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國產土味審美,強烈建議你刷一集9.4分的高級片

國產土味審美,強烈建議你刷一集9.4分的高級片

這兩天微博上最熱鬧的,莫過於一年一度的Met Gala紅毯秀。

Met Gala的中文全稱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舞會」,每年五月初舉辦,是每年時尚界最隆重的晚會。

被稱作是「時尚界奧斯卡」。

Met Gala每年都有一個特定主題,今年是《Camp: Notes on Fashion》,對「camp」一詞的官方解釋是:

love of the unnatural: of artifice and exaggeration

即是對不自然、自覺性浮誇的愛

抓取關鍵詞:「浮誇」

於是今年的Met Gala紅毯各路明星那是爭奇鬥豔、怪招百出、極盡奇葩之能事。

怎麼怪怎麼來。

一個時尚晚會,愣是變成了萬聖節。

不過香玉認為,真正slay 全場還是要數《姿態》里的騷叔叔比利·波特。

24K金頭飾,渾身鑲鑽,想不贏都難。

這些服裝造型設計,大家不管喜歡也好,吐槽也罷,都是彰顯自我的一種方式。

設計,是人類智慧之光。

從石器時代人類第一次使用工具,到今天豐富多彩的萬事萬物充斥世界。

服裝、建築、攝影、平面、家裝、美食、舞台……所有一切都與設計相關。

即便是設計再精巧的機器,也只能複製,而無法取代創意與智慧。

不過對很多人而言,「設計」是個略有距離感的詞。

感覺門檻很高,無法接近。

那麼不妨走進下面紀錄片,零距離感受設計的美與歡愉——

《抽象:設計的藝術》

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

有人如此評價這部由網飛投拍的紀錄片:

整個片子都在告訴你品味是什麼。

本片在豆瓣上擁有9.4的超高評分,74%的觀眾打出了五星好評。

爛番茄的觀眾滿意度也同樣高達93%。

全季共八集,每集都聚焦一位全球頂尖的設計師

這些人你可能不熟悉他們的名字,但絕對見過他們設計的作品。

汀克·哈特菲爾德(Tinker Hatfield),鞋履設計師。

你們所瘋搶的AIR MAX1、Air Jordan系列,以及那雙足以被載入史冊的Air Mag,均出自他之手。

博蘭·薛(Paula Scher),平面設計師。

花旗銀行、可口可樂、win8等等經典LOGO都是她的作品。

Platon,人像攝影師。

這麼說吧,大家在豆瓣影人頁面上看到的經典肖像照;

以及《時代》雜誌的人物封面,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出自他之手。

艾茲·德芙林(Es Devlin,舞台設計師。

卷福版的《哈姆雷特》,Beyonce、Adele、Miley Cyrus、U2的演唱會,CHANEL、LV的特展……

這些沒看過,沒關係。

但至少你肯定知道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

沒錯,就是這位小姐姐設計的。

還有前衛建築師設計師Bjarke Ingles,《紐約客》插畫師克里斯托弗·尼曼(Christoph Niemann),汽車設計師拉爾夫·吉勒斯(Ralph Gilles)。

每一位,都代表了各自領域的頂尖水準。

八位設計師雖來自不同的領域,肩負迥異的職能,但他們的設計思路與藝術追求卻是相通的。

所以今天香玉就現學現賣,循著大師們的藝術思維,為大家揭示傑作的誕生歷程。

搞藝術設計,首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則是——

原創性

別抄襲他人,也別重複自己。

咱拋磚引玉,先舉個反面案例:

今年被群嘲的北影節海報

西藍花海報上的圖像截取自素材網站不說;

其天壇獎盃 天壇輪廓的配置已延續了N多年。

只是換著花樣的重複套路,可謂毫無新意。

這個辣眼的土味配色更是讓人吐槽無能

第一屆是《五年高考 三年模擬》同款吧!

