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輕工業關係國計民生,為何蘇聯卻一點不上心

輕工業關係國計民生,為何蘇聯卻一點不上心

文/寂寞的紅酒

輕工業,主要是指生產生活資料的工業部門,比如食品、服裝、造紙、印刷等等各種生活用品。由於輕工業和國民的生活密切相關,關係到國計民生,所以各國都不敢輕視,都把輕工業列為重點發展對象。但讓人疑惑的是,作為冷戰時期的世界第二大強國,蘇聯卻忽視了輕工業的發展,輕工業的滯後是蘇聯崩潰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輕工業關係國計民生,為何蘇聯卻一點不上心?

其實不是蘇聯政府不上心,實際上蘇聯也有自己的苦衷。誠然,由於蘇聯長期遭到其他列強的敵視不得不優先發展重工業,所以顧不上發展輕工業,但蘇聯沒有大力發展輕工業並不僅僅是因為顧不上,更重要的原因是蘇聯沒辦法。輕工業和重工業不同,輕工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雖然蘇聯人口數量不算少,蘇德戰爭前接近2個億,但對體量龐大的蘇聯來說,勞動力一直非常緊缺,蘇聯長期為勞動力不足而發愁。更嚴重的是,在二戰中蘇聯損失慘重,損失了2780多萬人口,而且都是青壯年,約佔蘇聯總人口數量的15%,如果加上受傷人員,傷亡比例超過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讓本來就勞動力不足的蘇聯雪上加霜。

由於勞動力不足,蘇聯沒有能力發展全面的輕工業,因為蘇聯的勞動力數量根本不足以支撐齊全的工業門類。為了全力和西方對抗,蘇聯只能全力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輕工業因此被擱置。實際上,蘇聯的輕工業基礎並不是不行,蘇聯造的很多輕工業品其實還是不錯的,而且幾乎什麼都會造,只是被長期擱置而已。為了解決輕工業品不足的問題,蘇聯想了很多辦法,最直接的就是把很多輕工業轉移到了自己陣營的其他國家,比如德國、羅馬尼亞、朝鮮、古巴等國家。而蘇聯則把精力都集中到了重工業上,雖然蘇聯也保留了一些輕工業,但輕工業規模比較小,而且分布非常分散,生產出來的產品成本非常高,僅僅高昂的運輸費用就讓蘇聯人非常頭疼,還不如從國外進口划算,所以蘇聯的輕工業日益萎縮,最後很多輕工業部門甚至幾近消失。

不過雖然蘇聯的輕工業發展相對滯後,但由於有大量的衛星國和盟友,所以蘇聯有穩定廉價的進口渠道,因此蘇聯一直沒有為輕工業發展滯後而發愁。實際上,由於蘇聯通過壓低從東歐等國家進口的工業品價格,反而獲益匪淺,賺了不少。不過這種嚴重依賴進口的模式隱藏著很大的隱患。冷戰後期,由於東歐劇變,原來向蘇聯提供輕工業品的東歐國家紛紛離蘇聯而去,蘇聯一直賴以維繫的工業體系瞬間土崩瓦解。由於無法再從國外低價進口充足的輕工業品,所以蘇聯國民生活質量迅速下降,到解體前蘇聯連牙刷和毛巾都供應不上了,蘇聯的社會矛盾集中爆發。很快,蘇聯人紛紛走上了街頭抗議,最終他們拋棄了蘇聯政府,就這樣紅色帝國轟然倒塌。

參考資料:《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與優先發展重工業方針》、《西方學者眼中的蘇聯工業化(1928-1941年)》、《對前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歷史回溯與評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看看太平洋戰爭前的美國造艦計劃,就知道日本根本贏不了
印度是資本主義國家,為何冷戰時期會倒向蘇聯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