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兒子從援越抗美前線下來,開國大將一點不心疼,又送他上中蘇前線

兒子從援越抗美前線下來,開國大將一點不心疼,又送他上中蘇前線

天下沒有哪一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子女,有一位開國大將的兒子剛從援越抗美前線下來,他一點也不心疼,又送其上了中蘇前線。這位開國大將就是粟裕將軍,其實他不是不疼愛兒子,而是要讓他在艱苦環境鍛煉。

這個被他數次送上前線的兒子,就是他的長子粟戎生,出生於1942年,湖南會同人,那時粟裕正率領新四軍第一師進行頻繁的反「掃蕩」鬥爭,便把年幼的粟戎生養在江蘇揚州的外公家中。

粟戎生的幼年是由外婆哺育的,自然比較嬌氣。到粟裕身邊後,粟裕很注意培養兒子吃苦耐勞、勇敢頑強和勇於犧牲的軍人氣質。他對兒子要求很嚴,他是一員虎將,絕對容忍不了自己的兒子是兔子膽。

上個世紀60年代初,粟戎生高中畢業,進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學習導彈專業。1966年粟戎生軍校畢業後,組織上尊重家長的意見,沒有把粟戎生分配到研究機關,而是分配到雲南的抗美援越前線。

從戰士到排長,粟戎生一干就是四五年。1969年秋,粟戎生所在的地空導彈部隊移防到內地。任務變換了,訓練和生活條件也大大好轉,可粟裕將軍不願看到兒子過舒適的生活。

這時,恰逢中蘇邊境形勢緊張,珍寶島燃起戰火。粟裕通過「關係」走後門,把粟戎生又調到冰天雪地的北國邊疆,調入中蘇前線專業對口的導彈部隊,這是個進入反侵略戰爭等級戰備狀態的野戰部隊。

當時,蘇聯在中蘇前線不斷挑起事端,流血事件常有發生。很多幹部都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孩子往內地里調。而粟裕將軍卻走後門,把兒子粟戎生從內地送到了前線,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將軍的偉大。

粟裕是鼓勵兒子粟戎生馳騁戰場、殺敵立功、為國盡忠。從南陲到北疆,各方面條件更加艱苦,粟戎生滿懷豪情地頂了過來,一點一滴按照父親的要求去做。此後數年內,他相繼擔任了排長、副連長、連長等職務。1983年粟戎生已擔任步兵第200師師長,後又任第24集團軍長,最後擔任了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99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蔣經國臨終前為何說了十四個字,終止了「蔣家王朝」在台灣的統治
哪位開國上將在朝鮮戰場上,救過彭德懷兩次命,彭總稱他是個好人

TAG:歷史縱覽 |