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父親更容易影響女兒的擇偶觀?有個行為惡劣的爸,還不如沒有爸啊

父親更容易影響女兒的擇偶觀?有個行為惡劣的爸,還不如沒有爸啊

父母的表現會影響孩子對家庭的態度,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身邊的人,即便成年了身上也總是留著原生家庭的印記。

成長於幸福家庭的孩子似乎總是要比童年不幸的人,更加樂觀、自信,對生活更有期待和希望。

但是,什麼才是「幸福家庭」呢?

一定要是爸爸媽媽都在的完整家庭,才能算得上是幸福嗎?

父母們的存在,到底是以怎樣的方式塑造了兒女的性格的呢?

關於這些細節問題,隨著心理學家的研究逐漸積累了一些更為具體的結論。

最近發表在權威雜誌《發展心理學》上的一個研究顯示,

相比於缺席,父親惡劣的行為對女兒今後的婚戀觀影響更大:

會讓女兒對異性的期望降低,最終影響到她們的性行為,更容易陷入各種短暫的性關係中。

這個結論讓很多人都很驚訝,因為照此推論,對很多孩子尤其是女孩來說,想要在成年之後對家庭婚姻保持樂觀和積極,有良好的判別能力,有一個行為惡劣的爸爸,還不如沒有爸爸....

這個研究,是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Danielle DelPriore教授主導完成的。

他們招募了233對親姐妹參與調查。

她們的年齡都在18-36歲之間;

姐姐至少比妹妹大4歲;

她們的父母都在妹妹14歲之前離婚或者分居;

在這樣的條件限定下,最終平均算下來,姐姐與父親在一起要比妹妹與父親一起平均多生活5到6年。

這種設計有助於研究人員儘可能地對比「有問題的父親「和「缺席的父親」對孩子的影響。

研究人員們假設,因為擁有同樣的父親和家庭環境,所以儘管和父親相處的時間長短有差別,但每一對姐妹對男性和性行為的態度,應該是類似的。

所有的姐妹們都參與了童年與父親關係的評估,包括覺得父親是否溫暖,是否太過嚴厲,是否經常陪伴自己參與日常活動等。當然也包含了一些常規的衡量一個人是否有行為問題的標準:比如是否有吸毒酗酒問題,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是否會使用暴力等等。

之後,研究人員還記錄了所有姐妹們過去一年的性伴侶數量,以及她們對今後交往對象數量的估計或期待。

最終研究分析顯示,感受過更多父親惡劣行為的女孩,對男性伴侶的期望(Expectation)更低,同時也容易陷入更多短暫的戀愛、性關係中。

也就是說,比起自己的親妹妹,那些和父親多生活了5/6年的姐姐們,雖然生活在「完整」家庭中的時間更長,但也因此感受了更多父親惡劣的行為,從而對自己今後的婚戀關係態度更加消極,對男性的要求更低。她們可能相比妹妹會有更多的性伴侶。

而相比姐姐,和父親相處時間更少的妹妹們,受到父親惡劣行為的影響更小,對男性的期望值會更高,更不容易陷入短暫的戀愛關係中。

同時,研究人員們也收集了女兒們關於母親行為的評分,但結果顯示,母親的行為和女兒們對男性的態度並沒有明顯聯繫。

所以,研究人員最終總結,「父親在家中的表現」比「父親是否在家」對女兒性行為、婚戀態度的影響更大。

換句更加通俗的話來說:有一個糟糕的爸爸比沒有爸爸更容易讓女兒在擇偶方面持有消極態度。

這一結論發布後,在網上引起了大量的討論。

很多網友都表示,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

且不說擇偶問題如何,單就父親曾經對待自己的態度,到現在依然讓自己有心理陰影。

「大部分時候我爸都是缺席的,他也從不對我笑,無論我說了多麼有趣的話,做了什麼事情,他都不笑。他曾經告訴我,不希望我滿足於即時性的快樂。

我當時才12歲啊。說真的,他可能就喜歡那種傷害別人感情的感覺吧。

比起開開心心享受在一起的時光,「要給你上一堂人生的課」對他來說顯然更重要。這不能說不傷人。

不過我從那以後(父母離婚)就再也沒有見過他了,我很高興。

我媽很棒,她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真的很優秀。」

「我父親很兇,也經常缺席。他確實曾經陪伴過我一段時間(還是我媽強迫的),但我覺得他當時心並不和我在一起。當他覺得得教育我們的時候,總是在口頭上辱罵,或者用恐嚇的方式讓我們『守規矩』。

我經常害怕他會打我(雖然他從來沒有打過,但他總是大聲喊叫,並在我們臉面前用力地拍手)。雖然他不是真的打我們,但我當時以為他也有可能會使用暴力。我愛我的父親,大多數時候我也能確定他是愛我的,但我很害怕他,總是在疑惑為什麼我就不能足夠優秀到不惹他生氣。

我的媽媽很溫暖很有愛心,她總是很享受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光,而不是在忍耐。明眼人都能看出她的確把我們當成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當然必要的時候她也會教訓我們(父母分居後她是唯一的家長了),但我從未質疑她對我的愛,我也從未對媽媽感到過害怕。

