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閩南真正的海洋之門,在這裡!

閩南真正的海洋之門,在這裡!

今天,九龍江早已不再成為交通的障礙。在江口的一片汪洋中,廈漳大橋銀白的身影橫跨而過,連通著廈門的海滄和漳州的龍海,如果嚴格按照橋上高速公路限速行駛,汽車要在橋上「流連」近10 分鐘才能重新回到陸地。大橋南段,有一個名為「海門島」的出口,門可羅雀,幾乎沒有車輛在此減速並開啟轉向燈。

閩南真正的海洋之門,在這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攝影:鄭亞裕

梭形的海門島不大,也不起眼,直到有一次從廈門走水路途經海門島上溯至海澄,我才發現它的奧妙。

船從廈門島出發西南行,蛇形繞過鼓浪嶼和已經被集裝箱與貨運碼頭包裹的海滄東南岬角,進入九龍江口的寬闊水面,風浪開始變大,輕盈的快艇飄搖得越來越厲害,陸地上能擰出水來的霧氣到了這裡就化作細密的雨滴。無法驗證腳下的水是咸是淡,但這確實是進入了海洋的感覺。

向南幾乎橫跨了整個寬廣的九龍江江口,到了幾乎緊貼南岸的位置,船才拐彎向西,開始沿著龍海一側的江岸溯江而上。右側,汪洋一片;左側,岸上的山坡、林地、人家清晰可辨。到了此處,風浪帶來的搖擺比剛才便小了很多,好像從海洋又回到了江河之中。海門島很快進入視線。沒有什麼奇特的景緻,只是一個安靜地立在水中的小山坡,順勢托舉著飛跨南北的廈漳大橋。

閩南真正的海洋之門,在這裡!

攝影:陳海山

繼續西行,我忽然理解了古人為何管這座不起眼的小島叫作「海門」。海門島西端,一條長長的沙壟像尾巴一樣延伸出去,與上游的大塗洲、小塗洲相去不遠。這是一道沙洲帶,上游與九龍江三角洲的主體緊密銜接,由於海門島的阻擋,此處水流比較緩慢,又不易遭遇海潮的衝擊,因此沙洲便長長地延伸出來,直抵海門島。江南岸與沙洲帶之間的航道窄而淺,與在內河行船無異,完全不再有先前的海中飄搖狀——海門島切分了河與海的觀感,在地圖還不普及的時代,這座小島或許就是駕船遠航的人們心目中的海洋之門。

巧合的是,與海門島相對的南岸陸地也正是平原與山地的過渡地帶。海門以西,九龍江南溪兩岸分布著平野與田園,坐落在這裡的浮宮、東園和海澄鎮東部構成了龍海境內的袖珍糧倉;海門以東,綿延的山擋住了海,把小平原包圍在內。船行至海門島上游(西側)的大塗洲附近時,當地人指著岸邊密布著紅樹林的灘涂給我看:一條已經衰朽的船體斜躺在淤泥中,把水流導引向水道中心。20 世紀20 年代末,出自岸上浮宮鎮霞郭村的華僑領袖郭美丞帶頭出資購置了一艘廢棄的3000 噸級巨輪「鎮東號」,拖到這裡以一個合適的角度鑿沉,深扎在河灘中的高大船體起到分水的作用,避免江水與海潮直接衝擊早已脆弱不堪的浮宮段堤岸。近一個世紀過去,船身雖已朽壞,但船的骨架依舊在兢兢業業地盡著阻水之責。

閩南真正的海洋之門,在這裡!

攝影:簡銀蕉

不過,古人對海門島的觀感認知畢竟有所局限。海門島卧居於九龍江入海口寬闊的「腹腔」部位,而且偏居南側,與北岸相距甚遠。從軍事地理的角度看,海門島並非絕佳位置——古代的軍事家比文人更懂得尊重地理環境的客觀性,所以,他們並未沉浸於「海洋之門」的奇思妙想中,而是在海門島以東的一個與廈門島相望的岬角處,建設了一個控扼江口的要塞。

此地原名嶼仔尾,位於九龍江口南側,背靠南太武山尾端的崎嶇海岸。站在海邊,廈門島上的樓宇和山丘彷彿觸手可及,在高樓廣廈的襯托下,對岸的胡里山炮台顯得十分矮小而不起眼。

嶼仔尾炮台(又稱南炮台)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春,與廈門的胡里山炮台互為照應,人稱「姐妹炮」。時值鴉片戰爭爆發之際,清政府為加強海防大築工事,九龍江口的戰略價值開始備受重視。此後隨著洋務運動的深入,炮台上的裝備日益升級,光緒十七年(1891 年)南炮台改裝先進的德國造克虜伯大炮,計有主炮一門,副炮三門。

閩南真正的海洋之門,在這裡!

