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歐菲光事件背後折射的手機模組業現狀

歐菲光事件背後折射的手機模組業現狀

歐菲光事件背後折射的手機模組業現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集微網消息 近期,歐菲光事件備受業界關注。表面上看只是一家企業經營遇到的問題,背後折射的卻是在暗流涌動的消費類電子市場中,模組產業上下游廠商們共同面臨的考驗。

據IDC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合計3.98億台,同比下降10.50%。除此之外,IDC預測,受制於5G手機短期內對出貨量提升貢獻度有限,2019年手機出貨量仍將延續下滑態勢。

國內手機市場連續幾年的銷量衰退,預示著國內智能手機產業鏈早已邁入「大者恆大、優勝劣汰」的時代;在這其中,模組行業的現狀尤為慘烈。

這從2018年產業鏈上市公司的財報中可以顯見,產業鏈部分一線大廠尚能錄得正向收益,然而不乏有公司開始出現虧損,亦或是毛利率無限趨近於零。

歐菲光事件的發生,更是給產業鏈的一記警鐘。

連鎖反應發酵 上下游企業承壓

在收到關於2018年年報關注函後的第十二天,歐菲光正式對深交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復。

5月7日,歐菲光發布《關於交易所關注函回復的公告》,公告內容主要針對存貨形成以及存貨減值的原因進行了說明如下。

由於去年上半年業績持續增長,造成歐菲光在上半年的經營策略上偏樂觀;且在客戶政策和產品準備上偏超前,而集團總部對業務單元採購、生產、倉儲等環節計劃管理工作監控不足,最終導致相關原材料的備貨和產成品的庫存在去年快速增加。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存貨中,部分超量備貨、產品被淘汰,已確定無訂單,未來難以實現銷售。另外對於未來可實現銷售的存貨,歐菲光根據產品最近訂單售價為基礎確定其可變現凈值,計提存貨減值損失。

綜上來看,造成歐菲光2018年存貨數量大幅增加以及庫存貶值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眼下市場需求的不可控性,另一方面則是模組產品更新換代加速且毛利率持續下滑的現狀。

事實上,受到這兩方面原因影響的企業遠不止歐菲光一家。

尤其在這些體量龐大的企業面臨考驗時,產業鏈中的連鎖反應也開始快速發酵。當一家企業的市佔率達到一定規模,整個供應體系無疑是牽一髮動全身。

其中,代表廠商當屬同行業的合力泰。

回顧2018年,陷入資金困局的合力泰就給供應商帶來不小的影響;此前,集微網就曾報道過該公司供應商折價出售商票事件。眼下,雖然搭乘了國資紓困的東風,但合力泰似乎並沒有展現出乘風破浪的勢頭,仍有不少供應商無法脫離貨款難收的局面。

據同業人士透露:「在合力泰供應體系中的公司,除了有話語權的大廠外,中小廠商遇到拖欠貨款的問題再正常不過了。雖然現在國資入主,但是合力泰整個體系還是很龐大,因為國資要完成交割還有一段時間,所以目前供應商的環境並沒有得到改善。」

同理,歐菲光作為模組業巨頭,不論是TP模組、CCM、還是指紋識別模組的出貨量都十分巨大,這意味著在其供應體系中有著非常多大大小小的企業。除了索尼、三星等強勢供應商,缺少話語權的中小廠商在本次事件中勢必承壓。

據集微網了解,歐菲光的供應商貨款問題其實從去年第四季度就開始出現,不過得益於歐菲光解決此事的效率頗高,貨款問題已經得以緩解。

除此之外,歐菲光事件的發生對國內眾多同行也產生了一些影響。

有行業人士對感慨:「雖然受到市場環境的壓迫,但大家一直以來仍在這個產業中堅持,因為這些巨頭長期被當作我們努力的目標和榜樣,所以歐菲光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讓我們變得很迷茫。」

一二線斷層巨大 企業有心無力

從很久以前很開始,國內模組行業一直存在一二線廠商之間斷層嚴重的現象。兩者相比,不論是研發實力、產品規格、製造水平、產能規模、客戶體系還是資本實力,都存在十分明顯的差距。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成眼下局面,且造成二線廠商一直無法躋身一線的原因並不是偶發。

雖然發展初期礙於技術水平的限制,國內模組廠商只能產出一些中低端的產品;但背靠著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這些廠商的日子過得頗為滋潤。

但好景不長,隨著國內智能手機需求飛速增長,對於供應鏈的配套需求也急劇上漲,國內各類供應商數量猛增。不同於集成電路、光學等產業,模組產業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使得其迅速成為多家企業嚴重的「肥肉」。

大批競爭者的湧入,造就了當今模組市場價格戰的環境。與此同時,為滿足終端需求拿到訂單,殺價成為國內廠商彌補不足之處的武器,長此以往形成的競爭習慣造就了毛利率跌跌不休的產業環境。

如今,集微網記者通過走訪了一些模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現,目前業績虛高,毛利卻逐年下滑的現象已經成了模組業的常態。在行業巨頭面臨考驗的背後,其實是無數的中小企業是與之同呼吸、共命運。

在當前階段,模組廠商已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了;時至今日,轉型成了唯一的出路。

不過該往哪轉?怎麼轉?是絕大多數模組廠商共同面臨的問題。

對此,有行業人士認為,在任何一個製造產業中立於不敗,首先要有過硬的技術,讓他人無法複製。雖然這樣成功的案例並不少見,然而眼前的現實比想像中更加殘酷。該人士進一步指出:「提升產品整體的規格和技術水平是每一家意圖轉型的企業不得不邁出的一步,可對於很多企業來說,眼下的市場和行業,給不了他們提升的時間和空間。」

其次,以汽車電子、安防等市場為代表的非手機市場成為現階段的大勢所趨,國內外的一線廠商均已在數年前就展開了規劃和布局,這些缺乏資源和實力的企業未來靠什麼競爭?至少目前在汽車電子相關產品的研發上,仍是遠遠滯後。

不論各類模組,絕大部分的廠商沒有紮實的產品製造水平、缺乏先進技術的研發能力、還陷於價格低價泥淖中難以脫離;在眼下這個存量競爭的時代,逆風翻盤的道路可以說是困難重重。(校對/Cand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