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死前對諸葛亮說:「彼可取而代之」,諸葛亮真取代會怎麼樣?

劉備死前對諸葛亮說:「彼可取而代之」,諸葛亮真取代會怎麼樣?

劉備在後期的強大,可以說跟諸葛亮有很大的關係。人生前面幾十年劉備一直起起落落,每次好不容易到了一定的規模,卻又再次變得一無所有,直到諸葛亮的加入才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逐漸走向強大,直到建立屬於自己的蜀漢政權。但連續性的勝利總是讓人頭腦發熱,自以為真的不可一世了。劉備就是如此,當漢中之戰挫敗了曹操之後,劉備那可別提有多得意,如今竟然連曹操都不是自己的對手了,似乎感覺自己即將興復漢室完成統一了。

就在這樣的情形下,劉備冒冒失失的進攻東吳,幾乎帶上了全部家當,就是想一戰滅了孫權,但是想法是好的,可現實是殘酷的,非但事與願違,反倒落了個全軍覆滅,自己的老命還差點搭上了。不久後,在白帝城就開始託孤,找了一些大臣交代後事,其中就主要的就是託孤諸葛亮。劉備自知兒子資質平庸,頗有擔心,就告訴諸葛亮,若實在輔佐不起,彼可取而代之!對於此,若諸葛亮真取而代之,那麼情況會怎樣呢?

對於此,歷來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認為諸葛亮完全可以取代之,以他的能力足以拯救蜀國,使之強大,最起碼總比落在劉禪手裡強百倍。可劉備真是這樣想的嗎,他是真心實意想把蜀國交給諸葛亮嗎?還是出於客套的話呢?若諸葛亮當場應允了,結果又會怎樣呢?

其實,我們來看看劉備多年來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做皇帝,這種野心從一開始就暴露出來,他是一個不甘居於人下的人,儘管他前面一些年投奔過袁紹、曹操等,但這只不過是他的權宜之計,過渡一下而已。他始終是想自己建立政權,然後實現天下一統。因此如此一人,怎麼會把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政權甘心讓給一個外人呢?他對諸葛亮說的那一番話只不過是客套一下,試探一番諸葛亮是否有僭越之心。

要是諸葛亮真以為這是劉備的真心話,一口應允了,那就慘了,劉備絕對會另做安排,不僅託孤大臣你沒戲,而且將會安排人手將諸葛亮迅速除掉,不可能會讓他活著。而好在諸葛亮不傻,抹著眼淚說絕不敢這麼做,說了些一定會好好輔佐少主之類的話。劉備其實很精明,他這樣試探的說,其一是看看諸葛亮的反應和態度,其二是讓諸葛亮從此打消篡權的念頭,因為你既然拒絕了劉備臨終的一番好意,那你日後即使有這想法也是斷然行不通的。你若真取代了劉禪就成了背信棄義的小人,當年劉備主動把蜀國讓給你,你拒絕了如今卻又想奪位,你不是偽君子小人是什麼?因此如此一來,不僅多年名聲掃地遭受罵名,而且將會孤立無援被蜀漢眾臣攻擊,只能失敗告終。

而這些後果都不是諸葛亮希望看到的,他可不希望背負千古罵名,成為眾矢之的。在這裡,足以看出劉備頗有心機,他這一句看似真心的話,實則一點不簡單,輕鬆的解決了後續的所有問題。因為只要諸葛亮忠心輔佐,那麼他就不擔心蜀國的問題,就可以安心的離開人世了,畢竟諸葛亮的能力他是知道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道史 的精彩文章:

關羽遇害後,他那位美貌動人的小女兒,最終下場又是如何?
項伯作為項羽的叔叔,為何一次次幫助劉邦,卻盡做坑害項羽的事?

TAG:小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