這就是他們對我而言最大的區別:最終是否會感到恐懼。」

「當我六歲的時候,我父親告訴我,『莫扎特五歲就寫了小星星,你的生活有什麼成就呢?』

他在我整個童年時代一直重複這樣的話,這讓我非常難受,更別說這裡的各位提到的各種身體上的虐待了。

他還從我14歲開始就時不時地和我說他想自殺的事情,我當時真的對這樣的事情毫無心理準備。

我最近搬家到北卡了,但我姑姑還是會跟我『跟進』我爸各種想要自殺的念頭。

至於說他總是缺席這件事,首先,他似乎從不關心我的事情,比如我的朋友和生活等,他只關心我的成績,而我在這方面不行,小學和中學都有學習障礙(到了大學反而愉快了很多)。

更難受的是,他曾經和一個會打我(他還說,「她不就在你兩歲的時候打了你一下么!」),還會精神虐待我(太多太多例子都被他一一否認)的女人在一起十多年,他為了能繼續維持和那個糟糕女人的糟糕感情,全然不顧自己孩子的健康安全,為此我永遠不會原諒他。」

不過,除了回想起父親對自己的影響,還有很多人是在反省:

反省自己是不是個合格的父親,反省自己的丈夫對兒女們是否盡到責任。

有人列出了一個來自2008年的心理學研究衡量父親不端行為的表格,大家可以對照參考一下。

當然,就算避免以上問題,也不能代表就是一個合格的好父親。

對孩子情緒上的冷漠、不關心,言語上的打擊,也是常見的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的父親特質。

所以,父親們的反省也應該包括日常和子女相處時的態度和方式方面:

一個溫暖積極的父親,應該關心孩子的成長需要,比如幫助孩子的學業,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和人際交往,學校活動;用溫和的方式與之交流,常常對孩子微笑,鼓勵和誇獎孩子等。

同時應避免變成一個過於苛刻、壓迫性的父親,比如辱罵孩子,羞辱打擊孩子,讓孩子對自己感到恐懼,甚至推攘、暴力對待孩子。

上述這個實驗和自測表格,除了幫助個體了解自己的家庭觀、性格的成因,

也能給部分家庭父母一個提示:

對於孩子來說,一個糟糕的父親比一個不常見到的父親,負面影響更大。

所以,在無法改變父親的情況下維持家庭形式上的完整,不如趁早讓孩子遠離傷害...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從童年的幸福中汲取能量,以此來面對成年世界的種種艱辛困難。

而不幸的人,則可能需要在成年之後花費更多的經歷,治癒童年的創傷。

了解這些心理學上的道理,或許並不能幫助徹底消除童年時代父親母親留給我們的心理創傷,但卻能幫助我們理解自己何以成為今天的自己,從而在今後漸漸治癒自己。

同時,對於已經成為父母或將會成為父母的人來說,也能避免將曾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創傷再在不經意間傳遞給下一代。

ref:

https://psycnet.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dev0000741

https://digest.bps.org.uk/2019/05/07/researchers-say-growing-up-with-a-troubled-or-harsh-father-can-influence-womens-expectations-of-men-and-in-turn-their-sexual-behaviour/

https://www.reddit.com/r/science/comments/blpzcr/a_poorquality_father_not_paternal_absence_affects/?sort=top

--------------------------------------

穿梭次元壁的依依:哭有屁用——變成淚腺崩潰體質

透明方塊兒:我印象比較深的歇斯底里都是我爸給的 挺好的 恐男十級

iger公子:誒,有些東西不是你說忘記就能忘記的

HeddaChan:感恩爸爸 感恩因為爸爸好 所以我遇到的男人基本都很好 因為爸爸的愛 所以理直氣壯才敢肆無忌憚去愛別人或離開別人

人間煙火長樂未央:太他媽有道理了,我就是對異性缺乏希望,然而我妹就是多而短暫…

白白的胖次君:我爸爸他是個好人但絕對不是一個好父親

奐己:因為我爸小時候的暴力,我恐男至今

喵了個咪的土撥鼠:我爸也是,一點沒侍候好他他就發脾氣。水都得我媽到給他喝,小時候還打我,不過後來我也厲害了,跟他對著打。他現在也不敢惹我。但是我真心不知道什麼樣的男人是好的,挺恐婚的,覺得就是有好男人,自己也沒那個命。也就高中談過一次戀愛,結果這個人跟我在一起還出軌。唉。

阿阿阿阿阿羨:莫扎特五歲寫小星星 那你不看看他爸爸是什麼人…

小眼睛的黑子蒙:沒有啊,我爸是我擇偶的反面教材。大家庭里其他好男人也有,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目光限制在原生家庭中?我身邊父親太好,女兒眼光高,單著的較多。

扯乎:缺乏父愛更會影響兒子的擇偶觀,成為gay或雙的可能性變很大,可別說是先天的,這個和後天家庭環境有非常大關係

我就是不一樣的云:想要一個蟻人一樣的爸爸,超級喜歡他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脫脂奶粉,不用擔心發胖,告別脂肪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男票約她去看復聯4,卻事先給了她一份超嚴肅的「觀影要求」
自認穩重的奶爸獨自帶娃32小時後徹底崩潰:育兒比加班痛苦太多!

TAG:英國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