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銀票就是一張紙,為何民間無人仿造?看看這幾個字,誰能造?

古代銀票就是一張紙,為何民間無人仿造?看看這幾個字,誰能造?

說起古代的貨幣,金、銀是最常見的,但金、銀也有一個極大的缺點,就是交易額大的時候,不方便攜帶。為解決這個問題,北宋時期,古人發明了「交子」,說白了就是我們熟悉的銀票。眾所周知,古代的銀票說白了就是一張紙,古人沒有先進的防偽技術,那偽造一張銀票豈不是「輕而易舉」?

這種動動手,造造假,就能富甲一方的事,起了歹心的人怎麼能坐得住?可能許多人想不到,古代極少發生偽造銀票的事情,不是不想,而是造不出來。其實在最初的時候,銀票出現之時是有人偽造銀票的,可是隨著之後的防偽技術的高明,也就很少有人偽造,那麼古代的銀票究竟是用什麼作為防偽標誌的呢?

1、朝廷嚴格控制製造銀票的原材料。不同的時期,銀票的製造材料是不同的,比如宋朝採用的是「楮皮」川紙、明朝採用的是桑皮紙等,這些原料的製造工藝在當時是十分複雜的,因此很難被仿造。此外,除了特殊的機構,這些原料是被明令禁止生產的。沒有原料,你怎麼去造假?源頭上解決問題。

2、銀票上複雜精美的圖案。圖案可以說是最早的防偽標識之一了,古代銀票上的圖案頗為複雜,採用雙色甚至多色的套印方式來防偽,每一層用不同顏色進行層層疊加,銀票做出來被晾乾之後,根本分辨不清上面的顏色是如何組合而成的。清朝時,更乾脆把整個龍的圖案印上去。造假者想要模仿?沒點硬技術只能幹看。而且銀票的票版每1到2年就會變換一次,可能你前面的還沒仿造出來,官方已經宣布淘汰了。

3、印記籤押。這個強大技術,早在北宋的時候就已經出現,當時主要用於銀票流通時。北宋時的西南地區,已經出現了專門為商人們保管巨款的「銀票鋪戶」。存款人把巨款存入「銀票鋪戶」里,再以印有「印記籤押」的銀票為憑證來取錢。這種「印記籤押」,或是特殊圖案,或是銀票上隱藏的特殊簽字,一般極難模仿,因此長期信譽良好。

清朝官府發行的紙鈔,先要由各省布政司簽上印記,然後各府各縣陸續蓋印,最後錢莊再加上印記,連續輾轉之後,這才得以在民間發行。雖說手續繁瑣,卻也可以最大程度杜絕造假。

最主要的一點,偽造銀票刑罰極重,打擊假幣,歷朝歷代絕不會手軟,在出土宋代的鈔票上可見有「偽造者處死(斬)」的文字。畢竟賺錢就是拿來花的,如果連命都沒了要錢何用了,這種風險不是什麼人都願意冒的。

如有錯誤,還請指正,謝謝!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秘聞趣事 的精彩文章:

抗戰時期,國軍軍官為啥都戴白手套?你看看作用有多大!
觀音菩薩身邊那個女童,來頭到底多大?赫赫威名,不要意外!

TAG:歷史秘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