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畫棟飛雲,珠簾卷雨:道教建築形式之閣

畫棟飛雲,珠簾卷雨:道教建築形式之閣

在眾多道教建築的制式中,閣是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

脫胎於中國傳統建築形式,道教建築在滿足宗教需求的同時,更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美感和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本文結合「閣」的造字結構,介紹道教蓬萊閣與「海市蜃樓」,最後來看中國藏書史上著名的「天一閣」與道教的淵源。

1

閣,篆文是一個「門」,一個「各」,多指代古代的多層建築的頂樓,相對乾燥通風

《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閣,所以止扉也。從門,各聲。」

意思是阻止門扇反彈關閉的木棍。閣作為建築形式,通常四周會設隔扇或欄杆迴廊,供遠眺、遊憩、藏書等。

滕王閣(資料圖)

傳統意義上的樓與閣有別。樓,指重屋,狹而修曲。閣,下部架空、底層高懸,多呈方形結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兩者逐漸融合,合稱「樓閣」。

我們熟知的諸如黃鶴樓、滕王閣等,都是樓閣建制中極具代表性的建築。仙真高道、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千古流傳的詩句,

如崔顥寫有:「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詩仙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2

蓬萊閣

蓬萊閣(資料圖)

蓬萊閣,地處現今的山東蓬萊市,歷史上曾屬登州管轄。

蓬萊閣古建築群,由呂祖殿、三清殿、蓬萊閣、天后宮等建築構成,在此有「八仙過海」、「海市蜃樓」等故事傳說。

《老殘遊記》中有:「話說山東登州府東門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萊山。山上有個閣子,名叫蓬萊閣。這閣造得畫棟飛雲,珠簾卷雨,十分壯麗。西面看城中人戶,煙雨萬家;東面看海上波濤,崢嶸千里。

所以城中人士往往於下午攜尊挈酒,在閣中住宿,準備次日天來明時,看海中出日。習以為常,這且不表。」

這可以看出蓬萊閣所處地方地理優越,又可供人住宿,可以看海中的日出。

海市蜃樓(資料圖)

「八仙過海」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我們重點談談「海市蜃樓」。何為「海市」?

沈括在《夢溪筆談》解釋為:「登州海中,時有雲氣,如宮室、台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

蜃,《說文解字》解釋為:「蜃,雉入海化為蜃。」即雉鳥入海化身為蜃。

關於「蜃」究竟為何物,《五雜俎·卷九·物部一》中對比了幾種說法,做了闡釋:「《爾雅》曰:『蜃小者珧。』羅願曰:『蜃,大蛤也。』故海中車螯亦有謂之蜃者。然古人蛟、蜃同稱。若蚌、蛤屬,豈能變化為人害?

陸佃埤雅云:『蜃形如蛇,而大,腰以下鱗盡逆。』一曰:『狀似螭龍,有耳有角,噓氣成樓台。』然則蜃有二種,而海市蜃樓,及許遜所誅慎郎者,必非珧、蛤明矣。又雉入大水為蜃。

雉本蛇所化,晉武庫中雉飛而得蛇蛻是也,則其入水為蜃,亦從其類耳。而羅氏以為蛤屬,俱誤也。」

海市蜃樓是經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形成的自然現象,後世人常用此詞形容虛幻的事物。

3

天一生水

天一閣·池水(資料圖)

在中國藏書界,提及「天一閣」,可謂是如雷貫耳。天一閣,由明代范欽所建,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其名「天一」,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語。

據《藏書紀事詩》中記載:「閣之初建也,鑿一池於其下,環植竹木,然尚未名也。

及搜碑版,忽得吳道士龍虎山天一池石刻,元揭文安公所書,而有記於其陰。大喜,以為適於是閣鑿池之意相合,因即移以名閣。」

龍虎山天一池,即龍虎山大上清宮內「天一池」。天一閣的構造也嚴格按照其名的取義來建,樓上為一整間,樓下為六間,即「天一、地六」。

五形圖(資料圖)

「天一生水「思想源於《河圖》。中國傳統五行之說中,「金生麗水」是以「五行相生」而論,而「天一生水」卻是以「氣之先後」而論。

《五雜俎·卷二·天部二》中有:「五行惟金生水,頗不可解說者。曰:『金為氣母,在天為星,在地為石。雲自石生,雨從星降,故星動搖而占風雨,石礎潤而占雨水,故謂金生水也。『予謂金體至堅,而有時融液,是亦生水之義也。

至周興嗣千文,謂『金生麗水』,則水反生金矣。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又不依相生之序,以氣之先後論也。」

古代又有「六壬之說」,《武經總要》中有:「按太衍數雲,天一生水,始於北方。許慎《說文》曰:水者,准也,生數一,成數五。以水數配之,為六壬也。」

無論是道教的蓬萊閣,還是藏書界的「天一閣」,都注入了中國人對建築、對自然、對自我的思考,秉承著「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國道教建築是中國傳統建築的代表,是中國勞動人們的智慧結晶,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財富。

(編輯:西銘)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財神本神,神本萬能,虔禱必成
聽禽自在啼:天籟之聲與音樂養生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