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春是喧鬧的,各色繁花的爭奇鬥妍,足以撬動深埋了一冬不安分的心,三月的灼灼、四月的芳菲營造著一場春夢。

滿眼的紅橙黃粉悄悄隱退之際,一抬頭瞥見那綠蔭里一樹的白,清純的如小家碧玉般,暮春之色顯得如此優雅。一揮手,那槐香沁人心脾,那份淡淡的清香總是縈繞在心頭,用力拉回到遙遠的過去。

一首歌謠,永遠的少年時光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槐樹,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台......

每當槐花飄香的季節,這首歌謠總會在耳邊響起。眼前浮現的四月暮春是在十幾年前的故鄉,槐花樹下站著一群群翹首期盼的少年郎。那一串串白色的小花一落地,小夥伴兒們便爭搶著去撿鉤子鉤掉的花枝,女生們往自己的籃子里捋槐花,等不及的便往嘴裡送新摘的槐花,清甜可口。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那時節農村還有許多老槐樹,暗自經歷了冬的摧殘,悄然發芽、長葉,開花,自然生長,寵辱不驚。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一串串連著一串,一樹連著一樹,沒幾日鄉間的每一角落都瀰漫著這淡淡素雅的清香,你才覺得這是古槐給歲月的饋贈,努力綻放,證明著它的存在於價值。

這是屬於孩子們童年的快樂時光,大人帶著小孩兒玩著每年屬於這個時節的遊戲,親子間的趣味互動在久違的槐香間也是那麼質樸、純粹,那戲謔歡笑也是令人陶醉,樂此不疲,在記憶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

一卷菜譜,母親的飲食經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槐花飯感覺不是某個地方的專利,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中原地帶的人大概對此最是歡喜的。一到這個時節,朋友圈爭相曬出各種槐花美食。槐花的做法,無非就是蒸槐花、雞蛋炒槐花、槐花餡的包子餃子幾種。

最家常的便是整槐花,一道特別經典的小吃,廣泛流傳於黃河流域。把新鮮的槐花用清水洗乾淨,然後拌上麵粉,添加鹽、味精、辣椒面等調味,灑上水上鍋蒸。蒸好後拌上香油,依據口味撒上蔥花,佐以蒜、辣椒、醋、醬油等,一人豪爽地來一碗,美滋滋的。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新鮮的槐花焯水後,瀝干水分,放入蛋液中攪拌,可以少出水,然後倒入鍋內翻炒,鍋子四周輕輕搖晃,讓雞蛋受熱均勻,口感滑嫩。記得小時候媽媽很多時候是清炒槐花的,這種不會被雞蛋帶跑偏的純炒法是我所喜歡的。

這大概是一代傳一代的食譜,既是公開的又是秘傳的,因為每個家庭做出來的都是媽媽的味道,因為親情的加持,或濃或淡的口味,都不一樣。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在異鄉的餐館點了一個時令蔬菜,土雞蛋炒槐花,嘗一口,儘是挑剔的言辭。雞蛋放的過多了,沒有槐花的味道,槐花都是花骨朵了,應該點蒸槐花的......諸如此類的冷眼和哀嘆,會徒增失落感。

槐花就是一卷菜譜,那是母親的飲食經。每個人記憶中的味道是屬於每個家庭的秘制,媽媽傳給女兒,女兒再傳給女兒的女兒。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中國人熱衷於傳承,喜歡這種家庭和諧的氛圍里產生的味道,兄弟姐妹間不僅有血脈的維繫,還有媽媽的味道刺激著不斷想去團聚,即使遠隔萬里。也許頭髮花白時,嘴巴會變得更加挑剔,假如再食得其味,我想大約會老淚縱橫吧!

?

一種相思,牽掛著回不去的故鄉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走在異鄉的街道上,偶然望見牆角的一樹槐花,並沒有聞見槐香,那旁逸斜出的花枝與整齊的街道也不太符合,格格不入。

城市的街道種植的大多是供觀賞的紫色洋槐,過敏體質食用紫色槐花容易起過敏反應全身浮腫,也沒有白色槐花營養價值豐富,一般不做食用。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作為行道樹的紫色槐花是一種富貴樹,而我們通常不會注意高高在上的紫色槐花。

只有那屬於鄉間的一樹潔白,遠遠望見,才會讓我們認真地去打量。槐花飄香的季節,總該是歸去的,但種種的牽絆讓回故鄉變成了一種奢侈。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於是,遠在家鄉的媽媽們便曬起了干槐花,痴痴地等待遠方的子女們踏上歸程。這一年只要有歸期,就會有槐花餡的餃子入口,清香雖已被歲月瀝幹了,但別有一番風味的口感會填平往日的失落。

都說槐花深處是故鄉,那迷人的清香,總會勾起思鄉的惆悵。何日是歸期?

槐花 | 那不爭春的清香,浸透在心尖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