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盆含畫意 景蘊詩情——張延信盆景藝術

盆含畫意 景蘊詩情——張延信盆景藝術

盆含畫意 景蘊詩情 ——張延信盆景藝術

本文由李國賓推薦,選自「A盆景網」,版權歸原創作者A盆景阿默所有

張延信,號逸景齋主人,現為中盆會理事、中國盆景高級藝術師、(BC I)國際盆景協會中國委員會會員 ,濟南市盆景藝術促進會副會長。1954年1月17日生於山東省濟南市,1972年參加工作,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審計師、中國註冊會計師。

張延信先生自幼受齊魯文化的熏陶,對中國傳統文化懷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對中國的山水畫、雕塑、攝影情有獨衷。1982年偶得徐曉白、張文龍、趙慶泉合著的《盆景》一書,從此與盆景藝術結下不解之緣。開啟了探討盆景藝術的漫長之路。通覽各種有關盆景藝術書刊、雜誌,於1985年創作盆景處女作——《竹下尋幽》,並著手研究國內及日本、台灣有關盆景資料,梳理盆景創作理論知識。

2007年第一次參加山東省城市園林綠化博覽會盆景展獲得成功,至今共獲20多個獎項,其中金獎3項,銀獎11項。應《花木盆景》和《中國花卉盆景》雜誌社邀請,發表5篇盆景創作札記。接受《盆景世界》微媒體的邀請,發表了《林泉禪靜》創作札記及獲獎的部分作品。

2018年濟南電視台對張延信先生的盆景藝術給予了兩次電視專題報導,同時濟南時報、濟南商報、梨視頻等媒體也給予了報道。他認為,提高盆景創作藝術的境界,達到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必須認真學習儒、釋、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努力提高作者的文化內涵和藝術修養,真正理解感悟盆景藝術創作之「道」,達到對盆景的創作是由內心而發,才能創作出具有意境美的藝術之作。

為此,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詩、書、畫、印學習和研究,飽覽自宋、元、明、清到近現代各大家的山水畫作和畫論著作,探索中國繪畫各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變化和藝術風格。系統學習《中國畫論》《林泉高致》《芥子園畫譜》《詩韻》等,經過10多年不斷的理論學習,確定借用元四家的平遠、闊遠法,來表現具有疏野、簡淡、超脫、空寂、具有文人品性、情趣的風格作為自己盆景藝術研究方向。

2018年運用闊遠法創作《泊舟遠眺》、《春江待舟》,2019年創作了《寒林闊野》。運用一水兩岸的闊遠法構圖,中間大面積留白的表現手法形成水面,闊遠山水盆景的主要特點被表達出來。水面極致的靜,空曠的闊野恰到好處。表現倪雲林畫風寂寞的境界,寂寞到超越塵世,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以寂寞贏得盆景藝術的升華,令人無比神往,具有一種空谷幽蘭的大氣場,是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

精彩回放:

中國盆景歡迎您!

隨時欣的盆景展覽館

弘揚盆景文化,交流盆景技藝!

欣賞盆景藝術,分享快樂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盆景 的精彩文章:

首屆中國華東地區盆景精品邀請展製作集錦
徐紹明金彈子盆景?欣賞

TAG:中國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