業。然而凡是都有例外,偶爾就會出一些水平特別高的女性,詩詞歌賦超凡脫俗的就不必多說,厲害的是在科學方面的貢獻,堪稱一行先驅。乾隆時期的王貞儀就是這麼一個先驅,身在大明期間,卻學貫中西,科學方面的成就令外國人都驚嘆。

王貞儀祖籍安徽,祖父王者輔是個學識淵博的學者,最是精通曆算。在祖父的影響下,王貞儀對籌算研究也特別感興趣。祖父留下的75櫥藏書,成為她成長的橋樑,也為她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其中最令王貞儀感興趣的,除了籌算之外,還有天體運行規律,這也成為她後來研究的一大課題。

(約翰·納皮爾和他的《奇妙的對數表的描述》)

19歲時,王貞儀就開始做科研,強悍的程度,甚至能補充17世紀數學家納皮爾發明計演算法的缺漏。本人自行總結出《勾股三角解》、《術算簡存》等著作,令國人更加清晰了解算數,也更輕易解決一些科學上的計算。

憑藉強大的計算能力,王貞儀在後來投入到天文研究上時,寫到「對於宇宙空間來說,任何地方的人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因此,地球應該沒有嚴格的上、下、側、正之分。」重力學、空間學,雖然外國已經有提出理論,但王貞儀這種思想相比其他國人還是有點太超前。

王貞儀還寫下《月食解》、《盈縮高卑辯》、《經星辯》、《黃赤二道解》等等著作。用算盤硬生生算出天體運行軌跡,在依靠大量數據支撐事實,王貞儀在那會絕對算得上是女博士水平。

可惜,這麼一個才女,29歲就早早去世了。2000年的時候,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還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顆小行星。

其實更可惜的是,清朝對於王貞儀的著作並不是很看重。

王貞儀出生到去世的時間,正好是乾隆晚年,王貞儀去世時,乾隆還是太上皇。乾隆時期國人思想封閉嚴重,高高在上的大帝,將所有先進科技都是為洪水猛獸,明朝遺留的科技樹被砍倒不說,原本發展不錯的工藝,不少發明家都險些因為發明超前而鋃鐺入獄。

乾隆晚年可以說是最為嚴重的,由於洋人對於清朝不夠恭敬,不肯下跪、自稱臣子,以至於乾隆封鎖一切對外交流,最終導致滿清與外界徹底脫節。

更為令人難堪的是,清朝不少的好東西,高層不屑用,卻成為外人發展的手段。像《海國圖志》,流入日本人手中之後,幫助日本快速崛起。然而這麼好的東西,在清朝那會卻差點因為在國內賣不出去而失傳。

..............................................................................

擁有唐朝製造工藝,為何豐臣秀吉慘敗給大明?明朝科技你真懂嗎?

西方人近代一舉動,令日本人殺光山間的「神」,結果卻後悔至今

不輸金箍棒的隨心鐵杆兵,原主人死後,這件兵器被誰取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子小白 的精彩文章:

一句話、六個賊,直接道出六耳本相,如來一話在明顯不過!
明朝最神奇的女子,失去皇后之位後奪回,當過皇太后卻又跌回太后

TAG:公子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