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大唐遺寶閃耀陌陌公益直播間 鄉村孩子「走近」陝西歷史博物館

大唐遺寶閃耀陌陌公益直播間 鄉村孩子「走近」陝西歷史博物館

馬會隨著音樂起舞給皇帝祝壽,鸚鵡會背唐詩還幫主人下圍棋。兩件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兩段生動有趣的傳奇故事,把直播間里22個省市自治區的數萬名鄉村孩子,帶到了輝煌燦爛的大唐盛世中。

5月7日下午,由北京網路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聯合途夢教育、國學院網主辦的「帶鄉村孩子走近博物館」直播公益課第七場如期開講。陝西歷史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梁勉,受邀帶領鄉村小學的孩子們,近距離品欣賞盛唐遺珍,透過金銀國寶領略大唐的盛世雄風。

博物館專家「對話」鄉村孩子稀世之珍走進課堂

梁勉選取唐代「鎏金舞馬銜杯銀壺」和「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兩件國寶級文物,展示盛唐時期博大精深、兼容並蓄的文化風格。

「同學們請看,這尊鎏金舞馬銜杯銀壺,壺身一匹舞馬,馬鬃上的綬帶迎風飄起,馬尾高高揚起,嘴裡含著一盞酒杯,似乎從遠處飛奔而來,動感十足,活靈活現。」梁勉解說道,「正是它的出土,才印證了『舞馬祝壽』的史實,破解了學術界的疑問和謎團,也成為唐代多民族融合發展的文化見證。」

為了讓原本「高冷」的文物褪去神秘面紗,使孩子們理解得更加鮮活有趣,梁勉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她從文物的出土過程、鑄造工藝等多角度切入,通過大量圖片和音頻、視頻資料,將金銀器皿知識和古人對金銀製品的熱衷,全面生動地展現給孩子們。

流光溢彩、工藝精良的金銀文物,讓許多娃娃驚嘆不已。課程結束之後,孩子們與梁勉互動請教,「這些金銀器在古代是用於日常生活還是宮廷祭祀?」「出土的古代文物為什麼保存得如此完好?」針對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梁勉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來自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五印鄉青樹營小學的教師介紹,「通過網路直播,可以把博物館專家『請進』教室和孩子們互動交流,讓歷史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更接地氣。」

「直播 博物館」玩出美育新花樣

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讓鄉村孩子也能體驗博物之美、歷史文化之美,是當下實現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美育的難點所在。

「如今學校里每個班級都建成了多媒體教室,都有了『班班通』,但優質課程和師資力量還是較為缺乏。尤其是在文化歷史等領域,網路授課的運用還不多,形式也比較局限。」貴州省平塘縣平舟鎮實驗小校副校長令狐昌和說。

博物館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鄉村學校美育提供了豐富資源,通過網路直播邀請博物館專家授課,讓優質課程短缺的問題迎刃而解。自今年3月份以來,陌陌科技等多方聯合舉辦「帶鄉村孩子走近博物館」直播公益課,邀請10家國內頂級博物館的專家學者直播授課,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美育體驗的窗戶。

如今,鄉村孩子坐在教室,千里之外的博物館近在咫尺,百年前的圖像聲響復現於當下,恢弘巨制的藝術傑作細部之精微一覽無餘,藏於深館大院的文物珍品走入學生課堂。

「直播 博物館」的美育方式,突破了傳統美育的空間隔閡、技術限制和觀念束縛,也讓高冷的文物在互動中活起來、潮起來,並藉助文物及其背後的故事,把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浸染到了鄉村孩子的心裡。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驅動網 的精彩文章:

當老工業基地遇到「雲+智能」,華為雲城市峰會2019激活產業新動能
科大訊飛翻譯機銷售額領跑同類產品 多國語言即時互譯

TAG:驅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