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孩子總是拖拉磨嘰?不打不罵,這個方法幫助他克服

孩子總是拖拉磨嘰?不打不罵,這個方法幫助他克服

作為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肯定最頭疼的是孩子辦事情拖拉磨嘰,尤其是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看著孩子拖拉磨嘰很是心煩,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長時間下來,家長心急火燎孩子卻不知所措,搞得家庭氛圍很是緊張。那麼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

1、沒有換位思考

作為家長來說,做事情肯定是雷厲風行,自己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就會立馬行動。其實家長做事情會很快的付出實際行動,也是經過了長時間的訓練的。或許是因為經過社會的洗禮之後做事情才會變得有效率。而且家長看待孩子做事情拖拉磨嘰,可能是因為家長站在成年人辦事情的角度看待的。以成年人的辦事情的速度去衡量孩子辦事情的速度。這樣未免有點勉強孩子了。孩子是一個未成年人,做很多事情需要尋求指導或者才第一次建立自己的規劃路線。於是,在家長的眼裡覺得孩子在拖拉,在磨嘰。很多情況下孩子是有自己想法的。家長應該給孩子充分自我思考的時間。家長也要換位思考,用未成年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辦事情的能力。

2、丟失自主性

在我們父輩還是孩子的時候,家庭肯定有很多兄弟姐妹,而且那時候全民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所以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都是你爭我搶的。那時候的孩子自主性很強,不勞動就沒有飯吃。所以孩子們下地幹活和幫助家裡幹家務都是積極又主動的,沒有一個人去監督他們,那時候的孩子自主性都很強。

現在社會大家都不愁吃,不愁穿了。但是問題是現在孩子卻丟失了自主性。現在的孩子不會幫著家長幹家務。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幹家務會用金錢來誘惑孩子。之前看綜藝節目《變形記》裡面的一個情景就是:爸爸想讓孩子幫忙去倒杯茶,孩子說一千元一杯茶。爸爸為了去鍛煉孩子就答應了。想想自古以來,孩子去給父母斟茶倒水不是應該做的事情嗎?怎麼變成了爸爸的請求了呢?不得不說現在經濟生活條件好了,孩子的自主性真的變的很差。其中,也包括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變差,學習就必須買輔導書或者上補習班。那在校外上了補習班,學校里老師的意義又何在?孩子在學校不主動去學習,去專研。一味地靠輔導班的存在。我想這樣的孩子學習也不會成功在哪裡去!

3、缺乏條理性

有些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都沒有一個計劃,這是因為缺乏條理性。比如:明天需要上課用的書本,有的孩子就不會提前整理好;明天要考的試,孩子不會提前整理文具;自己的衣服也不會整理,外套和褲子亂揉成一團;寫作業也不知道該先寫哪一門;問老師題也不會挑重要的問。這些細小的事情,其實就是說明孩子做事情沒有條理。他不知道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或者說對於一件事情沒有自己的計劃。而且這些事情有些家長覺得太細小了,讓孩子自己做就是浪費時間,於是家長就會越俎代庖的,幫助孩子整理書包,整理衣物等等一些事情。其實家長不給孩子實踐的機會,孩子就鍛煉不出對於事情所缺乏的條理性。

那麼怎麼去改變孩子做事情拖拉磨嘰的毛病呢?

家長應該明白的兩個道理:其一、給孩子做出判斷與選擇的機會,培養孩子負責的態度。其二、不利用語言貶低孩子。

01、給孩子做出判斷與選擇的機會

現在很流行"打卡"這個詞,通常是指網友去一些名勝古迹之後,拍照片發朋友圈。告訴家人朋友我來過這個地方。家長也可以模仿這個模式讓孩子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進行打卡。打卡的方式會讓孩子很有成就感。也可以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時間。

3- -6歲上幼兒園的孩子,父母可以製作一張帶有圖畫的表,上邊畫---自己穿衣服,刷牙,吃飯,穿鞋,整理書包等瑣碎的事情的圖案。孩子每自己完成一項就打一個大紅色的√。至於事情的先後順序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當孩子看到父母表揚的大紅√時,孩子做事情就有了成就感。時間長了孩子也就自己獨立了,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自己的選擇了。給孩子機會讓孩子去鍛煉才是家長應該做的事情。家長應該相信孩子慢慢可以自己做好的。其實,孩子之所以變得依賴是因為家長左右了孩子的思想,孩子沒有選擇的權利與發言的機會,他就失去了做下去的信心。當然,當孩子對於簡單事情的習慣已經形成的時候,家長就要考慮去更換打卡的圖表了,應該針對孩子的年齡以及孩子的表現來調整。讓孩子對於打卡這件事情保持新鮮感,讓孩子感覺到成長是有方向的 ,不是毫無章法可言的,這樣孩子才能在打卡這件事情上堅持下來。因為小孩子喜歡無窮無盡的新鮮感。

對於已經上小學的孩子來說,讓他參與比新鮮感更讓他感興趣。所以這時候家長就要讓孩子自己來製作打卡表了,當然家長要輔助孩子去填寫打卡的內容。這時候就可以告訴孩子,每完成一件事情你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或者蝴蝶的貼畫給貼上去。這時候孩子對於打卡表就有了喜愛之情了,因為自己喜歡的貼畫代表了自己獲得了更多的成就感。這種方法對於10歲以下的孩子特別適用。

其二、不利用語言貶低孩子

人都說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其實是說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由於父母的個性化差異教育出來的孩子也不一樣。有些父母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就會一味的責怪孩子怎麼那麼笨,會對孩子說:"我怎麼有你這麼一個笨蛋孩子呢?簡直笨死了,我怎麼會有這麼豬的一個孩子呢?甚至於出手打孩子。用各種惡俗的詞語去中傷孩子,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徹底喪失對於做事情的熱情。其實,這一類家長不知道孩子是需要鼓勵的。相反,聰明的父母會誇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孩子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就會豎起大拇指告訴孩子你很棒。在爸爸媽媽眼裡孩子永遠很優秀。有時候當孩子做錯事事情的時候,也只是告訴孩子這件事情你做錯了,不應該這樣做,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你要注意了。在生活中也是更多的鼓勵孩子去做事情。不要怕犯錯,重要的是知錯就要改正。這樣才不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最主要的是孩子家長不能用世俗的語言去謾罵孩子,這樣對於孩子的教育樹立及其不好的影響。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尤其在生氣的時候不要罵髒話。家長說的一句髒話,孩子就會記在里,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一不小心罵給家長。這時候家長可就是真的"言傳身教"了。千萬種貶低孩子的語言都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強烈打擊,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的拖拉磨嘰都是有原因的,家長可以參考以上的方法去開導孩子,想要孩子改掉拖拉磨嘰的毛病,家長就應該在孩子身上付出時間與精力,孩子就會給家長帶來回報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說事 的精彩文章:

好學生、差等生、小機靈鬼,三種媽媽教出三種孩子,你是哪種?
新生兒為什麼要留腳印,背後這些原因,准爸媽們都來了解下

TAG:母嬰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