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朝中措·蜀弦秦柱不關情】

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朝中措·蜀弦秦柱不關情】

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朝中措·蜀弦秦柱不關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朝中措》

【清】納蘭容若

蜀弦秦柱不關情,盡日掩雲屏。已惜輕翎退粉,更嫌弱絮為萍。東風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

①雲屏:有雲形彩繪的屏風,或用雲母作為裝飾的屏風。

②輕翎:蝴蝶。

③弱絮:輕柔的柳絮。

④微酲:微醉。

⑤紅雨:紅色的雨,比喻落花。

⑥花鈴:指用以驚嚇鳥雀的護花鈴。

「蜀弦」泛指蜀中所制的琴。相傳漢蜀郡司馬相如所用的蜀琴十分精緻,後來人們便以此來表示精緻的琴。而「秦柱」則是指秦弦,是古秦地(今陝西一帶)的一種弦樂器。似瑟,傳為秦蒙恬所造,故而得名。

「蜀弦秦柱不關情」,寫出傷春之情,關情便是動情之意,在這美妙絕倫的音樂聲中,都引不起激動的情感,無法令之動容,可見這憂鬱有多麼深。既然美好動聽的琴瑟之聲都無法感化這憂鬱,那便只能另想其他辦法了。

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朝中措·蜀弦秦柱不關情】

這首詞的寫作年代已經不可考了,納蘭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寫下了這首傷春詞,還需要後人的猜測與考證。但其實事實如何,並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納蘭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內心充滿著憂傷。

他滿懷悲傷地寫道「盡日掩雲屏」。「雲屏」是有雲形彩繪的屏風,或用雲母作為裝飾的屏風。納蘭在屏風後獨自憂傷,或許是這春日讓他感傷了,「已惜輕翎退粉,更嫌弱絮為萍」。春天雖然是春意盎然的季節,但眼前的蝴蝶褪去粉翅,柳絮也不再飛舞,而是飄落到水中,看來是春逝去了。

從上片來看,這首詞就是在寫暮春之景和傷春之情的:春日寂寂,百無聊賴,美好動聽的琴瑟之聲也引不起激動的情感,整日都掩上雲母屏獨自憂傷。面前蝴蝶已經褪粉,柳絮也飄落水中,已是春事消歇了。儘管春日東風溫煦,吹散了余寒,暖意融融令人陶醉,然而也摧殘花落。唉!看那花瓣隨風飄落,當初的護花鈴恐怕已經沒有用處了。

春逝一直是許多文人筆下的主題,看到春天逝去,夏日將至,許多人的內心會涌動出躁動不安的情緒,納蘭也是如此。面對春天的逝去,炎炎夏日的即將到來,他莫名地感到憂傷,所以,便躲在屏風後面,獨自哀傷。

上片寫了春逝的種種景象,下片依然是寫景,不過寫景之中還融入了些許感悟,「東風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儘管東風將余寒吹散,暖融融的春意讓人彷彿喝醉一般有著眩暈的感覺,可是這春意馬上就要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夏日的氣息。

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朝中措·蜀弦秦柱不關情】

四季輪迴本是無可厚非的,納蘭在詞中這樣感悟,忽然讓人覺得對春日的逝去多麼不忍,所以,納蘭在詞的最後感慨:「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花瓣凋零,彷彿下了一場紅雨,看著沒有了花朵的枝頭,納蘭反問道:既然花都凋零了,那那些護花鈴還有什麼用呢?已經沒有了想要保護的東西,護花鈴便顯得有些多餘。

這首傷春詞只是納蘭眾多傷春詞中的一首,讀起來琅琅上口,用詞講究,而且將春日逝去的哀傷情思描寫得可圈可點,是首佳作。

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朝中措·蜀弦秦柱不關情】


納蘭詩詞

「最受歡迎納蘭詞容若公眾號 最具人氣的納蘭詞解讀」詩詞 | 納蘭詞 | 古文 | 唯美 | 短篇 | 隨筆

王國維:「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納蘭詩詞 的精彩文章: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採桑子· 明月多情應笑我】
周國平:相比於社交,獨處絕對是一種能力

TAG:納蘭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