同樣的,上影節海報也常年金爵獎盃過不去。

直到今年才終於被黃海創作的《大鬧天宮》主題海報解救。

謝天謝地,謝天謝地。

客觀地講,靈感枯竭,是所有創意類工作都或多或少會面臨的問題。

那頂尖的大師們又是如何激發創意,避免重複的呢?

兩個字:

練習。

插畫家克里斯托弗·尼曼,學生時代起就會做一種發散思維式的繪畫練習

比如以「小丑的紅鼻子」為主題,展開聯想,嘗試各種圖形變換。

瘋狂的頭腦風暴過後,一個簡單的半球體紅鼻子,就可以演化成擊劍手的頭盔、海盜船長的眼罩、降落傘,甚至母牛的乳房。

如今,他依舊保持著這樣的練習,不過主題圖像變得更為複雜,發散的內容也更加出人意料。

一個抽象的熨斗形狀,就可以演化成男人、女人、衛生間、壯漢、核電站...

平面設計師博蘭·薛,也有著類似的思維拓展方式。

把一個簡單的字母,羅列出成千上百種變體,以應對不同語境下的排版要求。

當然,數字也一樣。

如此看來,練習與積累才是尋求創意的最佳方法。

靈光乍現,茅塞頓開?

不存在的!

正如美國超寫實主義畫家查克·克勞斯那句名言所說:

「靈感是業餘者的專屬,專業人士只需打卡上班即可。」

靈感總會耗盡,但專業卻可以持續一生。

擁有大量的積累後,別急著大刀闊斧地就進行創作。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對症下藥才是正確的開端。

片中曾用一條標尺,來表現創作中有的放矢的重要性。

比如你要繪製一顆象徵愛情的心。

你既不能畫一顆過度具象化的心臟,那太噁心了,一點也不浪漫;

也不能將心臟過分抽象成像素點,否則鬼知道這是個什麼玩意兒。

只有在過度抽象與過度具象之間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才能畫出一個愛意滿滿的心形。

而這才是設計的精髓。

所以設計師必須有充分的審美能力,在大量積累後設立一條適合自己的坐標軸。

清楚怎樣才是最優選擇,懂得判斷「何為美感」。

肚中有貨,心中有尺,下筆才能得心應手。

但是很多人在真正進行到創作這一步時又可能會陷入另一種混亂和迷茫狀態:

發現腦子裡湧現的點子太多,想法的太多,不知如何編排。

一股腦傾瀉,最終的成品只會混亂不堪。

此時,不妨再次抽離出來,明確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最符合這個主題的素材又是哪幾項。

聰明地做減法,而不是盲目地做加法。

比如尼曼為《紐約客》設計的這張日本主題的海報:

藝伎手中的摺扇由手機組成

運用到的主要是兩大日本角色——

代表傳統的藝伎和象徵年輕一代的皮卡丘。

抽象、簡潔卻又精準地展現了當今日本新舊文化融合的狀態。

又比如對汽車設計師拉爾夫·吉勒斯來說,平民化是他一直秉承著的設計理念。

「我們需要的是一款數百萬人喜歡並會購買的汽車,而不是只有極少數有錢人才買得起的瘋狂玩具。」

可以看到,改革開放後紅遍大江南北的車型,不是壕氣衝天的奧迪與寶馬,而是經濟適用的夏利和桑塔納。

所以,他所設計的汽車非常注重實用性,價格也盡量親民。

與此同時,他還要充分考慮到汽車市場的運作周期。

一輛汽車從設計到發行,平均要耗費五年的時間;

而這輛車在市場上還需要存活至少三到六年。

沒有多少消費者會想買一輛過時多年的老款車回家。

也就是說,他所要設計的,是一款十年之後仍不會過時的產品

前瞻性,是設計師的基本素養。

只有成功跑在時代的前沿,你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弄潮兒。

1976年,博蘭·薛為波士頓樂隊設計了一張專輯封面。

在那個科幻元素尚不吃香的年代,她卻大膽採用了一個吉他形狀的UFO逃離正在爆炸的地球的畫面。

這張專輯後來大火。

一年後,《星球大戰》席捲全球,光劍與X翼戰機開啟了好萊塢科幻電影的黃金時代。

博蘭·薛笑稱,自己可能是無意中觸碰到了一種即將到來的時代精神

這種對潮流的敏銳嗅覺和感知力,正是創造經典的驅動力。

說到科幻電影,不知大家是否看過《回到未來》系列?