攝影:馮木波

南炮台並非只有一個堆高的基座,它其實是一個像城堡一樣的綜合性防禦據點。紅色岩石砌築的城牆異常厚實堅固,強勁的海風帶著常年氤氳的水汽把外牆吹蝕出刀割般的橫紋,卻一點未損其強度。牆內,堆高的炮座與城牆之間還有著複雜得像戰壕一樣的工事,所以雖然城內狹小,但上上下下的階梯也很容易讓外來者短暫迷失。

炮台旁高大的燈塔表明,這裡在地理上確是一個重要的海岬。各色船隻落錨在炮台外的避風水域上等待碼頭泊位的流轉,遠看密密麻麻,需要進出港的巨輪則循著此岸與彼岸之間的一條並不寬闊的水道往來。無論是晚清時代外來列強的鐵甲軍艦,還是今天滿載貨物的遠洋巨輪,要進出廈門灣和九龍江入海口,都必須從這條被巨炮射程所覆蓋的航路通行。閩南真正的海洋之門,在這裡。

許多研究者喜歡強調廈門島的海陸樞紐地位。的確,廈門島遙望大陸、控扼港灣、鎖閉九龍江口的戰略位置實在太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正因為有了南炮台這樣的地理要衝與之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海陸形勝,才讓處在這個體系中心位置的廈門島更多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閩南真正的海洋之門,在這裡!

攝影:鄭亞裕

在明清兩代數百年時間裡,閩南地區的人地關係始終圍繞著出海與防海這對矛盾展開。

明初,防海更多側重對外來力量的抗拒,防海要塞多位於陸地與海洋真正的邊緣。此時,國家權力尚強,通過嚴厲的律令和執法基本能夠保證國對民的強力控制,所以「御賊」功能是不需要列入防海任務的。

因而,雖然坐擁九龍江口的完美地形,但龍海境內最早出現的防海之所其實不在這裡,而是在南太武山東南面的隆教海岸。隆教是龍海的極東之地,這裡背靠山麓、面朝台灣海峽——這才是真正的海洋,與宜居的內陸水濱完全不同——冬春時節,一山之隔的漳州和廈門溫暖濕潤,這裡的烈風卻能吹得人腳下不穩,渾身冷透。

閩南真正的海洋之門,在這裡!

攝影:鄭亞裕

隆教的鎮海衛是明初四大海防衛所之一,衛城建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用卵石與條石壘砌而成,周長873 丈。現在尚能看見東西南北四座城門的遺存,城垣範圍之內,依地勢所建的高高下下的街道據說還保留了舊時的格局,但民居與衙署等建築早已沒有了明代原物。

鎮海衛城並非直接選址在毫無特色的海邊,而是正好控扼在一個三岔部位,南側有一條細長的海岬突出陸地、插入大海。這個名為「鎮海角」的海岬地形崎嶇,頸部低而狹長,末端則高而寬大,形似山脈,故又有「旗尾山」之名。這座「山」是一個天然的地標。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東海和南海從宏觀上說是以台灣海峽為區分的,但如果刨根問底,一定要具體到分界的點位坐標呢?地理學家給出了標準答案:鎮海角的終端與台灣島上濁水溪入海口的連接線,就是東海和南海的分界線。

閩南真正的海洋之門,在這裡!

攝影:王友學

對於追求風景和情調的遊客來說,號稱「小墾丁」的鎮海角能夠很好地滿足你對奇幻之境的想像。經過一段看似山重水複的跋涉,爬上最後一個高坡,鎮海角用一片寬敞的草場迎接著來客,有一些悠閑的牛在上面吃草。草場盡頭,藍天映襯下,一座紅白相間的燈塔筆直樹立,背後則三面為蔚藍的海洋所包圍,如果陽光足夠明媚,則眼前的一切景物都會散發出鮮亮的色彩,組合成一飽和度爆棚的畫面。

高飽和的暖色調場景更易使人心情愉悅、幸福感提升。所謂「浪漫」的感覺,或許就是這種滿足感的體現吧。

文字根據線上傳播方式對原作有所刪改。

撰文:許君達。內容來自:《風物中國志.龍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