1989年,當時還在耐克總部的汀克·哈特菲爾德,奉命為背景設定在2015年的《回到未來2》,設計一款可自動收縮鞋帶的高科技鞋履。

於是,當年走齣電影院的男孩子,都吵著問父母要一雙炫酷的耐克自動系帶鞋,外加一塊懸浮滑板。

但實際上,影片中鞋帶的自動收縮動作,是由道具師在幕後操作完成的,以當時的技術,根本無法實現精準的智能操控。

多年以來,無數鞋業與DIY達人都試圖還原這雙夢幻鞋履,卻均以失敗告終。

解鈴還須繫鈴人。

2006年,汀克親自啟動了智能鞋履項目。

在多年的研發後,成功製作了一雙可自動系帶的原型鞋。

2015年10月21日,也就是《回到未來2》中的未來故事線時間,耐克公司將原型鞋寄給了當年的影片主演邁克爾·J·福克斯

一場橫跨二十五年的未來之約,終於在汀克團隊的努力下達成。

穿上原型鞋的那一刻,福克斯百感交集,連聲感慨:

「太瘋狂了,真是太棒了!」

舞台設計師艾茲,曾為JAY-Z和坎耶的《王者之聲》演唱會設計場景。

Jay-Z(左)和坎耶·韋斯特(右)

她當時苦思冥想,試圖參透「王者」的意境。

最後豁然開朗,王者的內心,除了有唯我獨尊的榮耀,還充滿了對失去權力的恐懼

於是,她設計了兩個高4.5米的立方體平台。

JAY-Z和坎耶站在兩座平台上相隔而望。

高處不勝寒,兩人此刻是居高臨下的王者,卻也隨時可能遭受槍擊或墜下平台。

如今,兩位共贏天下的王者,因一系列糾紛而反目成仇。

苦澀的結局,冥冥之中似乎印證了艾茲那「遙相對視,雙雄爭霸」的舞台設計。

這也算是一種廣義上的前瞻性吧。

從原創性到作品意境,看似簡單直觀的宣發物品或商業產品,可能是一個龐大的設計團隊耗費數月甚至數年製作的心血。

一款宜家的普通陶罐,製作流程長達三年

精工才能出細活,鑽研才能出傑作。

喊口號比誰都響亮,最終交出來的作品卻常常讓人沒眼看。

我們看到的,是國內一場場影響力巨大的文化盛會,卻遠遠落後於大眾審美的悲哀事實

北影節的海報吐槽得夠多了;

故宮的燈光秀,門票炒到5000一張,結果愣是整成了蹦野迪現場。

毫無審美可言,毫無文化可言,毫無大國氣派可言。

氣得拼死拼活的搶到票的現場觀眾們紛紛秒變閏土。

大家不妨對比下冬宮十月革命100周年的燈光秀:

沒有對比,就真掂不清自己幾斤幾兩。

當國人還在用民族特色,為每年春晚那千篇一律的高飽和度大紅色布景辯解時;

與春晚相隔不到一個月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就用符合全球觀眾審美的各色典雅布景,狠狠地打了我們的臉。

中國,苦「匠心]久矣。

歌壇如此,電影如此,設計如此,足球如是。

在這片滋養了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之上,呈現中華民族的文化紙媒。

不應該是奢求,而是一種責任。

當然,如果你說,其實自己也是有很想法的,只是每次提出的方案甲方爸爸都不喜歡,一口駁回,怎麼辦?

香玉只能探口氣說:

加油吧小火雞。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魚 的精彩文章:

這兩個95後飆戲,太太太過癮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